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2529002666113M/2024-8266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4-08-12
发布单位: 县农业农村局 有效性:

景宁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景宁畲族自治县农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

2024-08-12 17:10 信息来源: 景宁畲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分享到:

各乡镇(街道),局属各科室、下属各单位:

经研究,决定修订《景宁畲族自治县农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景宁畲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7月24日



景宁畲族自治县农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为做好台风、暴雨洪涝、干旱等引发的突发性重大农业自然灾害的预防,提高我县农业自然灾害的防灾救灾工作水平和应急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以及《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浙江省农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要求,结合本部门职责,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防大汛、抗大旱、救大灾”的思想不动摇,强化对防汛抗旱救灾工作的组织领导,把握先期决策,坚持全员发动,以超常的措施做准备,以超常的力度抓落实,扎实推动农业防汛抗旱工作的开展。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县范围内台风、暴雨洪涝、干旱等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的预防、应急处置和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工作。

二、工作原则

(一)以人为本,减轻损害

防汛防台抗旱应急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将保障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减少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经济损失。

(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县农业农村局根据职责分工,有效组织实施农业抗灾救灾工作。

(三)快速反应,果断处置

坚持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一旦发生农业自然灾害,相关科室应快速响应,果断处置,科学开展抗灾救灾,做到早部署、早落实。

(四)以防为主,防抗结合

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注重平时预防和灾害规避,加强农业自然灾害监测分析和预警预报,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整改,强化应急防范,提高农业防灾救灾能力。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组织机构

成立景宁县农业农村局防汛防台抗旱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为第一副组长,其他班子领导为副组长,各科室、中心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防汛防台抗旱工作应急办公室(以下简称应急办公室),由分管领导兼任主任,局办公室主任兼任副主任。

(二)相关科室主要职责

办公室:负责通知、督促相关科室做好防汛防台风工作;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做好应急响应等级张贴,以及汛期值班、应急响应等后勤保障工作;协助灾情统计、防汛防台相关信息报送工作。

农作物技术推广中心:负责指导农作物灾前抢收抢护和灾后恢复生产;指导低洼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开展救灾种子储备,及时调剂、调运救灾应急种子;负责做好农作物灾情统计工作。

经济作物技术推广中心:负责指导水果、食用菌、花卉等农业防灾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负责做好经济作物灾情统计工作。

茶产业发展中心:负责指导茶叶农业防灾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负责做好茶叶灾情统计工作。

乡村产业发展科:监督指导开展农家乐(民宿)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监督指导镇、街道做好农家乐(民宿)防灾救灾工作。负责监督指导农业龙头企业的抗灾救灾工作;负责做好农家乐(民宿)、农业龙头企业灾情统计工作。

畜牧兽医发展中心:提出畜牧业灾前预防与灾后复产技术意见;负责指导开展灾后消毒、免疫、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等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指导下属畜牧中心站所的隐患排查和财产的安全转移工作;负责做好畜牧灾情统计工作。

农业综合开发中心:指导农田防灾救灾工作,加强农田抗灾能力建设,做好农田排水畅通工作;指导灾后农田基础设施损毁修复工作。

农业机械化管理中心:指导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开展农机防灾救灾和灾后农机具修复技术指导,指导做好农机防灾救灾物资的储备和抢收抢种的农机作业服务。

科教信息服务中心:利用农民信箱等网络平台,及时发布灾情动态、防灾救灾等各类信息。

农村社会事业促进科:指导美丽乡村在建工程、项目隐患排查和人员财产的安全转移。

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加强灾害期间的农资市场监管和非法捕捞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行为。

农村经营管理科:负责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抗灾救灾工作。

土肥植保中心:做好灾后恢复生产土壤肥料技术指导。

其他科室根据工作需要,服从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统一调度。

(三)建立应急处置小分队和专家指导组

主要职责应对突发性应急处置工作和农业生产救灾工作,抽调各科室人员建立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队伍,由局防汛防台抗旱工作应急办公室指挥,提高防灾救灾应急抢险处置能力。

(四)健全应急值守制度

根据应急响应要求,实施局领导带班的24小时值班制度。相关科室按照全局统一部署,落实人员参与应急值守工作。

四、预防预警

(一)预警信息

每年防汛防台抗旱重点时期,我局在得到县防指、应急部门的预警信息和各镇(街道)农业重大灾害发生情况的信息后,立即进行分析研判,根据可能的危害程度开展预警行动。

(二)预警报告

当收到台风、暴雨洪涝、干旱等预测预报时,立即发出农业灾害预警。

(三)预防控制

1.思想准备。不断完善农业防灾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制。加强宣传,强化农民、农业企业的防灾意识,做好防大灾抗大灾的思想准备。

