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资讯 > 基层动态

“红星向未来”青年宣讲团为理论宣讲插上青春翅膀

2024-08-03 17:18 信息来源:红星街道 浏览次数:
分享到:

青年说给青年听。7月30日,在景宁红星街道“红星向未来”青年宣讲团举办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景宁各族干部群众的重要回信精神、牢记殷切嘱托——‘习语青听’青年读书分享会”上,20余位青年宣传员将“党言党语”转化为“青言青语”,讲述新时代最“潮”音。

据了解,红星街道“红星向未来”青年宣讲团成立于2023年,现有成员30余人,年龄层次以“80后”、“90后”为主,涵盖人才引进、选调生、返乡大学生等街道团委、妇联、纪委、党建干部及村社社工。

娓娓讲述红色故事

“2002年11月,彼时的外舍仍是一片荒滩地,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代省长习近平同志第一次莅临景宁调研,深入县城拓展工程外舍围滩项目实地考察,提出解决技术是否可行、群众能否满意、资金如何保障三个建议。”

在2023年10月正式投入运行的循迹溯源外舍党建主题公园,青年宣讲员蓝默菲正带领青年干部集体参观“时光里”“奋进中”“新征程”三大展区,全体青年干部循着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足迹,学思想、强党性。

“二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外舍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引领景宁人民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砥砺前行,推动外舍实现‘滩涂变新城、农民变市民’的惊鸿蝶变。”团结社区青年干部徐莹莹感慨道。

这趟红色宣讲,让青年干部以讲促学、以讲促思,在感悟真理、感恩奋进中讲述红星好故事。

宣讲进社区,入耳更入心

在外舍社区城市书房,大家正围绕“最近在读的书目”或“一本自己最喜爱的书”为主题,进行读书分享。

熊振军:“初识蒲宁是高中时的《安东诺夫卡苹果》,随后相继读了他的《无尽的春天》《米佳的爱情》等作品。或许是因为蒲宁在57岁那年投入了一场火热而又痛苦的黄昏恋,并经历了恋人的背叛,从二十年代中期开始,他在创作中越来越注重爱情与生死的主题。”

朱柯郑:“我分享的是《活着就是冲天一喊》里的一句话,我到过数不清的荒川与边野,无数汗水洒在隆隆炮声里,而目光与心事却落在了漠漠人烟与无边风物里。人有数不清的欲望,贫穷的富有,逼仄的开阔是另外一种。”

每月,“红星向未来”青年宣讲团都会开展主题各异的宣讲进村社、进企业、进校园、进小区,前不久,岗石村“感恩奋进 青年说”青年宣讲;金仙寺社区“青春年少好读书”青年读书分享会;仙童社区“扫黄打非·护苗”宣讲进校园等主题活动,让青年干部在实操中增强技能,不断提升基层干部宣讲能力。

宣讲团成立1年多以来,已联合各部门累计开展“八八战略”在身边、国防教育进社区、社科普“微讲堂”、反谣反诈普法课堂、民族团结一家亲、“明德守法、完善自我”、“畲风十礼好少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等系列活动80余场次,线上线下宣讲辐射6000余人。

青年议事助力城乡建设

陈炜杰:“感觉目前青年活动的场地还是比较少,缺少青年元素。可行的话,是否可以打造并且可以持续类似青年活动室的活动场地,工作日晚上与周末全天对外开放,场地内提供一些当下比较流行的桌游,为青年群体提供一个交友与休闲的去处。”

赵丽温:“实施社区环境美化项目,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举办多彩文化活动,促进邻里间交流融合;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助力青少年成长;设立心理健康咨询站,守护居民心理健康; 推进智慧社区建设,便捷居民生活;打造创新创业孵化园,激发社区活力;强化老人儿童关爱行动,构建和谐社区。团结青年力量,愿我们的家乡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在“联青解忧”茶话会上,青年干部结合自身实际,畅谈在景工作、生活的体会,遇到的问题,提出诉求。

近年来,“红星向未来”青年宣讲团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村文化礼堂、妇女儿童驿站等宣传文化阵地,以“15分钟品质文化圈”为轴,聚焦青年所需所盼,每季度举办青年议事会,旨在让青年群体积极参与村社事务,不断凸显自身获得感、价值感。

青年有为,奋斗无悔。作为新时代基层青年干部,要立足岗位,把党的理论转化为群众日常生产、生活中看得见的故事、用得上的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使命,亦是任务。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