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24597209498X/2021-6851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景发改规划〔2021〕9号 公开日期: 2021-09-27
发布单位: 县发改局、自规局 有效性:

景宁畲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

2022-03-08 14:07 信息来源: 县发改局、自规局 浏览次数:
分享到:

总 则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工作系列重要论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和省、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浙江省地质灾害“整体智治”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以及省、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等,编制《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本《规划》是景宁畲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景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中重要的专项规划之一,是“十四五”时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和依据,适用于全县范围。

规划基准年为2020年,规划期自2021至2025年。

一、现状与形势

(一)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景宁县位于浙西南山区,东邻青田、文成,南接泰顺、寿宁(福建省),西与庆元、龙泉相连,北与云和、莲都毗邻,面积1950平方公里,辖2个街道4个镇15个乡,户籍人口17.22万,其中畲族人口1.99万,占11.5%,常住人口111011人。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74.76亿元,比2015年增长28.6亿元,年均增长7.4%。景宁县交通以公路为主,有云景高速(S34)、云寿线(S228)、青景庆线、景文高速(正在建设中)等与外界相连,县内乡级以上路面硬化率已达到100%,行政村等级公路通达率和硬化率分别达到97%和92%,千峡湖库区渡口码头、航线、航标及与码头相连的库区通村公路建设也基本完成,形成了县、乡、村三级交通网络。

(二)地质灾害概况

1.地质环境背景

景宁县位于洞宫山脉中段,由派生于闽北政和、寿宁的左右两支基本平行的支脉构成,地形复杂,地势由西南向东北渐倾。全县中、低山面积约占总面积的75%,缓丘和丘陵主要沿小溪沟谷一带分布。地形以陡坡为主,坡度在25°以上的占91.72%。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发育,主要为北西向,其次为北、北东向;出露基岩以白垩系下统火山碎屑岩为主,其次为燕山期侵入岩,变质岩、沉积岩、流纹岩少量分布,岩石总体较破碎,松散覆盖层厚度变化大。景宁县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多发,是浙江省突发性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县之一。

2.地质灾害现状

景宁县地质灾害点多面广,类型以滑坡为主,崩塌、泥石流次之。截至2020年底,全县已查明地质灾害点总数280处,其中滑坡189处,崩塌39处,泥石流52处,规模小型274处,中型4处,大型2处,灾害共造成57人死亡,39人重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00余万元。“十三五”期间,全县新增地质灾害点50处,未造成人员伤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余万元。

至2020年底,通过应急排险、勘查治理、避让搬迁等防治工程的实施或经复核确认地质环境改变趋于稳定,已有279处灾害点予以核销(渤海镇梅坑滑坡已交工验收未核销),现存地质灾害隐患点0处。“十三五”期间,全县圈定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180处,受威胁人口1371户4549人,受威胁财产9143万元,这些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是景宁县“十四五”规划和今后主要的防治对象。

(三)“十三五”地质灾害防治主要成就

1.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效显著

规划期间组织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灾害点复核调查、风险防范区调查共计600余次;编制各类调查报告95份,排险方案73份,勘察设计报告9份,地质灾害核销报告188份;完成112个避让搬迁项目,42个工程治理项目和9个搬治结合项目,解除威胁2640户8350人;完成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80余个,落实村民建房选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评估覆盖率100%;参与县级综合防灾应急演练5次共1200余人次,组织乡镇地质灾害应急演练80余次共4000余人次;组织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讲培训5次,参与人员700余人;与气象、通信部门协作,累计发布预警预报500余次,预警信息10万余条。“十三五“期间地质灾害防治成效显著,实现规划期内人员零伤亡,社会反响较好。

2.地质灾害调查监测精度进一步提高

2020年先后启动鹤溪街道、澄照乡1:2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和景宁县1:5万地质灾害风险普查,调查精度大幅提高;现有180处风险防范区已编制“风险一张图”,落实防灾责任人和群测群防员,实现地质灾害风险动态管控;“十三五”期间,累计建成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点10处,逐步实现人防到“人防+技防”的转变。

3.地质灾害预警避险能力稳步提升

以省地质灾害“风险码”数据管理平台为依托,以“地灾智防APP”为载体,及时掌握风险隐患和人员动态变化,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决策依据;通过编制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开展年度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深入开展群测群防员技能培训和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进农村文化礼堂、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大大增强了地质灾害预警和广大人民群众临灾避险能力。

4.地质灾害防治基础进一步夯实

与浙江省浙南综合工程勘察测绘院有限公司签订技术服务框架协议,同时,积极推进地质队员“驻县进乡”行动,成立联合应急小分队,开展汛期值班、应急排查和日常技术服务。

(四)面临的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我县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开启现代化建设、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第一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改造势必进一步增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严峻形势和更高要求。

1.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起点更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提升洪涝干旱、森林草原火灾、地质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防御工程标准,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省委省政府在认真总结2019年“利奇马”超强台风防御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要切实纠正和克服“天灾不可抗、伤亡免不了”、“不是地质灾害点就不需要人员转移”等四种错误思想,努力提升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和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风险管控能力,并部署开展地质灾害“整体智治”三年行动。丽水市委市政府要求在“十四五”时期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强化“大平安”理念,把安全发展贯穿各领域全过程,防范化解影响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高水平建成平安浙江示范区,夺取全国综治最高荣誉“长安杯”,全面提升自然灾害特别是地质灾害、台风洪涝灾害等的监测预警和防御能力。中央、省、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既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明了方向,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景宁县地处浙西南山区,以中低山和丘陵地貌为主,地形坡度普遍大于25°,地质构造发育,岩石风化剥蚀较强烈,地质环境条件脆弱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加之新时期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交通、水利、工业园区、旅游、乡村振兴等各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进一步加大,在梅汛期持续降雨和台汛期强降雨天气的不利影响下,未来一段时间地质灾害仍将呈现多发易发态势,防御形势依然严峻。

3.地质灾害防治任务更加繁重

全县现有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180处,随着高精度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风险防范区总数将大大增加,每年还有突发性地质灾害即查即治,地质灾害巡查、监测、治理任务将更加繁重。

(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

1.地质灾害防治经费投入不足

1:5万地质灾害风险普查、1:2000乡镇(街道)地质灾害风险调查需要县里配套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每年度的地质灾害隐患汛前大排查、汛期值班、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勘查、设计、治理(排险)、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防范区持续的监测设备投入与维护,以及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水利、旅游、工业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持续加大,进一步加剧了地质环境的破坏,都需要投入大量的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景宁县经济基础薄弱,财政收入不高,导致每年的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投入不足。

2.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水平仍较低

目前,景宁县地质灾害以人防为主,自动化监测覆盖面低;雨量站、气象站点数量偏少、分布不均匀,对地质灾害发生相关的降雨阈值和成灾规律研究还很欠缺,导致无法从根本上实现精细化预警预报,难以满足地质灾害“整体智治”要求。

3.基础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要实现地质灾害风险的有效管控,需要大力推广实施新一轮大比例尺、更高精度、覆盖面更广的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全面摸清全县地质灾害风险家底,为地质灾害“整体智治”提供基础数据保障。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等防灾减灾工作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四个宁可,三个不怕”防汛防台工作理念,围绕“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总目标,夯实基础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着力提升地质灾害“整体智治”能力,为景宁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安全稳定的地质环境。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全面完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提升综合防治能力,努力把地质灾害威胁降到最低程度。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施策。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预防为主,地质灾害防治与大搬快聚、国土空间综合整治等建设工程相结合,综合施策。

