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25290026662607/2025-8563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5-08-18
发布单位: 统计局 有效性:

景宁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三号)——第三产业基本情况

2025-08-18 11:21 信息来源:县统计局 浏览次数:
分享到:

景宁县统计局

景宁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5年 8 月 15 日)


根据景宁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县第三产业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批发和零售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县共有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535个,从业人员5724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247.4%和65.2%。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批发业占51.0%,零售业占49.0%。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批发业占79.6%,零售业占20.4%(详见表3-1)。


表3-1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535

5724

批发业

273

4558

农、林、牧、渔产品批发

7

116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

43

1958

纺织、服装及家庭用品批发

40

1480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

3

4

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

6

152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

101

567

机械设备、五金产品及电子产品批发

51

211

贸易经纪与代理

3

12

其他批发业

19

58

零售业

262

1166

综合零售

14

170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

42

142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

27

80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

15

79

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

31

97

汽车、摩托车、零配件和燃料及其他动力销售

11

40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

30

157

五金、家具及室内装饰材料专门零售

35

108

货摊、无店铺及其他零售业

57

293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4059615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483.6%;负债合计3231749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501.0%。

2023年,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305883万元,比2018年增长518.8%(详见表3-2)。


表3-2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万元)

负债合计

(万元)

营业收入

(万元)

合 计

4059615

3231749

12305883

批发业

3866477

3087096

11997689

农、林、牧、渔产品批发

45250

39458

253600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

837631

642453

1927141

纺织、服装及家庭用品批发

631972

526632

866869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

1445

530

5712

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

49635

23850

77907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

1120067

812863

6967570

机械设备、五金产品及电子产品批发

1139760

1008607

1827262

贸易经纪与代理

1730

1481

6234

其他批发业

38987

31224

65394

零售业

193139

144653

308194

综合零售

11216

6048

8624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

23444

19403

19742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

10059

3557

17536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

5101

4129

6207

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

3562

3205

2621

汽车、摩托车、零配件和燃料及其他动力销售

10720

2042

7042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

9833

10070

38442

五金、家具及室内装饰材料专门零售

37217

12801

11973

货摊、无店铺及其他零售业

81988

83399

196007

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县共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46个,从业人员740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64.3%和48.9%(详见表3-3)。


表3-3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46

740

道路运输业

37

608

水上运输业

**

**

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

**

**

装卸搬运和仓储业

4

52

邮政业

4

77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89411 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137.7%;负债合计47588 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79.8%。

2023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6655万元,比2018年增长869.5%(详见表3-4)。


表3-4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万元)

负债合计

(万元)

营业收入

(万元)

合 计

89411

47588

136655

道路运输业

70469

38700

131088

水上运输业

**

**

**

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

**

**

**

装卸搬运和仓储业

18338

7951

3156

邮政业

329

665

909

三、住宿和餐饮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县共有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29个,从业人员1014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26.1%和29.8%。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住宿业占58.6%,餐饮业占41.4%。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住宿业占50.1%,餐饮业占49.9%(详见表3-5)。


表3-5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29

1014

住宿业

17

508

旅游饭店

4

406

一般旅馆

6

45

民宿服务

5

46

露营地服务

**

**

其他住宿业

**

**

餐饮业

12

506

正餐服务

9

473

快餐服务

**

**

餐饮配送及外卖送餐服务

**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14101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125.8%;负债合计69075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191.1%。

2023年,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8558万元,比2018年增长185.3%(详见表3-6)。


表3-6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万元)

负债合计

(万元)

营业收入

(万元)

合 计

114101

69075

18558

住宿业

93292

60778

10397

旅游饭店

88762

57392

9089

一般旅馆

984

960

736

民宿服务

2883

1868

387

露营地服务

**

**

**

其他住宿业

**

**

**

餐饮业

20809

8297

8161

正餐服务

20736

8253

7708

快餐服务

**

**

**

餐饮配送及外卖送餐服务

**

**

**

四、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县共有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58个,从业人员237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625.0%和264.6%(详见表3-7)。


表3-7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58

237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45

169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97904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1293.5%;负债合计192282 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10658.7%。

2023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7475 万元,比2018年增长1534.2%(详见表3-8)。


表3-8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万元)

负债合计

(万元)

营业收入

(万元)

合 计

97904

192282

67475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

**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

**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71330

183441

55345

五、金融业

2023年末,全县共有金融业企业法人单位11个,比2018年末增长175.0%。

六、房地产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县共有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41个,比2018年末增长95.2%。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14个,物业管理企业12个,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7个,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100.0%、140.0%和75.0%。

