当前位置:首页
> 和美景宁 > 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

2024-04-02 15:17 信息来源:景宁县 浏览次数:
分享到:

一、景宁畲族入迁史

景宁鹤溪镇敕木山和惠明寺村各保存一本《唐元皇南泉山迁居建造惠明寺报税开垦》,其实不是报税开垦,而是惠明寺建造及修缮的历代个人捐献情况抄录簿,最后一笔捐献是“道光五年乙酉岁修整前东西横轩”六名香客献租田账,末页落款“南泉山惠明堂本寺僧端鹤师抄存实奉”。两本簿开头一段都写到:“唐朝元皇三年庚子岁(763年)僧昌森住江西广信府铅山县,永泰二年丙午岁(766)来到福建福州府罗源县十八都苏坑境高南坑坝居住,遇着雷太祖名进裕公。与僧昌森子名清华二人雷太祖父子男女五人一同来到浙江道处州府青田县鹤溪村大赤寺(现为景宁畲族自治县澄照乡内),僧太祖父子二人居住大赤寺,雷祖居叶山头,后来到南泉山居住,雷太祖砍伐山林开垦田园。”第二段开始是各年代建修惠明寺捐献情况记录。从第一段内容断定畲民最早入迁景宁为766年,一家一户经过罗源,最后定居景宁。

后来又有畲民陆续入迁景宁,正如鹤溪镇墓洋湖保存的一本《雷氏宗谱》所写到的:“畲民从广东迁往闽东浙南非一支系亦非一世。”据《浙江省少数民族志》记载,全省入迁92支,唐代1支、宋代1支、明代46支、清代30支,14支无入迁时间记录;其中有6支从江西入迁,其余都从福建入迁。入迁景宁畲族三姓按宗谱记载。光绪二十六年(1900)修的包凤《雷氏宗谱》记载,万历三十四年(1606)雷进明从罗源十八都苏坑境高南坑迁来景宁包凤。后来子孙分迁本县有15个地方,分迁本省其他县有41个地方。民国八年(1919)修的四格《蓝氏宗谱》记载,南宋淳佑年间(1241-1252)蓝敬泉从罗源黄庄下迁云和小窟,后迁景宁金丘大磨庵,第六代孙蓝隆贵于明代弘治十五年(1502)迁四格,后外迁100余支系。同治五年(1866)修的泰顺三魁镇西岙村《钟氏族谱》和宣统元年(1909)修的景宁鹤溪镇包凤行政村山外自然村《钟氏宗谱》都记载,万历三十七年(1609)钟隆熙从罗源大坪迁到山外开基,下三代都是长子留家,其他外迁,曾孙钟有英留山外,其两个弟弟去西岙落户,后分迁出27个支系。故畲民普遍认为:雷姓景宁开基祖地为鹤溪包凤村,钟姓开基祖地为鹤溪山外村,蓝姓开基祖地为澄照金坵村。因而也有人说:景宁是浙江畲族的发祥地,浙江的凤凰山。

二、畲族风情

1.畲族山歌:山歌是畲族人民在生产、生活斗争中创作的口头文学 , 是畲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畲民喜爱山歌 , 以歌代言 , 沟通感情 ; 以歌论事 , 扬善惩恶 ; 以歌传知 , 比睿斗智。不仅婚嫁喜庆和逢年过节唱 , 且在生产劳动、招待客人、闲暇休息、谈情说爱时唱 , 甚至在丧葬悲哀时 , 也以歌代哭 , 倾吐衷肠。在旧社会 , 畲族人民在与统治阶级的斗争中 , 常以山歌作武器 , 表达对压迫者的憎恨和对美好的追求。新中国成立后, 以歌颂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新生活为主要内容的革命山歌和赞歌 , 反映出畲民新的思想风貌 , 与传统山歌质的区别。