——坚持依靠科技,创新提效。大力推广运行可靠、经济、实用的普适性监测设备,依托省、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平台,构建基于“人防+智防”的地质灾害风险即时感知体系,实现地质灾害从传统的单点管理到风险动态管控的转变。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政府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所起的主导作用,加强各部门协调联动,通过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积极引导和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三)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全面完成丽水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和省地质灾害“整体智治”三年行动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构建分区分责分类分级的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新体系,提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加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督管理,做到地质灾害隐患即查即治、地质灾害风险有效管控,避免群死群伤地质灾害发生,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具体目标

——调查监测精度大幅提高。完成景宁全县1:5万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和鹤溪街道、红星街道、澄照乡、东坑镇、大均乡、鸬鹚乡、英川镇、渤海镇1:2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累计建成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点47处,新增山区雨量自动监测站27处,重点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专业监测全覆盖。

——预警预报和避灾能力显著提升。加强地质灾害发生相关降雨阈值研究,大幅提升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精度和准确度;加强地质灾害应急队伍建设,成立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应急局、水利局、交通局和地勘单位多部门构成的联合应急救援队伍;重点、次重点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应急演练全覆盖,大大提高临灾避险能力。

——地质灾害风险明显降低。完成6处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综合治理,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即查即治”;加大国土空间规划管控力度,切实加强工程建设和农民建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指导和监管,从源头上控制或降低地质灾害风险。

——数应用全面加强加强省级数智管理平台(系统)应用,及时更新完善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一张图”;全面推广“地灾智防”APP应用,构建全民防灾减灾新面貌。

——人才培养和文化建设得到加强设立专业技术岗位,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队伍建设;设立地质灾害科普教育基地,加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文化建设。


景宁畲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表

序号

类别

指标名称

单位

2020年

现状

2025年

目标

指标

属性

1

调查

监测

1:5万地质灾害风险普查

0

1

约束性

2

1:2000乡镇(街道)风险调查

0

8

约束性

3

地质灾害

专业监测点

10

47

约束性

4

自动化

雨量监测站

108

135

约束性

5

预警

应急

重点、次重点风险防范区应急预案演练覆盖率

%

0

100

约束性

6

县级地质灾害联合应急救援队伍

0

1

预期性

7

综合

治理

地质灾害

综合治理

/

6

约束性

8

新增地质灾害

隐患点处置率

%

100

100

约束性

9

数字

管理

“地灾智防”APP使用人数

230

1000

预期性

10

人才培养和文化建设

新增地质灾害专业管理人员

/

2

预期性

11

新增地质灾害科普教育基地

0

1

预期性

12

地质灾害标识系统

0

1

预期性

三、加强地质灾害“三区一点”管理

(一)科学划分地质灾害易发区,全面落实分区管理措施

1.地质灾害高易发区(A)

全县共有1个高易发区,位于鸬鹚乡山下至岙根村一带,面积29.51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1.51%。地貌类型为低山和山麓沟谷,地势起伏大,坡度陡,沟谷切割强烈,北西向断裂构造发育,出露基岩主要为白垩系西山头组火山碎屑岩,岩石破碎,松散覆盖层厚度较大,人类工程活动主要为切坡建房、修路和耕种。

“十三五”期间,该区1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已全部核销。区内现有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15处,共威胁70户287人,威胁财产804万元。

管理措施:

(1)汛期和降雨时段安排专人加强对各个村庄周边山体斜坡和房前屋后边坡巡排查及村民摸排工作。

(2)一般新建工程和山区农村建房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监督责任主体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3)交通、水利、村庄规划等重要工程项目应尽量避开,确实无法避开的,应严格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或地质灾害专项调查评价,加强项目全过程、全周期地质灾害监管。

(4)加强地质环境保护,规范工程建设活动,避免大开挖和高填方施工;弃渣严禁随意倾倒,以防形成次生灾害。

(5)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进文化礼堂活动,普及基层群众识灾防灾知识,编制防灾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提高临灾避险能力。

(6)加大重点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避让搬迁力度。

2.地质灾害中易发区(B)

全县共有9个中易发区,分布于英川、大地、沙湾、标溪、梧桐、雁溪、东坑、景南、澄照、红星、渤海、郑坑及九龙等13个乡镇(街道),总面积375.21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19.24%。地貌为中低山和山麓沟谷,其次为丘陵,地势起伏较大,坡度较陡,断裂构造发育,岩性岩相变化大,岩石风化破碎,覆盖层厚度变化大,人类工程活动强烈。

“十三五”期间,该区共有11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除渤海镇梅坑滑坡外,其余113处已核销。区内现有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72处,共威胁639户2095人,威胁财产3726万元。

管理措施:

(1)汛期和降雨时段安排专人加强对各个村庄周边25°以上自然斜坡和房前屋后边坡巡排查工作。

(2)一般新建工程和山区农村建房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监督责任主体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3)交通、水利、村镇规划区、开发区、学校等重大工程项目应做好前期地质灾害专项调查,避开可能的重大安全风险,后期加强项目全过程、全周期地质灾害监管。

(4)加强地质环境保护,规范工程建设活动,弃渣严禁随意倾倒。

(5)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进文化礼堂活动,普及基层群众识灾防灾知识,组织应急演练,提高临灾避险能力。

(6)加强重点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综合治理工作。

3.地质灾害低易发区(C)

全县共有1个低易发区,各乡镇(街道)均有分布,总面积1541.86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79.07%。地貌类型为中低山和剥蚀丘陵,地势起伏大,坡度陡,断裂构造发育,主要为北西向,其次为北东向,出露基岩有龙泉群变质岩、八都群变质岩、白垩系大爽组、高坞组、西山头组、九里坪组和侏罗系中统毛弄组火山碎屑岩,流纹岩及侵入钾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等,岩性岩相复杂,松散覆盖层厚度变化大,人类工程活动主要有城镇、美丽乡村、旅游、高速及国省道、水利工程、农村切坡建房。

“十三五”期间,该区65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已全部核销。区内现有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93处,共威胁662户2167人,威胁财产4613万元。

管理措施:

(1)汛期加强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巡排查工作,根据风险动态变化情况实施综合治理措施。

(2)新建工程和山区农村建房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监督责任主体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3)规范工程建设活动,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4.地质灾害不易发区(D)

全县共有2个不易发区,分布于景宁县城中心及大漈乡,总面积3.42平方千米,占全县面积的 0.18%,地形平坦,出露岩性为第四系冲洪积卵砾石土,地质环境条件相对简单,地质灾害不发育,无现状灾害点和风险防范区分布。

(二)科学划分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全面落实分责管理措施

综合考虑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对经济社会的易损性,全县共划分1个重点防治区和6个次重点防治区。

1.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Ⅰ)

南北向贯穿红星街道、鹤溪街道、澄照乡及东坑镇,面积228.09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11.70%。该区地貌类型属中低山和剥蚀丘陵,地势起伏较大,大面积出露白垩系下统火山碎屑岩和燕山期侵入岩,岩石较破碎,松散覆盖层厚度大,是景宁县的核心居住区和最主要工程建设区,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区内分布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40处,威胁281户865人,威胁财产1745万元。

2.地质灾害次重点防治区(Ⅱ)