2023年末,全县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349人,比2018年末增长2.0%。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129人,比2018年末下降34.8%;物业管理企业178人,比2018年末增长97.8%,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13人,比2018年末下降13.3%(详见表3-10)。


表3-10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41

349

房地产开发经营

14

129

物业管理

12

178

房地产中介服务

7

13

房地产租赁经营

**

**

其他房地产业

**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全县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657547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104.5%。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618048 万元,物业管理企业1686 万元,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863 万元,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114.7%、2636.9%和下降22.9%。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848829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176.5%。

2023年,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72576万元,比2018年增长1087.6%(详见表3-11)。


表3-11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万元)

负债合计

(万元)

营业收入

(万元)

合 计

657547

848829

172576

房地产开发经营

618048

834896

169109

物业管理

1686

1683

1420

房地产中介服务

863

657

199

房地产租赁经营

**

**

**

其他房地产业

**

**

**

七、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县共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500个,比2018年末增长42.0%;从业人员1820人,比2018年末下降3.9%。

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租赁业占7.2%,商务服务业占92.8%。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租赁业占11.7%,商务服务业占88.3%(详见表3-12)。

表3-12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500

1820

租赁业

36

213

商务服务业

464

1607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617842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180.2%。其中,租赁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04593万元,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513249万元,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8815.0%和169.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975307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122.3%。

2023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84055万元,比2018年增长623.2%(详见表3-13)。


表3-13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万元)

负债合计

(万元)

营业收入

(万元)

合 计

2617842

975307

184055

租赁业

104593

43071

37900

商务服务业

2513249

932237

146155

八、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县共有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法人单位103个,从业人员449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312.0%和81.0%。其中,企业法人单位95个,从业人员396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280.0%和59.7%(详见表3-14)。


表3-14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95

396

研究和试验发展

6

17

专业技术服务业

41

254

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48

125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08188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964.6%;负债合计157748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6000.9%。

2023年,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8080万元,比2018年增长699.1%(详见表3-15)。


表3-15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万元)

负债合计

(万元)

营业收入

(万元)

合 计

208188

157748

28080

研究和试验发展

8958

1620

2303

专业技术服务业

150238

128475

13764

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48992

27653

12013

九、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县共有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法人单位26个,从业人员807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18.2%和147.5%。其中,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3个,比2018年末持平;从业人员100人,比2018年末增长143.9%。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305667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88.7%;负债合计142727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62.6%。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779万元,比2018年增长395.9%。

十、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县共有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19个,比2018年末增长35.7%;从业人员248人,比2018年末下降56.7%(详见表3-16)。


表3-16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19

248

居民服务业

10

187

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

5

27

其他服务业

4

34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114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10.2%;负债合计1258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212.0%。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967万元,比2018年下降27.8%(详见表3-17)。


表3-17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万元)

负债合计

(万元)

营业收入

(万元)

合 计

2114

1258

1967

居民服务业

778

426

1550

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

1076

565

261

其他服务业

260

267

156

十一、教育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县共有教育法人单位52个,比2018年末下降8.8%;从业人员2050人,比2018年末增长4.5%。其中,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31个,比2018年末下降31.1%;从业人员1862人,增长0.2%。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教育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984万元,比2018年末下降92.8%;负债合计1450万元,比2018年末下降58.3%。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56万元,比2018年下降41.0%。

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159385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163.2%。本年支出(费用)合计68986万元,比2018年增长63.5%。

十二、卫生和社会工作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县共有卫生和社会工作法人单位44个,比2018年末增长10%;从业人员1147人,增长16.8%。其中,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37个,比2018年末增长5.7%;从业人员1008人,增长17.2%。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卫生和社会工作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701万元,比2018年末下降41.9%;负债合计2189万元,比2018年末下降40.4%。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023万元,比2018年增长7.9%。

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48478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74.9%。本年支出(费用)合计47925万元,比2018年增长49.4%。

十三、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县共有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法人单位47个,比2018年末增长46.9%;从业人员248人,下降30.3%。其中,企业法人单位39个,从业人员184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77.3%和10.8%。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9455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279.9%;负债合计15878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2938.2%。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553万元,比2018年增长128.3%。

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1603万元,比2018年末下降79.8%。本年支出(费用)合计2346万元,比2018年下降57.4%。

十四、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3年末,全县共有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法人单位405个,比2018年末下降2.9%;从业人员4478人,下降14.6%。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本年支出(费用)535698万元,比2018年增长165.2%。


注释:

[1]本公报中的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不包括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法人单位、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和基金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除宗教活动场所以外的机构类型为其他组织机构的法人单位。

[2]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3]表中个别行业因涉及企业数据保密等原因不宜公开,以“**”表示。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