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林学院教授为景宁保护古树名木出谋划策 |
||||||||
|
||||||||
受县林业局邀请,浙江林学院范义荣、李根有、崔永一等8名教授于12月3日深入到我县“云中大际”、“大均畲乡之窗”景区,对两景区内的古树名木生长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会诊,并从植物生理学、土壤学、树木学、森林病虫害危害、园林规划等方面对被喻为“千木之王”的大际柳杉、大均唐樟等古树进行了全面剖析,明确了古树衰败的原因,提出了通过改良土壤等措施延长古树寿命等古树保护的初步意见。专家认为:
一、大际古树名木的衰败基本由雷击、雨雪冰冻等恶劣气候和火灾、人为改变其生长环境引起。 二、柳杉王的树洞必须全面填补,严禁游人进入树洞和踩踏树的根茎部。对已腐烂的部分必须进行防腐处理。在对树木枝条加固的同时,要适度松紧,有利于植物的营养输送。 三、时思寺大门口的2株刺柏,生长的年代久远,其树龄、胸径在全国皆属罕见,很有保护价值,建议要加大保护力度。 四、大际坪头古树群已死的古树予以保留,通过改良土壤和增施有机肥,促进现存古树生长,同时建游步道等设施,尽量减少游人踩踏。 五、大均唐樟长势良好,唐樟的枯稍和枯枝是其生命衰退的自然表现,只要禁止游人踩踏其根茎部,适当施肥,就可以达到保护的目的。 我县生态环境优良,境内古树和古树群落广为分布,经调查境内有挂牌保护的古树8089余棵,县林业局高度重视古树名木的保护,经常组织林业技术干部深入实地,指导林农和重要景区开展病虫害防治和古树生存环境改善,在林业资金困难的情况下每年挤出一定的资金用于古树名木的保护。这次为加强“云中大际”、“大均畲乡之窗”林业观光园区的古树名木保护,特意邀请浙江林学院专家为保护古树名木这一人类宝贵资源进行指导,今后县林业部门将按照专家的意见实施保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