共6个次重点防治区,分布于英川、鸬鹚、沙湾、大地、标溪、景南、渤海、郑坑、九龙等9个乡镇,总面积150.52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7.72%。地貌类型属中低山和剥蚀丘陵,地势起伏大,大面积出露白垩系下统火山碎屑岩,岩石较破碎,松散覆盖层厚度大,是景宁县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区域,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区内分布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46处,威胁461户1633人,威胁财产3075万元。

3.地质灾害一般防治区(Ⅲ)

除重点和次重点防治区以外的其它区域,总面积1571.39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80.58%。区内共有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94处,威胁629户2051人,威胁财产4323万元。

4.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分责管理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展高精度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及相关降雨阈值研究;开展年度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及时更新地质灾害风险“一张图”;加密山区雨量站和自动化专业监测点建设;实施重点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综合治理,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做到“即查即治”;监督各乡镇(街道)落实“地灾智防”APP安装使用,推广使用“地灾智防”APP公众版,最大限度惠及广大基层群众;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引进专业人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队伍建设;建立景宁县地质灾害标识系统。

县应急管理局:组织协调各部门参与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建立景宁县应急管理专家库,成立应急救援队伍,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加强应急装备配备,做好抢险救灾工作。

县气象局:加强气象数据报送,发布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配合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做好新增雨量站选址及建设工作。

县交通运输局、县交通运输发展中心县交通运输局做好交通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县交通运输发展中心加强汛期国道、省道、县乡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巡排查。

县水利局:加强小流域山洪监测预警,预防灾害链发生;对山塘水库坝体进行调查评价,必要时应及时加固;新建工程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做好项目全过程地质灾害监管。

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开发区管委会新建工程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做好项目全过程地质灾害监管;加强开发区、工业园区现状边坡和高填方区巡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县农业农村局:现有民宿、农家乐、养殖场等项目做好年度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加强新建项目和山区农村建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县度假区发展中心加强山哈宫项目全过程地质灾害监管,做好敕木山、云中大漈等风景区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新建工程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县教育局:做好现有中小学校舍场址地质灾害风险隐患专项排查;新建工程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填挖方边坡应进行专项勘察设计,规范施工,并做好监测。

乡镇(街道):落实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责任人和群测群防员,做好巡查监测工作;编制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组织辖区内重点和次重点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应急演练;配合做好辖区内突发性地质灾害点信息上报、应急处置;落实“地灾智防”APP使用,确保分管领导、责任人和群策群防员全覆盖;加强汛期通村公路地质灾害巡排查。

(三)科学划定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全面落实分类管理措施

1.重点防范区

共有38个重点风险防范区,分布于红星街道、鹤溪街道、澄照乡、东坑镇、英川镇、鸬鹚乡、沙湾镇、标溪乡、大均乡、秋炉乡、景南乡、雁溪乡、大漈乡、渤海镇、九龙乡、梅岐乡等16个乡镇(街道),威胁805户2780人,威胁财产4619万元。

管理措施:

(1)设立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标识牌,发放防灾避险明白卡,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

(2)每年汛期和非汛期的降雨时段进行排查复核,动态更新“风险一张图”;

(3)专业监测全覆盖;

(4)高易发区内的重点风险防范区优先安排避让搬迁,中低易发区内的重点风险防范区采取工程治理为主的防治措施;

(5)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管控、用途管制,原则上不再安排新建农民建房用地指标。

2.次重点防范区

共有45个次重点风险防范区,分布于郑坑乡、澄照乡、大均乡、渤海镇、鹤溪街道、红星街道、沙湾镇、英川镇、东坑镇、秋炉乡、雁溪乡、九龙乡、郑坑乡、鸬鹚乡、梧桐乡、标溪乡、景南乡等17个乡镇(街道),威胁273户1004人,威胁财产2202万元。

管理措施:

(1)设立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标识牌,发放防灾避险明白卡,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

(2)每年汛期和非汛期的降雨时段进行排查复核,动态更新“风险一张图”;

(3)受威胁人口相对较多、孕灾地质条件较复杂的风险防范区,有选择性地实施专业监测;根据风险隐患动态变化情况,实施工程治理、避让搬迁等综合治理措施;

(4)加强新建工程和山区农民建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监督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3.一般防范区

共有97个一般风险防范区,分布于各乡镇(街道),威胁293户765人,威胁财产2322万元。

管理措施:

(1)设立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标识牌,发放防灾避险明白卡;

(2)每年汛期和非汛期的降雨时段进行排查复核,动态更新“风险一张图”;

(3)根据风险隐患动态变化情况,实施专业监测、工程治理、避让搬迁等综合治理措施。

(四)及时确定地质灾害隐患点,全面落实分级管理措施

将已出现岩土体变形、裂缝或塌方、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并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地段确定为地质灾害隐患点,按照危害程度分为特大、大、中和小四个级别。每年新增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点按照“即查即治”要求,实施应急排险、工程治理、避让搬迁等综合治理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项目经费由县年度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支出;风险隐患消除前,乡镇(街道)落实专人做好巡查监测工作。

四、主要任务

(一)地质灾害调查监测体系建设

1.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早期识别。充分运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摄、物探、钻探和山地工程等手段,采用遥感调查、地面调查、测绘、测试分析等方法,开展地质灾害风险隐患遥感识别和重点地区高精度调查,进一步摸清地质灾害风险底数,细化完善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划定,为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双控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2.地质灾害排查巡查。对已划定的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地质灾害中易发及以上区内集镇、学校、医院、旅游景点、村庄等人口集聚区和重要基础设施等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开展地质灾害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及时掌握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变化情况,落实防灾责任和防范措施,动态更新地质灾害风险“一张图”。

3.地质灾害群专结合监测网络。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纳入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强化网格化管理运行,明确网格事务和职责,加强设备配置和技术培训,切实提升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水平;大力推广运行可靠、功能简约、精度适当、经济实用的普适型专业监测设备,建立覆盖重点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和隐患点的自动化专业监测网络,逐步实现从人防到人防+技防的转变。

(二)地质灾害预警应急体系建设

1.提升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水平。统筹气象、水利部门气象站和雨量站数据,加密山区雨量站布设,加强地质灾害相关降雨阈值研究,提升地质灾害风险预警精准度;建立气象、水利、自然资源、通信等多部门联动的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机制,充分利用省市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报系统,通过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预警信息发送平台,及时快速发布地质灾害风险预警信息。

2.健全地质灾害应急机制。及时修订完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协同应急管理部门健全灾前应急准备、临灾应急避险、灾后应急救援的综合应急体系。强化“安全码”应用,实现人员精准转移。严格执行应急值守、信息报送等制度,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开展应急调查、会商和处置工作,有效防止险情灾情进一步扩大。

3.提升地质灾害应急能力。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应急、交通、水利等部门与“驻县进乡”单位共同成立联合应急队伍,加强资金投入,完善无人机、应急视频通讯、车辆等应急装备配备,提高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支撑能力。每年开展综合防灾演练和重点、次重点风险防范区应急预案演练,切实提高山区群众应急避险能力。

(三)地质灾害综合治理体系建设

1.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和隐患点治理与大搬快聚、土地综合整治、生态修复、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相结合,尊重群众意愿,加大资金投入,充分利用浙江省有关地质灾害防治各项扶持政策,深入开展避让搬迁和工程治理,及时消除地质灾害风险隐患。

