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25290026662607/2015-6435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15-08-05
发布单位: 统计局 有效性:

景宁畲族自治县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08-03 08:55 信息来源:县统计局 浏览次数:
分享到:

2014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全县上下认真贯彻上级和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推进美丽城乡建设、打造生态旅游名城的工作思路和工作举措,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美丽幸福新畲乡。紧紧抓住“工作落实年”主基调,深入实施“三县并举”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四个新区”建设,全力打造“中国畲乡、小县名城”等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全年经济运行平稳健康,经济结构、效益持续向好,民生不断改善。

一、综    合

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初步核算,201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2.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5亿元,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13.4亿元,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22.1亿元,增长6.5%。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长11.1%,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增长3.7%,房地产业增长1.4%。全县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为24222元,增长5.5%。

劳动就业基本稳定。年末全县从业人员6.10万人,其中,第一产业3.37万人,第二产业0.91万人,第三产业1.82万人。年末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员为49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

全年财政总收入97481万元,同比增长2.4%,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47961万元,增长0.3%。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增值税收入6270万元,下降13.9%;营业税收入10649万元,增长8.5%;企业所得税收入3357万元,增长20.9%;个人所得税收入10675万元,增长24.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6842万元,增长8.9%。

二、农     业

种植业稳定增长。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21062亩;粮食总产量43386吨(含马铃薯),其中:谷物播种面积71656亩,产量33456吨。全年食用菌产量为3954吨,增加356吨。全年蔬菜播种面积79361亩,增加2839亩,总产量97085吨,增加2858吨。水果总产量11389吨,增加814吨,其中柑桔产量3362吨,增加317吨。茶叶生产规模扩大,并继续向名、优、高方向发展,总产量为2389吨,增加141吨。油料总产量552吨,增加51吨。药材种植面积13268亩。

林业生产总体稳定。全年完成造林面积676公顷,完成幼林抚育(按每次计算)1600公顷,成林抚育7000公顷;封山育林面积86135公顷。木材采伐量57198立方米;毛竹采伐量106万根;板栗产量1747吨。

畜牧业生产不理想。年末生猪存栏3.41万头,减少0.51万头,年内出栏4.8万头,减少0.14万头;山羊存栏1.4万只,减少0.04万只,出栏1.58万只,增加0.07万只;家禽存栏20.53万只,减少7.2万只,出栏33.87万只,减少15.2万只;兔出栏6.6万只,减少0.88万只;牛存栏5078头,减少194头。全年肉类总产量5872吨,减少570吨,其中:猪肉4497吨,减少228吨。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农业化肥施用量(折纯)4812吨。农村用电量2554万千瓦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4179万元,增长0.7%。其中,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38576万元,下降6.5%;规模以下工业完成增加值45603元,增长7.8%。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340万元,新产品产值1326万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2906万元。全年发电量104445万千瓦小时。

工业经济效益基本稳定。据3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全年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6.0亿元,现价产品销售率为94.3%,实现利税总额20137万元,其中实现利润总额15311万元;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2478人。

建筑业生产经营稳定,经济效益继续提高。2014年,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9994万元,增长17.5%。2014年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13家,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3.9万平方米,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4161人,实现利润总额6285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4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7亿元,同比增长17.9%,从投资结构上看:基础设施投资较快,完成投资额为22.9亿元,同比增长58.4%;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较快,完成投资额为7.3亿元,同比增长59.1%;工业投资下降,完成投资额为5.9亿元,同比下降15.9%;民间投资依然唱主角,完成投资额为18.8亿元,同比增长23.2%,民间投资占了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总量的47.4%。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8300万元,比上年下降29.1。第二产业投资59487万元,下降16.3。第三产业投资329317万元,增长29.7%。

五、交通、邮电业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增加值8895万元,比上年增长6.8%。

交通运输状况进一步改善。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12942万吨公里,其中,公路货物周转量12885万吨公里。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成旅客周转量9164万人公里,其中,公路运输完成旅客周转量9117万人公里。县内公路总里程(等级公路)1896公里(包括高速),其中高速12公里,省道72公里,县道366公里,乡道195公里,村道1251公里。

