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2529002666404Q/2022-7159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2-08-19
发布单位: 发展和改革局 有效性:
景宁畲族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局关于景宁畲族自治县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 116号提案的答复

2022-08-19 16:31:42 信息来源: 县发改局 浏览次数:
分享到:

建议内容:
答复意见:

柳建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几点建议和思考》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县围绕“中国畲乡、品质景宁、宜居胜地”的县域定位,克难攻坚、赶考奋进,在基础交通、公共服务、绿色产业、民族文化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基础交通加快完善,建成一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成235国道溪口至澄照段、环敕木山旅游公路、金钟大桥等项目,开工建设景文高速、322国道等,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打通断头路18条,新建改建通乡通景公路29公里,提升改造农村公路541公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成立浙江建设技师学院景宁民族分院,入选全国民族地区智能教育试验区,创成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启用人民医院新院区,挂牌浙江省民族医院,“健康景宁”建设步伐加快,县域就诊率从不足50%上升到2020年的92.5%,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基本医疗保险、“浙丽保”参保率分别达99.33%、99.7%、96.6%。绿色产业培育发展,推动幼教木玩、竹木制品加工、电工电器(气)等产业稳步发展,目前景宁共引进实体企业78家,其中景宁民族工业园(简称丽景园,设在丽水经济开发区)引进飞科电器等实体企业35家,景宁民族创业园(位于澄照乡)引进宇海幼教木玩等实体企业43家;积极发展茶产业、食用菌产业、中药材产业,初步形成“金奖惠明茶”“景宁600”等生态农业品牌;累计打造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省级4A级景区城1个,4A级景区镇10个,A级景区村庄101个。民族文化加速繁荣,畲族民歌、畲族三月三、畲族婚俗被列入国家非遗,“中国畲乡三月三”被评为“最具特色民族节庆”。创编《畲娘》《畲山黎明》《千年山哈》等精品剧目,推出“畲家十大碗”“畲乡十小碟”“畲乡十药膳”系列畲味美食。

2022年,我县成功入选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第二批县域综合类试点,下步,我县将以共富试点为契机,以“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决心来破解山区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通过三年努力实现“四个重点”,即重点破解乡镇人口流失、结构失衡、空心化等难题,重点破解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空间受限、动能培育不足等难题,重点破解公共服务不均衡、效率不高、服务偏弱等难题,重点形成民族文化认同、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共富模式,开辟出一条山区和民族地区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优化交通夯基础。全面开展综合交通五年攻坚大会战。有效畅通外部交通。积极推进温武吉铁路项目建设,开展丽云宁铁路(丽水至云和至宁德铁路)前期谋划。推进景宁通用机场及机场配套公路建设。在加快推进景文高速建成通车的基础上,研究推进景宁至泰顺至霞浦至柘荣高速项目。优化县域内部交通。有序推进庆景青公路、城南至澄照第二通道、鹤溪至大均公路、G322景宁段、G235景宁段、大东景环线等通园区、通景区、通中心镇的重大项目公路建设。到2024年,完成400公里农村公路提升改造、400公里农村公路路面大中修、动态清零县域内危病桥。截至目前,庆景青公路S325洞头至庆元公路(规划638国道)景宁红星至庆元界段改建工程完成项目建议书批复,总投资35.6037亿元;S325洞头至庆元公路(规划638国道)景宁青田界至九龙段改建工程完成项目建议书批复,总投资16.5127亿元;洞头至庆元公路景宁九龙至红星段改建工程总投资13.98亿元,其中先行段(外山至梅坑)年前可开工建设。

优化服务聚人气。一是全力打造景宁“小县优教”。优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城乡布局,优化调整一批小规模学校,做好学校整合优化后续保障,促进小规模学校高质量发展。加快实施初中壮腰行动,推进“初中强校”工程,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借力新一轮教育结对帮扶,常态化推进“海盐、上虞—景宁”18所跨地区教共体建设,深化集团化办学和省内外名校合作办学模式,实施梯队培养机制,打造一批名师名校长。加快景宁中学高质量发展,积极打造全省山区26县“县中崛起”样板。加快职业教育振兴,推动职业高中创成浙江省现代化优质中职校,持续深化与国家“双高建设”院校对接,强化特色专业建设,全面提升职业教育供给能力。实施教育数字化改革行动,创成全国民族地区智能教育试验区。二是全力推进医疗服务提质扩面。全面加强与浙大一院合作办医,深化医疗卫生“山海”提升工程,大力争取大型设备购置指标,建成1个省级医学重点学科,努力实现70%学科服务水平达到“三级乙等”医院综合能力水平。推动中(畲)医药传承发展,加快推进浙江省民族医院二期工程医养结合(康养中心)项目建设,努力实现中(畲)医药与康养经济跨界融合发展。加快基层医疗机构片区化改革,加速推进东坑、沙湾等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标准化建设、院前急救服务站、“两慢病”医防融合等工作。到2024年,“1家医共体牵头医院+片区诊疗中心+智慧流动医院+综合应急联动急救”医疗服务新模式基本成熟。探索逐步提高基层就诊报销比例与村医工龄补助。三是开展“大搬快聚”富民安居行动。科学稳妥实施搬迁计划,制定实施《大搬快聚搬迁行动计划(2022-2025)》,重点引导地质灾害区域、生态功能区域、高山远山区域、畲族群众集聚区域、小流域山洪重点村落影响区域的人口搬迁,三年完成搬迁1万人以上。以“最优安置地块、最优政策、最优服务统筹”为导向,深入实施畲乡副城人口集聚工程,加快建设畲乡副城、金山垟等5个大型“大搬快聚”集聚点,全力打造一批“设施全、环境美、产业兴”高品质安置小区。健全完善新一轮“大搬快聚”富民安居政策,加大搬迁群众后续帮扶力度,促进就业增收,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增收。