2.治理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按照《浙江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办法》要求,严格审查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资质,加强治理工程全过程监管和竣工后的管理及维护,确保工程持久有效发挥作用。

(四)地质灾害数字管理体系建设(应用)

做好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数据采集、动态更新与维护工作,按照地质灾害数据“一口子进出”的原则,统一纳入全省地质灾害风险智控平台管理。强化“风险码”应用,将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信息、群测群防员(网格责任人)信息、监测预警信息等全部纳入“风险码”,并在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标识牌上统一标识。全面推广“地灾智防APP”应用,提升巡查监测准确率和灾险情上报实效性。借助省、市地质灾害智控中心(筹建),实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驻县进乡”技术队伍、群测群防员之间的实时信息交互、形势研判、应急会商和指挥调度。

(五)地质灾害人才队伍体系建设

建立专业培训机制,增加岗位编制,引进专业人才,加强基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实施“制定一个地质灾害标识系统建设标准、建设一个地质灾害科普教育基地、制作一套地质灾害防治宣传产品、评选一批地质灾害防治先进典型”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工程,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文化建设,增强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临灾避险能力。

五、重点工程

(一)地质灾害调查监测体系建设工程

1.地质灾害风险普查与调查。2021年底前完成全县1:5万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和鹤溪街道、澄照乡1:2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项目;2025年底前完成红星街道、东坑镇、大均乡、鸬鹚乡、英川镇、渤海镇1:2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工作,根据成果进度及时更新地质灾害风险“一张图”,落实责任人和群测群防员。

2.地质灾害排查巡查。每年开展地质灾害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采集风险隐患动态变化数据,及时更新地质灾害风险“一张图”,核减已实施避让搬迁、消除威胁的风险防范区。

3.专业监测点建设累计建成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点47处(新建37处),建立覆盖重点风险防范区的专业监测网络,形成专业监测设备后期管护制度;累计建成山区雨量自动化监测站135个(新建27个),主要设置于英川、鸬鹚、沙湾、大地、景南、渤海、郑坑、九龙等偏远乡镇,具体位置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气象局、水利局统筹规划确定。

4.地下水监测井建设。2025年底前,新增地下水动态监测井2眼。

(二)地质灾害预警应急体系建设工程

1.预警能力建设。加强地质灾害风险降雨阈值研究,每年动态调整一次,提升地质灾害风险预警精准度;充分运用省市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平台,按照“预警到村”的要求,运用信息技术,向承灾体人员和处于风险防范区附近的人员及时发布预警预报信息。

2.应急能力建设。每年对全县基层管理人员和群测群防员专业技能培训至少一次,每年开展覆盖重点、次重点风险防范区的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提高临灾应急避险能力;依托省地质灾害“风险码”数据管理平台和“地灾智防APP”,实时掌握人员和风险隐患动态变化,实现受威胁人员精准转移;建立一支多部门组成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提高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三)地质灾害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工程

完成渤海镇梅坑村滑坡治理工程竣工验收;充分利用浙江省自然资源厅《支持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意见》中的相关政策,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完成6处重点、次重点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地质灾害综合治理;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即查即治”,原则上当年处置率百分百。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要严格做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后期管护工作,确保防护工程切实发挥作用。

(四)地质灾害数字管理体系建设工程(应用)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要及时掌握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责任人和群测群防员变化情况,及时更新“风险一张图”;大力推广“地灾智防APP”应用范围,力争到2025年底前,“地灾智防APP”使用人数达到1000人以上。

(五)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文化建设工程

1.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东坑镇人民政府共同建设一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地基。

2.地质灾害标识系统建设。制定景宁县地质灾害标识系统标准化建设,统一全县地质灾害标识系统制作、安装。

3.地质灾害人才队伍建设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积极争取地质灾害防治岗位编制,引进1-2名专业人才,充实地质灾害防治管理队伍。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在县人民政府领导下,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具体负责,县发改、应急、建设、交通、水利、气象、文旅、农业、开发区等各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规划》实施,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各项任务。

(二)加强资金保障

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费纳入县人民政府年度财政预算,确保年度地质灾害大排查、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排险、人员培训等资金需求。同时,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要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支持,保障基础地质灾害调查、监测预警、综合治理等资金投入。

因工程建设等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按照“谁引发谁治理、谁受益谁治理”的原则,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监督责任主体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资金进行工程治理。

(三)加强监督考核

县人民政府根据《规划》和省市任务安排下达年度目标任务,对各部门、乡镇(街道)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度和年度考核;加强规划实施监测和动态评估,合理分析规划执行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

(四)加强宣传教育

县、乡人民政府将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科学知识纳入宣传教育计划,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教育和公益活动,增强公众对地质灾害的防范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地质灾害防治的良好氛围。

七、附则

1、本规划由《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文本、附表、附图和附件组成。

2、本规划由景宁畲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解释。



附表1    

景宁畲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一览表

序号

编号

乡镇

(街道)

名称

风险等级

影响户数

(户)

影响人数

(人)

影响财产

(万元)

