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部门文件
部门文件
景宁畲族自治县2024年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素养提升培训方案

各县属学校、镇乡中小学:

为深入实施《丽水市未成年人“阳光丽心”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辅导模式,帮助广大教师拓宽心理育人视野,调节自身心理健康状态,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技能,推动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根据《丽水市2024年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素养提升培训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训对象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人员:书记、校长,分管校长,负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人员、班主任,教研员;

2.浙江省心理健康B证培训对象;

3.中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

二、培训目标

(一)构建知识背景。帮助参训人员了解心理健康基本理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势和通识、学生心理辅导基本知识、心理健康工作有关政策,能够掌握学生各阶段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及时了解、把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正确识别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二)应用基本掌握。帮助参训人员掌握师生沟通、个别谈话、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等技能,能够开展个别心理辅导、班级心理辅导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参训人员将心理学理论与学校教育实践紧密结合,自觉地在日常教学和学校、班级管理中融入心理学理念及技巧,以科学心理学的方式管理班级、传道授业。

(三)危机干预娴熟。帮助参训人员了解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常识和操作流程,掌握预防和处理校园心理危机事件的技能。

(四)心理素养提升。掌握自身心理健康维护常识,提升教师心理调节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改善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教师职业认同感,胜任相应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五)家教实践指导。提升校家社共育力,筑牢学生健康成长体系,掌握家庭教育指导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提升家长科学育儿的能力,构建全体家长参与家庭教育研修、全体教师参与家庭教育指导的家校沟通与共育架构,筑牢青少年危险行为的预防及干预体系,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三、培训方式

本次集中培训时间为2024年1月至12月,采用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包括线上培训、线下专家讲座、实践教学、团体辅导、小组实操工作坊、专业督导、共同研修参与式培训(个体心理咨询实践)、导师指导等。

1.第一层级培训:全体培训人员

培训32学时(4天),2024年4月30日前完成。

培训内容:

时间

课程

授课形式

学时

备注

第1天

1、启动仪式

2、学校全员心育专题交流

动员报告经验交流

4学时


丽水市中小学心育文件政策解读

专题讲座

4学时


第2天

班主任如何上好心育班会课

专题讲座

实操训练

4学时


家长亲子沟通活动课的设计与实施

专题讲座

实操训练

4学时


第3天

班级健康文化营造与积极心理品质培养

专题讲座

实操训练

4学时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活动课的设计与实施

专题讲座

实操训练

4学时


第4天

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及正常异常心理评估及应对

案例分析

实操训练

4学时


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策略

案例分析

实操训练

4学时


2.第二层级培训:专职心理健康教师

线下培训90学时(未获得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A证和非心理学背景的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参加),由市教育局委托高校或培训机构组班。培训班注重学校心理教育实践,切实关注教师个人心理健康发展和职业发展,强调实用性和操作性,从“教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团体心理辅导”“个体心理辅导”“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家庭教育指导”六个主题设计课程内容,在师资和培训方式上突出实操性和灵活性,满足参培教师能将心理学知识技能灵活运用的需求。

3.第三层级培训:骨干心理健康教师

高级研修班:举办市级骨干心理健康教师研修班,利用暑假时间组织全市90名骨干心理健康教师到高校进行集中研修。高级研修班主要提升骨干心理健康教师的学生个案咨询能力,培训以案例分析、实操训练为主,采取工作坊、个案督导等形式。我县根据市里分给的名额推荐参加。

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B证班:根据《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B级资格证书培训工作指导意见(试行)》,按照对B证培训的组织、课程内容、教材、认证和管理提出相关要求。此项由学校根据本校实际结合教师个人需求,推荐教师参加。

四、培训管理

(一)培训组织实施。第一层级培训由县教育局会同教育研训中心共同组织实施。第二层级培训由市教育局委托相关高校按照90学时培训组班,由县教育研训中心负责组织未获得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A证和非心理学背景的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参加。第三层级培训骨干培训由市教育局委托全国心理健康知名高校负责实施,B证培训从省教育厅推荐的具备资质的机构中择优选择。

(二)注重培训实效。培训要突破传统单一专题讲座形式,以实践教学、团体辅导、小组实操工作坊、实践教学观摩、体验式教学、专题分享等丰富形式提升参培教师参与性以及获取知识的主动性。

(三)严格培训管理。学习期间,按每天8学时计入继续教育学时,学员认真作好笔记,按时撰写心得体会;培训期间严格考勤,不得无故请假缺席。县教育局将加强培训期间和训后跟踪管理,所有培训结束后要组织全体培训人员进行专项测试。

(四)持续实践跟进。建立县、校二级班主任(成长导师)心育工作的教研机制,常态化开展心理班会课、心理团队活动训练课、家庭教育指导课观摩体验式学习,每学期每位班主任至少参加2次校级关于心理健康主题的教研活动。县教育研训中心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研活动,开展学生帮扶典型案例评比。针对班级心育工作,各校要建立健全班主任、骨干心理健康教师、成长导师的会商机制。县级心理健康骨干教师每月组织一次疑难个案会商研讨、同伴督导等。

景宁畲族自治县教育局

2024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