图片

2.畲族婚嫁:婚礼的特色较多。迎亲队伍到村时,嫁方村上女性拿杉木枝栏路,表示晚上要对歌;到中堂时,嫁方请四位男子与迎亲队伍中四人相对作揖,此仪式叫“拾田螺”,表示欢迎;中餐由嫁方请迎亲队伍,媒人就座中堂席首位,叫“落脚酒”;晚餐由娶方请嫁方亲戚朋友,舅公就座首席,叫请“大酒”;午后,赤郎举行“借锅”仪式,赤郎端点红烛放有一刀肉和两块豆腐的米筛向灶神作揖后,用谜语念借所有的炊具,姑嫂们把能藏的炊具都藏起来,念不到就不拿出来,要全部重借,“借锅”意为娶方借嫁方炊具宴请客人。借好之后,赤郎要杀娶方家挑来的一只公鸡用以嫁方“请祖公”,杀鸡时,规定血不许滴到地上,滴一滴地上罚一碗酒;宴席中途嫁方女歌手会起歌头找赤郎对歌。畲族婚礼的又一个特点是,新娘夜行嫁,卯时进夫家门。行嫁时有牛在前头踏路,意为新娘一切都要新的,牛踏过的路为新路。以往嫁妆有锄头、斗笠、棕衣、线篓、火笼等,体现了畲族妇女热爱劳动。

图片

3.畲族节庆:畲家很重视传统节日,重视祖先崇拜。畲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农历三月三、四月的分龙节、七月初七、立秋日、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另外,每年农历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都是畲族的祭祖日。祭祖时要以两杯酒、一杯茶、三荤三素六碗菜,加上不同时节的餜。在节日期间除酒肉必不可少外,每个节日吃什么都有一定的传统习惯。但不论过什么节日都要做糍粑。成年人过生日除杀鸡、宰鸭外,也要做糍粑。“三月三”是畲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其主要活动是去野外“踏青”,吃乌米饭,以缅怀祖先,亦称“乌饭节”。相传在唐代,畲族首领雷万兴和蓝奉高,领导着畲族人民反抗当时的统治阶级,被朝廷军队围困在山上。将士们靠吃一种叫“呜饭”的野果等充饥度过年关,第二年三月三日冲出包围,取得胜利。为纪念他们,人们把三月三日作为节日,吃“乌米饭”表示纪念。节日期间,附近几十里同宗词的畲族云集歌场,自晨至暮,对歌盘歌,内容为歌颂盘瓠,怀念始祖。整个畲山,沉浸在一片歌的海洋之中。晚上,各家吃“乌米饭”。深夜,进行祭祖活动。

图片

三、畲族工艺

      1.畲族彩带:畲家女善织麻布、生丝布、扎腰、大带等,工具是木机。多用麻布制衣、做豆腐袋、布袋和蚊帐。扎腰、大带长丈余,宽尺许,有花纹图案,两端经线结璎珞用于男子扎腰,畲语叫“扎包”,也用于背小孩,叫“水巾”。织彩带是传统手工, 是畲族农村妇女必学的手艺,小姑娘五、六岁时就跟妈妈学织带,工具只要三条竹片牵好经线提好综,一头挂在门环、柱子或篱笆、树校上,另一头拴在自己的腰身上,上山放牛也能织。还有一种用丝编织的彩带,俗称“双面带”,宽约12-15厘米,带芯用34双套色编织成正反两面一样的图案,工序严密,工艺精细,令人喜爱。

图片

      2.畲族服饰:凤冠、花边衫、花鞋为畲族妇女旧时服饰的特色。凤冠:头饰,汉族称“笄”,相传为高辛帝所赐。这种具有纪念始祖意义的原始装饰,一般在结婚时始戴,后凡节日或作客时戴,现在戴“凤冠”的人已很少见,一些畲族村庄只在接待来访宾客或重大节日时才戴。花边衫:畲语称“兰观衫”,旧时,男子平时着青色大襟长衫,开襟处镶有月白色或红色花边,下摆开叉处绣有云头。女上衣是大襟衫,长过膝,领、袖、襟均镶花边。现常见的为直襟短花边衫、领、袖、襟均镶花边,口袋绣有花朵,布色过去只有青、蓝二种,大多是自织的麻布、棉布或蚕丝布。花鞋:蓝布里,青布面,四周绣花纹,前头钉鼻梁,扎红缨,女鞋花纹多且细,只在结婚、喜庆、走亲戚时穿用。

图片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