专业监测点

1

331127FF00001

东坑镇

儒章村徐砻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1

8

35


2

331127FF00002

渤海镇

梅坑村风险防范区

重点防范区

111

336

500

2018.7.6

3

331127FF00003

大地乡

大地村半垟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2

3

15

2020

4

331127FF00004

红星街道

王金垟村黄泥岭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重点防范区

0

0

0

2018.7.6

5

331127FF00005

鸬鹚乡

茶亭村对村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1

6

20


6

331127FF00006

鸬鹚乡

西山村西山下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重点防范区

13

56

85

拟新增

7

331127FF00007

鸬鹚乡

山下村滑坡风险防范区

重点防范区

13

57

130

2018.7.6

8

331127FF00008

鸬鹚乡

黄桑村桑湾南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1

4

10

2018.12.25

9

331127FF00009

九龙乡

岭里村外垟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重点防范区

37

128

150

2021.3新增

10

331127FF00010

九龙乡

高沈村斜坑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重点防范区

9

33

55

拟新增

11

331127FF00011

标溪乡

标溪村标溪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重点防范区

9

43

60

拟新增

12

331127FF00012

雁溪乡

上东山自然村南东侧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3

14

50


13

331127FF00013

大漈乡

小佐村风险防范区

重点防范区

18

50

75

拟新增

14

331127FF00014

郑坑乡

吴布村龙头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次重点防范区

3

13

25


15

331127FF00015

郑坑乡

柳山村门前山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3

10

30


16

331127FF00016

梅岐乡

桂远村潘坪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重点防范区

22

76

150

2018.7.6

17

331127FF00017

澄照乡

际头村底垟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次重点防范区

6

70

45


18

331127FF00018

澄照乡

金丘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2

12

35


19

331127FF00019

澄照乡

仙山村东岸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0

0

40

2021.3新增

20

331127FF00020

澄照乡

际头村风险防范区

重点防范区

20

58

110

拟新增

21

331127FF00021

澄照乡

米岩山村下泥山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重点防范区

11

66

70

拟新增

22

331127FF00022

大均乡

泉坑村水碓洋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重点防范区

42

112

120

拟新增

23

331127FF00023

大均乡

李宝村大门坑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次重点防范区

6

19

55


24

331127FF00024

渤海镇

旦水村沈坑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次重点防范区

27

69

130


25

331127FF00025

鹤溪街道

张村村风险防范区

次重点防范区

5

16

50

拟新增

26

331127FF00026

红星街道

小金州村小粗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重点防范区

24

85

120

拟新增

27

331127FF00027

红星街道

小金州村陶州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次重点防范区

5

25

30


28

331127FF00028

沙湾镇

赤岩村2#风险防范区

重点防范区

8

33

48

2018.12.27

29

331127FF00029

沙湾镇

林坑村风险防范区

重点防范区

21

88

100

2018.12.25

30

331127FF00030

沙湾镇

坑头村新处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次重点防范区

8

32

40


31

331127FF00031

沙湾镇

赤岩村1#风险防范区

重点防范区

14

66

80

2018.7.6

32

331127FF00032

英川镇

隆川村风险防范区

重点防范区

45

155

300

2021.3新增

33

331127FF00033

英川镇

黄鲍石村黄谢圩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次重点防范区

9

32

45


34

331127FF00034

英川镇

董川村风险防范区

重点防范区

27

100

120

2021.3新增

35

331127FF00035

英川镇

茶园村风险防范区

次重点防范区

9

20

70

拟新增

36

331127FF00036

英川镇

岭根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5

18

35


37

331127FF00037

东坑镇

茗源村孙山自然村2#风险防范区

次重点防范区

6

29

60


38

331127FF00038

东坑镇

茗源村孙山自然村1#风险防范区

次重点防范区

3

17

35


39

331127FF00039

东坑镇

茗源村坑底坑风险防范区

重点防范区

9

40

40

拟新增

40

331127FF00040

东坑镇

茗源村脚圩坑风险防范区

次重点防范区

7

30

40


41

331127FF00041

东坑镇

茗源村元坑风险防范区

重点防范区

35

128

110

2021.3新增

42

331127FF00042

东坑镇

新和村平桥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0

0

0


43

331127FF00043

东坑镇

白鹤村坑底自然村2#风险防范区

次重点防范区

4

19

20


44

331127FF00044

东坑镇

北山村里堡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8

28

50


45

331127FF00045

渤海镇

安亭村黄坑下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8

14

20


46

331127FF00046

渤海镇

鲍山头村石步山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1

1

10


47

331127FF00047

渤海镇

梅坑村东畔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4

9

15


48

331127FF00048

渤海镇

旦水村山茶湾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20

52

80


49

331127FF00049

渤海镇

岭脚村风险防范区

次重点防范区

4

18

20


50

331127FF00050

红星街道

潘坑村风险防范区

重点防范区

20

54

70

拟新增

51

331127FF00051

梅岐乡

梅岐村隔坑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5

15

40


52

331127FF00052

鹤溪街道

包凤村叶山头风险防范区

重点防范区

3

9

20

拟新增

53

331127FF00053

红星街道

岚头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0

0

0


54

331127FF00054

九龙乡

鹤口村王坑底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0

0

0


55

331127FF00055

九龙乡

王湾村高岩下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1

5

10


56

331127FF00056

九龙乡

高岭村半岭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1

4

10


57

331127FF00057

渤海镇

东山村驮圩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重点防范区

46

133

100

拟新增

58

331127FF00058

渤海镇

鲍山头村八箩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4

9

35


59

331127FF00059

郑坑乡

柳山村石笋坪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1

2

10


60

331127FF00060

郑坑乡

张坑下村黄山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2

5

15


61

331127FF00061

大均乡

李宝村风险防范区

次重点防范区

3

14

20


62

331127FF00062

大均乡

伏叶村白岩下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1

6

20


63

331127FF00063

标溪乡

处基村大角坦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6

21

45


64

331127FF00064

英川镇

岭头村大坪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2

3

25


65

331127FF00065

秋炉乡

下圩村坑边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重点防范区

7

32

45

拟新增

66

331127FF00066

秋炉乡

下圩村伏岩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次重点防范区

4

17

40


67

331127FF00067

沙湾镇

水井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4

8

40


68

331127FF00068

英川镇

木耳村西坑口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1

3

10


69

331127FF00069

东坑镇

心田村后坑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次重点防范区

5

21

45


70

331127FF00070

东坑镇

白鹤村坑底自然村1#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2

8

30


71

331127FF00071

东坑镇

杨斜村半岭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1

5

15


72

331127FF00072

东坑镇

儒章村章坑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次重点防范区

1

11

15


73

331127FF00073

东坑镇

新和村北山寮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1

4

15


74

331127FF00074

梅岐乡

岳崇村底山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3

9

25


75

331127FF00075

景南乡

上标村南垟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2

7

20


76

331127FF00076

景南乡

上标村北垟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3

9

30


77

331127FF00077

渤海镇

安亭村上寮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次重点防范区

7

15

50


78

331127FF00078

雁溪乡

浮亭岗村黄桐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0

0

0


79

331127FF00079

英川镇

粗砻村风险防范区

次重点防范区

3

11

25


80

331127FF00080

家地乡

家地村谢坑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4

12

15


81

331127FF00081

英川镇

英川村风险防范区

次重点防范区

5

20

60

拟新增

82

331127FF00082

毛垟乡

沙垟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0

0

0


83

331127FF00083

雁溪乡

石梯村半溪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次重点防范区

4

31

20


84

331127FF00084

九龙乡

徐垟村国山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次重点防范区

10

38

60

拟新增

85

331127FF00085

澄照乡

三石村风险防范区

重点防范区

14

68

180

拟新增

86

331127FF00086

大地乡

仙湖村蔡放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1

2

10


87

331127FF00087

标溪乡

溪港村若要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重点防范区

8

31

80

2021.3新增

88

331127FF00088

大均乡

伏叶村白岩下自然村钟晓青户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1

3

20


89

331127FF00089

红星街道

岭脚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2

4

40


90

331127FF00090

沙湾镇

张庄村岱头垟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重点防范区

10

41

80

拟新增

91

331127FF00091

雁溪乡

大坵塆村柘塆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重点防范区

7

31

60

拟新增

92

331127FF00092

郑坑乡

吴布村布岱后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次重点防范区

3