邮政和电信业稳定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收入2838万元(包含快递业务收入1572万元),电信业务收入7945万元,下降3.0%。年末全县有固定电话用户16731户,比上年末减少2944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1515户;农村电话用户4390户。住宅电话年末用户数9666户。年末全县移动电话用户154992户。移动电话的电话普及率89.4户/百人,固定电话普及率9.6线/百人。254个行政村全部通了电话。固定互联网宽带用户数23258户,移动互联网用户数65050户。

旅游业蓬勃发展。2014年实现旅游总收入达23.7亿元,增长30.0%。旅游总人数556.5万人次,增长28.5%。

六、内外贸易

消费品市场销售稳定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3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分地区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7.6亿元,增长13.1%;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4.7亿元,增长10.1%。分行业看,批发贸易业零售额2.5亿元,增长13.4%;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7.3亿元,增长11.9%,其中,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为1.1亿元,下降16.9%;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5亿元,增长15.4%。年末有超亿元商品交易市场2个。

全年外贸进出口755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0.8%。其中:自营出口7257万美元,增长124.0%。

七、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运行形势良好,信贷业务增加较快。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768773万元,比年初增加121564万元,增长18.8%。其中,单位存款余额452656万元,增长19.3%;个人存款余额313387万元,比年增加45847万元,增长17.1%。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68818万元,比年初增加92951万元,增长19.5%,其中,短期贷款316905万元,比年初增加51521万元,比年初增长19.1%;中长期贷款余额251655万元,比年初增加41536万元,增长19.8%。 

保险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10588万元,比上年增长27.0%,其中:财产险5651万元,人身险4937万元。保险业赔款、给付3162万元,增长2.9%,其中:财产险2644万元,人身险518万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2014年,实施部省级科技项目共34项,验收省级项目23项,县级科技项目32项。“景宁县古树名木动态变化及主要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研究”获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滩坑库区生态农业关键技术建成与示范”、“惠明白茶系列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两个项目获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申报科技富民强县专项1项,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项、省公益性项目2项,申报省科技特派员专项22项,市特派员专项3项。完成专利申请受理量69项,专利申请授权量70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

教育事业稳定发展,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全县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566人。职业高中在校学生1286人。普通初中5所,在校学生3904人,初中入学率为100 %,巩固率为100 %,初中毕业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为98%。小学19所,在校学生9118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巩固率为100 %。有幼儿园32所,在园幼儿3589人。教职工1822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各项事业稳定发展。2014年末有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19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103千册。年末有线电视台1座,数字电视用户数为3.45万户,电视人口覆盖率为100%,广播人口覆盖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58.5%,订销报刊杂志累计份数2534千份。

城乡卫生事业稳定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继续改善。2014年末有综合医院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社区卫生站1个,乡镇卫生院23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72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497张,卫生技术人员695人,其中,医生数(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269人,注册护士209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人数136263人。卫生机构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卫生状况明显改善。

体育事业稳定发展,积极开展各种体育健身活动。2014年,积极开展了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等多种比赛活动。举办2014中国畲乡三月三传统体育一条街活动,参加人数三千余人。 参加浙江省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得四金十银十三铜;参加丽水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获得团体第四名;参加第三届丽水市青少年排球赛,获得男子团体第四名,女子团体第五名。积极开展各项体育活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十、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2014年,县城烟控区面积2.48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2.48平方公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100%,城区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330天,城镇主流污水集中处理率8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全年降水量2012毫米,日照时数1540小时。城市环境卫生状况进一步改善。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取得成效。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12公顷。县级以上自然保护区2个,面积4131公顷。全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1起,造成6人死亡,2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7万元;发生交通事故9起,造成5人死亡,2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7万元。

十一、人口与人民生活

2014年,全县出生人口2479人,出生率为14.3‰;死亡人口为1396人,死亡率为8.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2‰。年末全县户籍人口为173331人,比上年末净减人口83人。在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19506人,比上年末增加155人。总户数60771户,平均每户家庭人口为2.85人。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定提高。随着经济的稳定发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减轻农民负担等政策措施发挥了积极作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稳定提高。全县城镇集体(含规上私营企业)以上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0.8亿元,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57504元。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全县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02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1%。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52元,比上年增长8.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32元,比上年增长11.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9%。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652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656元。

社会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2014年末有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1344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9788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0685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9879人。农村社会保险得到发展,2014年底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136263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9740人。

社会福利事业稳定发展。2014年末有社会福利院数8个,社会福利院床位数783张,社区服务设施数16个。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推进,现有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数85555人,其中城镇居民575人。


注:生产总值及各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