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资讯 > 今日景宁

2018年全县十件民生实事系列报道之四让“麻烦事”变成“时尚事”“分内事”

2018-12-03 09:22 信息来源:畲乡报  浏览次数:
分享到:

  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实施城乡垃圾分类工程”作为全县十件民生实事其中的一件,目前已全面完成既定目标,实现县城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达50%以上,实现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覆盖率100%、无害化处理率99%、资源化利用率80%以上。

  现如今,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垃圾分类都成了一件“时尚事”,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家住仙童社区的王女士以前扔垃圾,常常是混杂起来一扔了事,现在她学会了分类,在家里就把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等,并扔到小区内相应的桶里。“现在小区里都张挂了制作精美的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广告,并设置了不同的垃圾桶,邻居们都在学分类,我也不能落后。”王女士笑呵呵地说。

  “推行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是前提,不能让市民在垃圾投放上遇到尴尬。”县建设局相关负责人强调。按照“布局合理、数量足够、管理规范”原则,我县今年新建分类垃圾房17座,改造提升24座;新配置分类运输车4辆,开设分类运输专线2条;新增城区街道和公共机构分类果壳箱900余只。而在农村,我县建有15个垃圾资源化处理站(点),并率先推出垃圾分类“十个一”建设,在先行试点区域开展磁性热解处理模式,对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

  怎样让垃圾分类这一“麻烦事”变成“分内事”?群众的理解和认同十分关键。为此,我县动员全民积极投身垃圾分类浪潮,让垃圾分类工作逐步走向常态化。今年,我县结合主题党日活动等载体,对乡镇、村两级干部和保洁员进行垃圾处理知识培训;举办了全县“小手牵大手,垃圾分类校园行”活动及中小学垃圾分类征文与废旧物品创意DIY大赛;开展“移风易俗·垃圾分类·巾帼先行”活动,充分调动农村妇女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组建了70人以上的乡村“垃圾革命”志愿服务队,开展各项专题讲座100余场。各类活动的举行,让垃圾分类的意识和理念吹入了千家万户……

  此外,我县还推出了系列创新做法引导市民进行垃圾分类。县建设局开展了“大家来找茬”活动,发动干部职工和环卫工人在工作中、生活上勤找茬、多找茬,找茬内容包括“人流量大的地方是否放置了分类垃圾桶”“市民反映的问题是否及时解决”等。各乡镇(街道)则推出了以收集垃圾的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制度,以21个乡镇(街道)的超市、小店为载体建立了23个兑换服务点。

  垃圾分类,逐渐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时尚,而畲乡,正越变越美、越变越靓。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