16

40


93

331127FF00093

鸬鹚乡

西林村林湖村风险防范区

次重点防范区

4

17

35


94

331127FF00094

红星街道

雷宝后村南东侧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0

0

60

2021.3新增

95

331127FF00095

大均乡

泉坑村水碓洋自然村北侧风险防范区

重点防范区

12

45

150

拟新增

96

331127FF00096

大均乡

新庄村砻下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重点防范区

21

43

80

拟新增

97

331127FF00097

景南乡

缪程村何山头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重点防范区

24

104

80

2021.3新增

98

331127FF00098

梧桐乡

梧桐坑村山降头风险防范区

次重点防范区

5

20

35


99

331127FF00099

英川镇

温堆村周占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重点防范区

25

69

50

拟新增

100

331127FF00100

鹤溪街道

张村村北东侧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1

5

20


101

331127FF00101

鹤溪街道

浮丘村北西侧风险防范区

重点防范区

18

44

90

拟新增

102

331127FF0102

标溪乡

标溪村风险防范区

次重点防范区

5

18

54

拟新增

103

331127FF0103

标溪乡

预章村垄头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次重点防范区

12

28

84

拟新增

104

331127FF0104

渤海镇

安亭村外梅源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2

5

15


105

331127FF0105

渤海镇

旦水村张坑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2

6

18


106

331127FF0106

渤海镇

大都村瓦窑岗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3

5

15


107

331127FF0107

澄照乡

米岩山村朱路下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3

8

24


108

331127FF0108

澄照乡

东岱村行者寮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重点防范区

34

131

393

拟新增

109

331127FF0109

大均乡

垟坑村黄寮坑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2

7

21


110

331127FF0110

大均乡

新庄村新亭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4

10

30


111

331127FF0111

大均乡

新庄村梅花圩自然村1#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3

10

30


112

331127FF0112

大均乡

新庄村梅花圩自然村2#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3

8

24


113

331127FF0113

大均乡

泉坑村半岭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1

2

6


114

331127FF0114

东坑镇

汤北村上北溪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1

10

30


115

331127FF0115

东坑镇

桃源村1#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2

8

24


116

331127FF0116

东坑镇

桃源村2#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2

8

24


117

331127FF0117

东坑镇

桃源村3#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2

6

18


118

331127FF0118

东坑镇

白鹤村1#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1

5

15


119

331127FF0119

东坑镇

白鹤村2#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6

11

33


120

331127FF0120

鹤溪街道

周湖村驼垟岗自然村等3户房后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2

6

18


121

331127FF0121

鹤溪街道

赤木山惠明寺自然村小坟山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3

8

24


122

331127FF0122

鹤溪街道

严村村1#风险防范区

次重点防范区

6

12

36

拟新增

123

331127FF0123

鹤溪街道

严村村2#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3

8

24


124

331127FF0124

红星街道

坑山后村坳丘降自然村蓝秀平屋后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2

8

24


125

331127FF0125

红星街道

坑山后村坳丘降自然村李应龙屋后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3

7

21


126

331127FF0126

红星街道

大吴山村吾四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重点防范区

13

43

135

拟新增

127

331127FF0127

红星街道

外社社区山后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2

7

24


128

331127FF0128

家地乡

家地村谢坑自然村1#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3

18

54


129

331127FF0129

景南乡

程田村风险防范区

次重点防范区

6

23

69

拟新增

130

331127FF0130

景南乡

东塘村石立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1

4

12


131

331127FF0131

景南乡

上标村南垟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1

6

18


132

331127FF0132

景南乡

上标村西垟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2

9

27


133

331127FF0133

九龙乡

徐垟村1#风险防范区

次重点防范区

5

16

48

拟新增

134

331127FF0135

鸬鹚乡

金岱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2

4

12


135

331127FF0136

鸬鹚乡

印章村1#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3

12

36


136

331127FF0137

鸬鹚乡

印章村2#风险防范区

重点防范区

10

42

126

拟新增

137

331127FF0138

鸬鹚乡

印章村3#风险防范区

重点防范区

18

73

219

拟新增

138

331127FF0139

鸬鹚乡

印章村4#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1

5

15


139

331127FF0140

鸬鹚乡

印章村5#风险防范区

次重点防范区

4

19

57

拟新增

140

331127FF0141

鸬鹚乡

徐茶村徐崇自然村1#风险防范区

次重点防范区

3

15

45

拟新增

141

331127FF0142

鸬鹚乡

徐茶村徐崇自然村2#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3

7

21


142

331127FF0143

鸬鹚乡

徐茶村山外湾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次重点防范区

4

15

45


143

331127FF0144

鸬鹚乡

驮戥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2

8

24


144

331127FF0145

鸬鹚乡

南坑下村底寮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13

41

123


145

331127FF0147

毛垟乡

南排村1#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1

3

9


146

331127FF0148

梅岐乡

竹山村1#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5

9

27


147

331127FF0149

梅岐乡

竹山村2#风险防范区

次重点防范区

12

18

54


148

331127FF0150

秋炉乡

半山村半白派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3

9

27


149

331127FF0151

秋炉乡

下圩村伏岩自然村伏岩口风险防范区

重点防范区

30

86

258

拟新增

150

331127FF0152

沙湾镇

沙湾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0

0

10


151

331127FF0153

沙湾镇

何处村李处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3

7

21


152

331127FF0154

沙湾镇

叶桥村1#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1

2

6


153

331127FF0155

沙湾镇

沙湾村柳风洪户房后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4

5

15


154

331127FF0156

沙湾镇

叶桥村2#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3

7

21


155

331127FF0157

梧桐乡

秋兰村上坑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次重点防范区

8

25

75

拟新增

156

331127FF0158

梧桐乡

林进村林山下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次重点防范区

6

25

75

拟新增

157

331127FF0159

梧桐乡

高演村1#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3

11

33


158

331127FF0160

梧桐乡

高演村2#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1

3

9


159

331127FF0161

梧桐乡

角耳塆村内湖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2

5

15


160

331127FF0162

梧桐乡

角耳塆村1#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5

12

36


161

331127FF0163

梧桐乡

角耳塆村反项焦自然村1#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3

7

21


162

331127FF0164

梧桐乡

角耳塆村反项焦自然村2#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3

11

33


163

331127FF0165

雁溪乡

石梯村石梯自然村1#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1

3

9


164

331127FF0166

雁溪乡

石梯村石梯自然村2#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2

7

21


165

331127FF0167

雁溪乡

石梯村塔垟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次重点防范区

5

26

78


166

331127FF0168

雁溪乡

梅坞村1#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2

6

18


167

331127FF0169

雁溪乡

梅坞村2#风险防范区

次重点防范区

4

19

57


168

331127FF0170

雁溪乡

大邱塆村大丘田自然村1#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3

10

30


169

331127FF0171

雁溪乡

大邱塆村大丘田自然村2#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1

5

15


170

331127FF0172

雁溪乡

大邱塆村高宅自然村风险防范区

次重点防范区

7

19

57


171

331127FF0173

英川镇

石漴村1#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1

2

6


172

331127FF0174

英川镇

石漴村2#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7

13

39


173

331127FF0175

英川镇

外处岙村1#风险防范区

次重点防范区

4

15

45


174

331127FF0176

英川镇

外处岙村2#风险防范区

次重点防范区

4

18

54


175

331127FF0177

英川镇

底垟村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2

4

12


176

331127FF0178

英川镇

黄垟口村风险防范区

次重点防范区

5

14

42

拟新增

177

331127FF0179

英川镇

岭头村风险防范区

次重点防范区

9

16

48


178

331127FF0180

郑坑乡

郑坑村毛窠自然村雷炳才户房后风险防范区

次重点防范区

8

23

69


179

331127FF0181

郑坑乡

张坑下村黄山自然村雷日进户房后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1

9

27


180

331127FF0182

郑坑乡

郑坑村砻头自然村季存平户房后风险防范区

一般防范区

2

11

33



附表2  

景宁畲族自治县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说明表

易发区级

别及编号

易发区名称

面积

km2

地质灾害

隐患(处)

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

地质环境条件概述

主要防治

监管要求

数量

影响人数

影响财产

(处)

(户/人)

(万元)

高易发区

A1

鸬鹚山下-岙根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29.51

0

15

70/287

804

地貌类型为低山和山麓沟谷,植被发育,地势起伏大,坡度陡,沟谷切割强烈,北西向断裂构造发育,出露基岩主要为白垩系西山头组火山碎屑岩,岩石破碎,松散覆盖层厚度较大,人类工程活动主要为切坡建房、修路和耕种。