2.预案准备。根据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规律,修订完善不同类型灾害的应急预案,确定防御重点。研究制定关键时段、重点地区和薄弱环节的农业防灾减灾、恢复生产措施。指导灾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适应性种植,提高农业生产的避灾能力。

3.技术准备。积极组织培训,推广农业防灾减灾技术,开展农业防灾减灾技术指导。

4.适时防控。根据灾害预测预报,及时与有关部门协调,立即组织、指导农民因地制宜采取排涝、覆盖、灌水等相应防范措施。

五、灾害分级和应急响应

防汛防台抗旱应急响应分为四级,从低到高依次分为:Ⅳ级(一般)、Ⅲ级(较大)、Ⅱ级(重大)、Ⅰ级(特别重大)。

(一)Ⅳ级应急响应

1.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及时传达贯彻防御暴雨洪水工作精神和上级领导指示和向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反馈应急响应动态;

2.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制度,做好应急值守工作部署,加强值班,密切关注气象信息、农家乐、农业防台情况;

3.通过农民信箱或其他快捷手段将预警通知到农户、养殖户和农家乐经营户,提前做好防御准备;

4.做好农家乐适时停业和游客转移准备工作;

5.向县防指报农家乐关停与游客转移情况、农业防御情况及县防指工作要求的落实情况。

(二)Ⅲ级应急响应

1.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及时传达贯彻防御暴雨洪水工作精神和上级领导指示和向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反馈应急响应动态;

2.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制度,做好应急值守工作部署,加强值班,密切关注气象信息;

3.通过农民信箱或其他快捷手段将预警通知到农户、养殖户和农家乐经营户,提前做好防御准备;

4.根据灾区救灾工作的需要,派出专家指导组,指导灾区农业救灾工作;

5.动员和指导各地农业机械参与抢险救灾,实施灌溉、排涝等服务工作;

6.研究提出支持灾区恢复农业生产的意见;

7.帮助受灾区调剂、调运恢复农业生产所需物资;

8.对灾区的动物疫情及时指导采取必要的预防、控制和扑灭措施,疫情严重时,按相关规定处理;

9.督促指导全市农家乐适时关停,做好游客安置工作;

10.向县防指报农家乐关停与游客转移情况、农业防御情况及县防指工作要求的落实情况。

(三)Ⅱ级应急响应

1.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及时传达贯彻防御暴雨洪水工作精神和上级领导指示和向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反馈应急响应动态;

2.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制度,做好应急值守工作部署,加强值班,密切关注气象信息;

3.根据灾区救灾工作的需要,适时派出指导组深入灾区调查了解灾情,指导帮助灾区开展农业救灾工作;

4.帮助受灾区调剂、调运恢复农业生产所需物资;

5.对灾区的动物疫情及时指导采取必要的预防、控制和扑灭措施,疫情严重时,按相关规定处理;

6.向县防指报送农业与农家乐防御情况、险情灾情处置情况及县防指工作要求的落实情况。

(四)Ⅰ级应急响应

1.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及时传达贯彻防御暴雨洪水工作精神和上级领导指示和向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反馈应急响应动态;

2.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制度,做好应急值守工作部署,加强值班,密切关注气象信息;

3.派出指导组,深入灾区调查了解受灾情况,指导灾区开展抗灾救灾工作;

4.根据灾区救灾工作的需要,研究提出支持灾区恢复农业生产的意见;

5.帮助受灾地区调剂、调运恢复农业生产所需物资;

6.对灾区的动物疫情及时指导采取必要的预防、控制和扑灭措施,疫情严重时,按相关规定处理;

7.向县防指报送防御情况、灾险情、措施情况及县防指工作要求的落实情况。

(五)响应变更和终止

执行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的决定。

(六)灾情信息报送

1.灾情信息采集。采集内容包括农业自然灾害灾种、发生时间、地点、范围,受灾、成灾、绝收面积等情况;灾后动、动植物疫情发生情况及预测等。

2.灾情信息报送。灾害发生后,指定科室、专人归口统一上报信息。农业重大自然灾害信息或涉及人员伤亡的应立即上报。因不可控因素一时难以掌握详细农业重大灾害信息的,应及时报告基本情况,同时抓紧核查并补报详情。灾情信息由领导小组审核后,报县防指审核发布。

六、灾后处置

(一)加强求助,尽快恢复生产

加强对受灾地区农业生产的技术服务,组织指导受损农田和农业基础设施修复,指导灾区农民群众尽快恢复生产。协调组织农业生产资料的调剂调拨。做好动物疾病的预防控制。

(二)加强总结,指导今后工作

认真开展灾害损失、发生原因和后续影响的评估分析,总结灾害预防处置经验,分析存在问题,落实改进意见建议,探索形成防灾避灾的有效措施和长效机制。

七、附则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生效。本预案由县农业农村局制定与解释,报县防指备案。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