优化产业促发展。一是大力培育生态工业。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发展资源依托型产业,做足做深竹木产业,创新竹炭等产品,开展竹产业科技创新综合体试点,打造竹木龙头品牌。积极对接省内矿泉水、水健康等水行业领军企业开展合作。加大外来优质产业引进,发展电工电气、汽摩配等产业,强化龙头企业及配套关联企业同步引进,主动承接沪甬台温等地优质产业梯度转移,招引落地电子元器件、智能汽车配件、输变电器(线)、电气自动化等生态产业。加快建设3平方公里特色生态产业平台,实施园区拓展倍增工程,推动平台“二次创业”,推动幼教木玩全产业链发展,打造幼教玩具民族基地。提升丽景园平台建设,争取园内企业享受民族地区政策。加快海盐—景宁“产业飞地”建设。二是大力提升生态农业。做大做强惠明茶产业,加快建设鹤溪、澄照、东坑等2万亩有机化、数字化的智能惠明茶基地和惠明茶文化产业园。积极对接上海静安寺等主体,拓展惠明茶市场空间,实现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零突破,打造惠明茶标志性农业全产业链。加快建设东坑、大际等5个“景宁600”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实施“景宁600”农产品标准化工程,发展中高端农产品连锁专营体系,支持农业龙头企业与全国性电商开展合作,打造浙江知名农产品品牌和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加大丘陵山地宜机化改造,加快农事服务中心、农艺农机融合示范试验基地、良种繁育基地等双强项目谋划,推进数字化种养基地建设。三是积极拓展生态旅游。优化提升全域旅游资源,积极创建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度假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中国畲族风情旅游高品质目的地。加快建设云上天池、千年山哈宫、畲族博物馆提升等项目,整合提升畲乡之窗景区、畲乡古城、天空之城、畲王寨、百鸟朝凤、禅茶产业园等10亿元以上文旅项目,打造10条具有畲乡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加强与院校、企业合作,积极拓展户外拓展、农林体验、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教育、研学教育等业态,建设畲族博物馆、景宁大均研学基地。实施文旅资源普查、文化基因解码工程,推动畲族文化产品化,多维度打造“畲·IP”风情旅游产品。积极开发养老、康养、疗休养精品路线,培育建设高山台地生态康养区、高品质国际峡湾运动休闲区,高标准提升民俗非遗景区。

优化特色展风情。一是扩大畲族文化交流平台。争创“中 华诗词之乡”,积极培育民族乡村优秀民族民俗文化,推进 “送文化”“种文化”和 “赛文化”活动,常态化运作 “中国畲族发展论坛”及系列活动,推进畲族服饰展演、少数民族文艺汇演, 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高知名度,推动景宁畲族文化走向世界。 二是打造数字畲文化阵地。搭建数字文化公共平台,建设数字山哈宫、博物馆、畲族文化科技体验馆等,深化 “文化物流”点单平台建设,支持畲族特色文化产品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丰富畲族文化展示平台,推进中国畲族博物馆改陈布展,打 造旅游接待、畲族风情、非遗展示、文化休闲娱乐等多功能的“畲族风情立体式体验中心”。三是系统梳理景宁传统文化脉络。厚植忠勇红色文化,走近宋韵古风文化,传承田园耕读文化,弘扬惠明禅茶文化,提升畲乡木偶馆、香菇非遗馆,办好“中国畲乡三月三”节庆活动等“1+N”系列文化活动,擦亮文化标识,打响民族文化品牌。

非常感谢您对发改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 心、支持、监督我们的工作。

联系人:梅毅伟

联系电话:13600605255      传真:0578—5082827

                                                                                                                景宁畲族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局                                       

                                                                                                                           2022年8月18日

答复时间:2022-08-18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