1、汛期和降雨时段安排专人加强对各个村庄周边山体斜坡和房前屋后边坡巡排查及村民摸排工作。2、交通、水利、村庄规划等重要工程项目应尽量避开,确实无法避开的,应严格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加强项目全过程、全周期地质灾害监管。3、加强地质环境保护,规范工程建设活动,避免大开挖和高填方施工;弃渣严禁随意倾倒,以防形成次生灾害。4、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进文化礼堂活动,普及基层群众识灾防灾知识,编制防灾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提高临灾避险能力。5、加大重点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避让搬迁力度。

中易发区

B1

英川茶园-毛师坑地质灾害中易发区

52.29

0

9

65/214

419

地貌类型为中低山和山麓沟谷,植被发育,地势起伏大,坡度陡,沟谷切割强烈,断裂构造发育一般,出露基岩主要为白垩系九里坪组火山碎屑岩及侵入岩,岩石较破碎,松散覆盖层厚度较大,人类工程活动主要为切坡建房、修路和耕种及少量山地开发。

1、汛期和降雨时段安排专人加强对各村庄周边25°以上自然斜坡和房前屋后边坡巡排查工作。2、交通、水利、村镇规划区、开发区、学校等重大工程项目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避开可能的重大安全风险,后期加强项目全过程地质灾害监管。3、加强地质环境保护,规范工程建设活动,弃渣严禁随意倾倒。4、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进文化礼堂活动,普及基层群众识灾防灾知识,组织应急演练,提高临灾避险能力。5、加强重点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综合治理工作。

 

B2

沙湾小地-大地半垟地质灾害中易发区

15.76

0

3

24/102

143

地貌类型为中低山,植被发育,地势起伏大,坡度陡,沟谷切割强烈,有北东向区域性断裂通过并伴有北西向次生断裂,断裂构造发育一般,出露基岩主要为白垩系西山头组火山碎屑岩,岩石较破碎,松散覆盖层厚度较大,人类工程活动主要为切坡建房、修路和耕种。

B3

沙湾严坑-标溪预章地质灾害中易发区

15.32

0

4

32/110

243

地貌类型为中低山和山麓沟谷,植被发育,地势起伏大,坡度陡,沟谷切割强烈,有北西向断裂,断裂构造发育一般,出露基岩主要为白垩系西山头组火山碎屑岩,岩石完整性较好,松散覆盖层厚度不大,人类工程活动主要为切坡建房、修路和耕种。

中易发区

B4

雁溪柘湾-景南程田地质灾害中易发区

48.75

0

17

58/230

586

地貌类型为中低山,植被发育,地势起伏大,坡度陡,沟谷切割强烈,有零星北西向次生断裂通过,出露基岩主要为白垩系西山头组火山碎屑岩和流纹岩,流纹岩完整性较好,火山碎屑岩较破碎,松散覆盖层厚度变化较大,人类工程活动主要为切坡建房、修路、水库和耕种。

1、汛期和降雨时段安排专人加强对各村庄周边25°以上自然斜坡和房前屋后边坡巡排查工作。2、交通、水利、村镇规划区、开发区、学校等重大工程项目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避开可能的重大安全风险,后期加强项目全过程地质灾害监管。3、加强地质环境保护,规范工程建设活动,弃渣严禁随意倾倒。4、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进文化礼堂活动,普及基层群众识灾防灾知识,组织应急演练,提高临灾避险能力。5、加强重点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综合治理工作。

1、汛期和降雨时段安排专人加强对各村庄周边25°以上自然斜坡和房前屋后边坡巡排查工作。2、交通、水利、村镇规划区、开发区、学校等重大工程项目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后期加强项目全过程地质灾害监管。3、加强地质环境保护,规范工程建设活动。4、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进文化礼堂活动,普及基层群众识灾防灾知识,组织应急演练,提高临灾避险能力。5、加强重点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综合治理工作。

B5

东坑何村-杨斜地质灾害中易发区

40.05

0

7

17/77

175

地貌类型为低山和山间谷地,植被发育,地势起伏较大,坡度较陡,沟谷切割较强烈,断裂构造发育一般,出露基岩有白垩系西山头组、九里坪组、高坞组火山碎屑岩和侵入岩,岩性较复杂,松散覆盖层厚度大,人类工程活动有集镇、高速及国省道、防洪堤、农村切坡建房。

B6

澄照-东坑-鹤溪地质灾害中易发区

118.13

0

14

179/542

837

地貌类型为中低山和剥蚀丘陵,植被发育,地势起伏较大,坡度较陡,断裂构造发育,出露基岩有白垩系大爽组、高坞组、西山头组和侏罗系中统毛弄组火山碎屑岩,中元古界龙泉群变质岩及侵入钾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等,岩性岩相复杂,松散覆盖层厚度大,人类工程活动有城镇、工业园区、高速及国省道、农村切坡建房。

B7

红星杨山-潘坑地质灾害中易发区

20.05

0

1

16/54

70

地貌类型为中低山,植被发育,地势起伏较大,坡度较陡,沟谷切割较强烈,北东向断裂构造较发育,出露基岩有白垩系红层和高坞组火山碎屑岩,岩性较复杂,松散覆盖层厚度大,人类工程活动主要为切坡建房、修路和耕种。

中易发区

B8

渤海沈坑-郑坑羊角岗地质灾害中易发区

57.27

0

16

211/638

1103

地貌类型为中低山与山麓沟谷,植被发育,地势起伏较大,坡度较陡,沟谷切割较强烈,断裂构造发育,主要为北西向,其次为北东向,出露基岩有早元古界八都群变质岩、白垩系大爽组、高坞组、西山头组火山碎屑岩及流纹岩,岩性较复杂,松散覆盖层厚度较大,人类工程活动主要为滩坑水库、县道、村镇建设和农村切坡建房、耕种。

B9

九龙外垟-翁坑地质灾害中易发区

7.59

0

1

37/128

150

地貌类型为低山与山间谷地,植被发育,地势起伏较大,坡度较陡,沟谷切割较强烈,断裂构造发育一般,出露基岩有早元古界八都群变质岩、白垩系高坞组火山碎屑岩及侵入岩,岩性较复杂,松散覆盖层厚度大,人类工程活动主要为农村切坡建房、修路和耕种。

合计

375.21

0

72

639/2095

3726

/

/

低易发区

C1

秋炉-九龙地质灾害低易发区

1541.86

0

93

662/2167

4613

地貌类型为中低山和剥蚀丘陵,地势起伏大,坡度陡,断裂构造发育,主要为北西向,其次为北东向,出露基岩有龙泉群变质岩、八都群变质岩、白垩系大爽组、高坞组、西山头组、九里坪组和侏罗系中统毛弄组火山碎屑岩,流纹岩及侵入钾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等,岩性岩相复杂,松散覆盖层厚度变化大,人类工程活动主要有城镇、美丽乡村、旅游、高速及国省道、水利工程、农村切坡建房。

1、汛期加强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巡排查工作,根据风险动态变化情况实施综合治理措施。2、新建工程和山区农村建房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监督责任主体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措施。3、规范工程建设活动,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不易发区

D1

景宁中心城区地质灾害不易发区

0.94

0

0

0

0

地势平坦,出露岩性为第四系冲洪积卵砾石土。

1、建议做好重要新建项目地质灾害相关咨询工作。

D2

大漈地质灾害不易发区

2.48

0

0

0

0

地势较平坦开阔,出露岩性为第四系洪坡积土。

合计

3.42

0

0

0

0

/

/


附表3

   景宁畲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说明表

序号

编号

防治区名称

面积

(km2)

