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24597209498X/2021-6740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1-05-12
发布单位: 县发改委 有效性:

景宁畲族自治县“十四五”规划纲要政策解读

2021-12-16 20:11 信息来源: 景宁县 浏览次数:
分享到:

3月19日,景宁畲族自治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决议,批准《景宁畲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这是景宁进入新发展阶段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全县人民的共同愿景和行动纲领。

一、“十三五”规划胜利完成,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如期完成。

“十三五”期间,全县上下发扬“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创新实干大赶考精神,按照“诗画畲乡·和美景宁”战略定位,打开“两山”新通道、富民兴县再赶超,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国120个民族自治县(旗)前列,到2020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如期完成。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7.4%,高于省市平均水平。常住人口人均生产总值达6.7万元,位于全市中等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93。产业发展破题起势。“景宁600”区域公共品牌全面打响,累计销售额达21.4亿元,丽景民族创业园和澄照创业园协同发力,县域“北电工电器(气)、南幼教木玩”的制造业格局基本形成。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1:22.6:68.3。城乡格局不断优化。“一新一老一副一环”核心圈基本形成,县城空间框架进一步拉开。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创成美丽乡村先进县,连续两年获评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县,创成省级美丽经济交通走廊达标县。社会事业全面提升。连续四届荣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创成“浙江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新民族医院建成投用,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为1.41%,夺取全省首批一星平安金鼎。民族团结成效显著。全国民族自治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验交流现场会在景召开,荣获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生态文明建设全国领先。省级大花园典型示范县建设扎实开展。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省级森林城市。改革创新卓有成效。全国民族地区城乡融合改革试点成功争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创新突破,大均乡成为全国首个发布GEP核算报告的乡镇。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飞地经济模式初步构建,打造山海协作升级版。

二、“十四五”规划纲要是一部系统全面,准确反映时代发展要求和人民共同愿景的纲领性规划。

《纲要》遵循“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的总体要求,提出的“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主要任务、重大举措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准确把握了景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体现了全县人民的共同意愿,反映了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未来五年及更长时期景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纲要》包括正文和专栏。正文分三个部分,共12章。第一部分是总论,即第一章,主要是分析“十四五”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展望2035年的远景目标,明确“十四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第二部分是分论,标题包括第二章到第十一章,主要是提出“十四五”期间重点实施的十大重点任务;第三部分是结尾,即第十二章,主要是阐明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

    (一)发展趋势

《纲要》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县要认清新形势,把握重大战略、抢抓政策支持新机遇,谋求新发展。从全球层面来看,“万物互联”的数字化时代来临;从全国层面来看,“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成为主流;从区域来看,长三角一体化深入推进,省委提出要推动山区跨越式发展,加快把山区经济打造成为新增长极,丽水提出要建成诗画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和生态经济示范区,给景宁带来新机遇。

(二)“十四五”纲要总体布局

1.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景宁重要指示精神,紧扣“诗画畲乡·和美景宁”县域定位,紧跟时代步伐,厉行“丽水之干”,志不求易、事不避难,争做绿色富民先锋、改革开放新锐、生态文明示范、城乡融合样板、团结进步模范、整体智治标杆,打造大花园最美风情特色园,成为高质量绿色发展先行地,建设山区共同富裕新家园,在全省26个加快发展县中争先进位,在全国120个民族自治县(旗)现代化建设中先行示范,在全省建设“重要窗口”进程中发挥民族自治县独特作用。

2.发展目标

(1)2035年远景目标

展望2035年,在“十四五”基础上持续发力,努力把景宁建成诗画浙江大花园中“县城最有味、乡村最多彩、民风最忠勇、干部最争先、山区县最开放、自治县最前列”的最美风情特色园,在浙江建设“重要窗口”进程中发挥民族自治县独特作用,与全省同步基本实现以人为核心的高水平现代化。

(2)“十四五”目标

八方面40项指标,涵盖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包括:GDP年均增速保持8%左右,GDP总量达110亿元,人均GDP10万元,实现GDP和GEP规模总量协同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保持10%左右,县城集聚常住人口8万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0%,城乡居民收入比缩至1.9,为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模范生。

到2025年,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走在全国民族自治县(旗)前列,争做绿色富民先锋、改革开放新锐、生态文明示范、城乡融合样板、团结进步模范、整体智治标杆。

重点实现5方面目标:高质量绿色发展实现新跨越;新时代改革开放形成新高地;畲乡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新提升;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开拓新局面;县域现代治理取得新突破。

三、聚力抓好规划实施,一张蓝图绘到底

《纲要》提出了“十四五”发展路径。今后五年必须做好上下联动,全面解放思想,着眼“换道超车”,推动改革突围,树立极致思维,以“六个化”为关键发力点。立足生态化、补课工业化、赶趟城镇化、加快市场化、全面数字化、增强系统化。

立足生态化(第4章和第8章)就是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高标准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大力培育发展生态产业,深入实践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力推进“生态+”,打造最美风情特色园。

补课工业化(第2章和第4章)就是要:坚持把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一平台两园区”为重点,以幼教木玩和电工电器(气)两大产业为主导,推进生态产业集聚升级和加快山区创新赋能。

赶趟城镇化(第5章、第6章和第9章)就是要:坚定不移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优化县域空间布局,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0%。

加快市场化(第7章和第3章)就是要:全面深化改革、畅通经济循环格局、拓展有效投资、加快开发合作,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合力发展格局。

全面数字化(第2章和第11章)就是要:以数字化牵动改革、推进智治、引领创新,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拓展新基建应用场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数字化赋能。

