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资讯 > 图片新闻

浙大一院帮扶十周年:加强特色科室建设 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2024-01-05 09:39 信息来源:景宁新闻网 浏览次数:
分享到:

2013年,浙大一院和景宁建立了紧密型全方位的医疗合作关系,景宁人民医院成为全省首批开展“双下沉、两提升”工作单位。十年来,浙大一院扎根畲乡,实施名院进修、名科合作、名师带徒“三名”帮扶模式,“人才、技术、资源”一体下沉,全面提升学科建设,培养了更多“留得下、带不走”的人才队伍,为景宁医疗卫生事业增添了新动能。



每天上午8点是景宁人民医院科室交班的时间,骨科交接班后都会召开疑难病例讨论会,围绕患者病情,对合理用药、诊疗方案等进行讨论评估,最终确定最佳诊疗方案。讨论过后,医生们便开始了一天的查房,跟进患者病情、倾听患者反馈、及时调整用药,这让患者及家属十分安心。患者家属蓝先生说:“我们对景宁人民医院比较了解,骨科的医生不仅技术比较成熟,服务态度也很好。”



景宁人民医院骨科成立于1995年9月,浙大一院帮扶以来,骨科从1个病区扩到2个病区,床位由原来的45张增加到102张,独立开展了脊柱、关节、创伤、运动医学等医学治疗,“腰椎间孔镜下手术”“微创1厘米桡骨远端骨折”等多项新技术迈入丽水市县级医院先进水平。“我们骨科经过浙大一院的帮扶,业务能力提高很快,通过专家下沉、医生进修这两种方式,现在能常态化开展髋关节置换、膝关节置换以及四肢微创手术,得到了景宁百姓的认可。”景宁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主持) 沈伟华介绍。




除了骨科,外科也是首批帮扶学科之一。近日,在景宁人民医院外科,浙大一院泌尿外科新一轮帮扶医生茅叶青正在给科室医师们授课。不仅如此,下派专家还会通过开展门诊坐诊、教学查房、住院手术示教等方式,手把手帮教示范,面对面解疑释惑。在浙大一院的帮扶下,外科诸多诊疗技术取得了从无到有的突破、从有到优的提升,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在县域内实现了零的突破;胃镜和结肠镜检查、甲状腺诊治技术,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肺癌等的诊治达省级规范标准。“通过浙大一院十年来的输血式帮扶,我们外科已经逐渐形成了造血式成长,各个亚专科都已初具规模,越来越多来自云和、温州文成甚至福建的病人来我们医院看病。”景宁人民医院外科主任丁敏勇说。


骨科、外科只是浙大一院帮扶科室的一个缩影。十年来,浙大一院与景宁人民医院合作学科30余个,几乎涵盖全院临床、医技科室;建立2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共建专科联盟11个、名医专家工作站7个;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评为PCCM规范化建设二级医院达标单位;发热门诊建设成为全省县级医院标杆;骨科成为省级县域龙头学科,急诊医学科、重症医学科、骨科、呼吸科、感染科、肾内科、内分泌科达到三乙医院水平,全科医学、肾脏病学、妇产科学、畲医药学成为市级县域龙头学科;建立全市首个血管外科工作站、丽水市创面修复临床指导中心分中心、专家共识万里行金标准服务培训基地、全市县级医院首个安宁疗护病房。


十年笃行,蓄力腾飞。浙大一院的帮扶,将群众就医获得感的“设计图”变成了实景图,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不仅让畲乡百姓及周边基层群众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省级优质医疗服务,还不断吸引周边省市县病人慕名前来就诊,县域内就诊率从56.99%上升至91.02%。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