重点防护对象

防治工作措施和要求

责任单位

1

Ⅰ1

红星—鹤溪—澄照—东坑重点防治区

228.09

澄照工业区、包凤安置区、S228省道改建工程、景文高速公路、山哈宫项目、“天空之城”,城镇、交通、水利等重要建设工程

1、完成红星、鹤溪、澄照、东坑、大均5个乡镇(街道)1:2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 2、做好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巡查、监测,动态更新地质灾害风险“一张图”,重点风险防范区逐步实施避让搬迁或工程治理,突发性地质灾害点实行“即查即治”; 3、对人口集中区、公路沿线、工业园区和其它重要工程项目开展地质灾害巡排查;  4、新建工程合理规划,规范施工,尽量减少对地质环境的破坏,并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明确防治措施落实职责。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建局、交通局、工业园区管委会、县敕木山风情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红星街道、鹤溪街道、澄照乡、东坑镇、大均乡

2

Ⅱ1

英川茶园—鸬鹚山下次重点防治区

66.78

集镇、学校

1、完成英川、鸬鹚、渤海等3个乡镇(街道)1:2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 2、做好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巡查、监测,动态更新地质灾害风险“一张图”,重点风险防范区逐步实施避让搬迁或工程治理,突发性地质灾害点实行“即查即治”; 3、对人集镇、学校等人口集聚区重点开展地质灾害巡排查; 4、新建工程合理规划,规范施工,尽量减少对地质环境的破坏,并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明确防治措施落实职责。

英川镇

鸬鹚乡

3

Ⅱ2

沙湾小地—大地半垟次重点防治区

12.38

集镇、学校

沙湾镇

大地乡

4

Ⅱ3

沙湾—标溪

次重点防治区

10.93

集镇、学校

沙湾镇

标溪乡

5

Ⅱ4

景南上标—忠溪

次重点防治区

27.42

集镇、学校

景南乡

6

Ⅱ5

渤海—郑坑

次重点防治区

19.83

集镇、学校

渤海镇

郑坑乡

7

Ⅱ6

九龙新长汀—岭里

次重点防治区

13.18

集镇、学校

九龙乡


附表4

景宁畲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重点防治乡镇(街道)和重点防治村一览表

序号

乡镇

(街道)

面积

(km2

重点

防治村

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km2

地质灾害隐患

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

合计

数量(处)

威胁人数(户/人)

威胁财产

(万元)

数量(处)

影响人数(户/人)

影响财产

(万元)

1

英川镇

133.17

英川村

0

2.69

0.01

2.70

0

0

0

2

10/38

60

2

隆川村

0

0.12

6.52

6.64

0

0

0

1

9/29

300

3

董川村

0

2.80

0.12

2.92

0

0

0

1

27/100

120

4

鸬鹚乡

57.18

印章村

3.28

0

0

3.28

0

0

0

5

36/151

517

5

山下村

0

2.74

1.65

4.39

0

0

0

1

13/57

130

6

大均乡

88.33

新庄村

0

0

10.81

10.81

0

0

0

4

31/71

164

7

红星街道

193.53

王金垟村

0

0

6.40

6.40

0

0

0

1

0/0

0

8

小金洲村

0

2.74

23.75

26.48

0

0

0

2

29/73

150

9

鹤溪街道

96.10

包凤村

0

0

3.71

3.71

0

0

0

1

3/9

20

10

张村村

0

0.39

2.36

2.75

0

0

0

0

0

0

11

东弄村

0

3.07

0

3.07

0

0

0

0

0

0

12

澄照乡

83.69

三石村

0

1.69

5.38

7.07

0

0

0

0

0

0

13

际头村

0

2.94

0.01

2.95

0

0

0

2

26/128

155

14

东坑镇

188.92

茗源村

0

9.08

3.65

12.72

0

0

0

5

60/244

285

15

杨斜村

0

5.87

3.00

8.87

0

0

0

1

1/5

15

16

渤海镇

107.63

梅坑村

0

12.52

2.56

15.08

0

0

0

2

115/345

515

17

鲍山头村

0

4.83

0.25

5.07

0

0

0

2

5/10

45

附表5

景宁畲族自治县“十四五”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工程(项目)一览表

序号

工程名称

项目名称

主要工作内容与工作量

实施时间

投入经费

(万元)

1

地质灾害调查监测体系建设工程

 

地质灾害风险普查

2021年完成景宁县1:5万地质灾害风险普查,面积1950平方公里。

2020-2021

45.5

2

地质灾害风险调查

2021年完成鹤溪街道、澄照乡1:2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到2025年底前,完成红星街道、大均乡、鸬鹚乡、英川镇、东坑镇、渤海镇1:2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总面积约960平方公里。

2020-2025

900

3

地质灾害排查巡查

对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及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集镇、学校、医院、村庄、景点等人口聚集区和重要基础设施等重点防治区,每年开展地质灾害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及时更新地质灾害“风险一张图”。

2021-2025

100

4

专业监测点建设

累计建成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点47处(新增37处),覆盖重点风险防范区。

2021-2025

470

5

雨量监测站建设

新增山区雨量自动化监测站27处,优先布设于英川、鸬鹚、景南、渤海、郑坑等偏远乡镇,具体位置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水利局、气象局统筹安排。

2021-2025

400

6

地下水监测井

新增地下水动态监测井2眼,用于监测地下水水位、水温、水质变化情况。

2021-2025

40

7

地质灾害预警应急体系建设工程

预警能力建设

加强地质灾害风险降雨阈值研究,每年动态调整一次,提升地质灾害风险预警精准度;充分运用省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平台,运用信息技术,向承灾体人员和处于风险防范区附近的人员及时发布预警预报信息。

2021-2025

50

8

应急能力建设

每年对全县基层管理人员和群测群防员专业技能培训至少一次,每年开展覆盖重点、次重点风险防范区的地质灾害应急演练;依托省地质灾害“风险码”数据管理平台和“地灾智防APP”,实时掌握人员和风险隐患动态变化,实现受威胁人员精准转移;建立一支多部门组成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提高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2021-2025

200

9

地质灾害

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工程

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防范区综合治理

优先安排红星-鹤溪-澄照-东坑重点防范区(Ⅰ)和鸬鹚山下-岙根地质灾害高易发区(A)中的6处重点、次重点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实施综合治理;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即查即治”。

2021-2025

2200

10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管护

完成景宁县渤海镇梅坑村滑坡治理工程竣工验收;对“十三五”期间完成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进行检查,确保工程长期有效发挥作用。

2021-2025

50

11

地质灾害数字管理体系建设工程

“地灾智防APP”应用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要及时掌握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责任人和群测群防员变化情况,及时更新“风险一张图”;到2025年底前,“地灾智防APP”使用人数达到1000人以上。

2021-2025

10

12

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文化建设

地质灾害防治人才队伍建设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积极争取地质灾害防治岗位编制,引进1-2名专业人才,充实地质灾害防治管理队伍。

2021-2025

/

13

科普教育基地建设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东坑镇人民政府共同建设一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地基。

2021-2025

200

14

地质灾害标识系统建设

制定景宁县地质灾害标识系统标准化建设,统一全县地质灾害标识系统制作、安装。

2021-2025

20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