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持续推进“双招双引” 激活县域发展新引擎 |
||||||
|
||||||
如何打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近年来,景宁将“双招双引”作为战略性先导工程,以精细化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以多维度举措汇聚项目与人才,持续巩固良好发展态势,稳步迈向更高质量的现代化新征程。 近日,在景宁审批中心大厅,景宁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丽景园服务中心主任朱华正为新招引的项目办理施工许可证。朱华介绍,从项目洽谈、土地挂牌到立项建设,管委会为企业配备了总经理助理,并提供全流程“跟踪式服务”,项目落地后,还将配备专人开展“精专扶企”专业服务,帮助企业推进项目立项、建设、生产等各个环节。 这种“替企业当管家”的服务理念,让企业感受到了景宁政府的诚意和专业,增强了投资信心。许多企业表示,政府的高效服务和有力支持是他们选择景宁的重要原因。“丽景园管委会在企业管理、工程质量把关等方面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在他们的帮助下,项目的工程进度提前了,手续简化了,我们企业对后续的发展也更有信心了。”浙江秀创医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戴金强说道。 高效服务换来了项目招引的“景宁速度”。今年1至7月,景宁招引亿元以上项目12个,其中20亿元项目1个、10亿元项目2个,总投资52.63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9%,制造业占比83.33%,实现全年任务超额完成的目标。 与此同时,景宁在招才引智领域持续发力,以“筑巢引凤”之举汇聚产业发展“智囊团”,通过与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景宁为人才搭建起创业就业的广阔舞台。90后海归青年柳林浩便是其中的代表,放弃深圳私募基金高薪工作的他,选择在景宁民族创业园投资3260万元建设现代化厂区,专注竹木宠物玩具研发生产。“刚开始我也担心这里的营商环境是否适合我们企业发展,但政府的效率很高,从拿地到建设到投产,各个部门的人都非常用心地帮助我们。”柳林浩说道。 针对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难题,景宁同样快速响应、精准破解。此前园区物流配套不足,物流企业因入驻成本高、业务量少不愿进来。柳林浩说,为了帮助解决公司存在的物流问题,园区管委会直接对接物流企业并给予补助,要求其最少每两天上门收寄一次,如今已实现每日上门。 人才集聚效应持续释放,更催生出创新平台的“井喷式”增长。2024年,景宁新增市级博士创新站9家,数量位居全市前列;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省创新型企业、省专精特新企业等省级平台19家,首次建成省级博士创新站;成功培育国家级科技小院1家,诞生首个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和省级“隐形冠军”企业;每年举办高校专场招聘、“畲雁归巢”座谈会、创业创新大赛等活动20场以上,持续汇聚人才、项目与资金。近三年景宁已引进高校毕业生超万人,招引人才科技项目30余个。 景宁经济合作交流中心党组书记、主任苏延锋表示,下步,将紧紧围绕“双招双引”战略性先导工程,聚焦招大引强,建立全员联动招商机制,瞄准长三角等重点区域,紧盯产业链头部企业,全力打造“总经理助理制度”等服务企业金字招牌,力争全年招引亿元以上项目15个,10亿元以上项目4个,推动招商引资提质增效。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