增强系统化(第6章和第10章)就是要:系统化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系统化构建在外景宁人“三小经济”商业网、平台经济和总部经济立体驱动网。

《纲要》明确指出“十四五”期间重点实施的十大重点任务。

(一)营造县域创新环境,强化山区数字赋能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县域创新环境,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全力营造创新良好生态、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积极培育数字经济,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创新“飞地经济”模式。深化“五县联盟”格局,加快产业飞地、科创飞地、人才飞地等飞地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丽景民族创业园、“消薄飞地”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数字产业化。发挥景宁水电资源比较充足优势,谋划布局千峡湖国家东部(长三角)数据中心,培育大数据加工、大数据可视化等产业。

(二)畅通经济循环,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

立足新发展格局,加快释放消费潜力,积极拓展有效投资空间,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念好新时代“山海经”,在丽水打造双循环重要节点中发挥景宁作用。全面促进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顺应消费升级趋势,以畲乡古城和东方广场为核心,培育一批业态融合、特色鲜明、具有区域辐射力的消费地标,大力培育新型消费,提升传统消费。拓展有效投资。对标国家“两新一重”等重大投资方向,推进“百项千亿”重大项目计划,完成景文高速、322国道景宁段改建工程,全力推进庆景青公路、白大公路、温武吉铁路(景宁段)、5G基站、未来社区、澄照创业园三期四期、幸福河湖工程、电力输变电工程等一批引领性战略工程。

(三)聚焦绿色发展,加快壮大生态经济

积极打造生态经济体系,夯实全域旅游支柱产业,推动生态工业集聚升级,鼓励商贸服务创新发展,做大“景宁600”市场规模,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夯实全域旅游支柱产业地位,加快构建“1+4”旅游产业体系,以畲乡风情特色游为核心,协同打造森林康养游、运动休闲游、乡村度假游、红色文化游。推动生态工业集聚升级,加快“北电工电器(气)、南幼教木玩”链式集群发展。以丽景民族创业园为载体,以飞科电器产业园为龙头,重点发展电工电气、电子电器、节能电机、通用设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带动上下游企业实现链式联动发展,到2025年,引进电工电器(气)企业30-50家,力争产值规模达60亿元。做深幼教木玩产业链,加快产业链链长制示范试点建设,以澄照创业园为载体,以宇海幼教木玩产业园为龙头,探索成立“幼教产业发展联盟”,联动竹木加工、幼教装备创新研发和生产销售,逐步推动“幼教装备制造”转向“幼教装备智造”“幼教装备创造”,实现幼教装备、文创产品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幼教木玩特色产业品牌培育步伐,到2025年,力争产值规模达20亿元。做大“景宁600”市场规模。建设风情彰显的乡村产业体系,全域化培育惠明茶主导产业,到2025年,力争惠明茶产值达6亿元。强化“景宁600”品牌建设。深化“景宁600”品牌体系运作,推动“景宁600”旅游地商品转换。

(四)优化县域空间布局,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推动要素资源重整,构建“一核三区两带多地”的县域空间协调发展新格局,着力提升中心城区能级,推动城镇特色成片发展,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打造“一核三区两带多地”空间格局。着力构筑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瓯江(小溪)山水诗路文化带、景文高速产城融合发展带串联乡镇空间,以南部高山养生发展区、西部国家公园生态发展区、东部山水文旅发展区为支撑,围绕园区“飞地”、科创“飞地”、楼宇“飞地”三类“飞地”,协同多地发展。

(五)构筑互联互通基础设施体系,夯实现代化基础支撑

深入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畲乡水网”,构建能源通信网,发展新基建,加快推动市政公共设施现代化,提高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构建“X型”综合交通主干网,力争达到“做大一个中心,走近两个时代,基本实现三个80%”的目标。实施交通先行战略,开展综合交通五年攻坚大会战,构建东西大通道、南北大通道,加快县域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形成支撑县域发展的“X型”综合交通主干网。

(六)全面深化改革,健全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

加快全领域改革,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以数字化改革引领一流营商环境打造,以创新理念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以市场经济体制机制新优势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七)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打造最美民族风情特色园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高标准生态治理体系和全域生态安全格局,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清废四大攻坚战,打造高效完备的美丽生态体系,贯彻落实大花园核心区“1+3+N”工程和“增花添彩”示范性工程,实施县城景观品质化改造试点,畅通县城空气、水系、绿化系统,加快创建省大花园典型示范县,打造成为大花园耀眼明珠。

(八)建设共同富裕的幸福家园,打造新时代和美景宁

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健康景宁”,推动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大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扎实推动城乡居民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打造民族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

“小县大教”、健康景宁、公共文体、社会保障、共同富裕

)全力打造新时代文化畲乡,谱写民族事业新篇章

全面实施新时代文化畲乡工程,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积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筑牢民族发展根基。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保护传承畲族文化、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筑牢民族发展根基

)全面推进整体智治,着力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

加快创建山区和民族地区数字化发展示范县,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形成比较成熟完备的实践体系、理论体系、制度体系,基本建成“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的现代政府,建立健全民族治理体系,着力建设智慧景宁、法治景宁、平安景宁,持续建设清廉畲乡。

以五年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在党的统一领导下,集中大家的智慧,制定中长期的发展规划,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化成为人民的意志,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我们要充分发挥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着力完善规划实施要素保障机制,不断增强规划实施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为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政策原文:http://www.jingning.gov.cn/art/2021/8/24/art_1229631944_4706913.html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