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资讯 > 基层动态

景宁雁溪乡盘活闲置资源,激发共同富裕新动能

2023-12-20 09:54 信息来源:雁溪乡 浏览次数:
分享到:

景宁县雁溪乡距离县城60多公里,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典型代表,是名副其实的偏远山乡。近年来,围绕“古风雁溪 摄影胜地 药材之乡”的发展定位,通过盘活闲置资源,不断探索村集体统一收储共享农村产权红利模式,从摸索产业定位的迷茫到发展产业的艰难,到现在逐步起势的光芒,探索出了一条撬动产业发展短板之路。

一是实体经营,租金流转,用闲房做忙业。以闲置民房资源为着力点,蓄势待发,谋定后动,产业定位日益明晰。整合资源,聚焦“造血式”增收项目。成功招引浙江乡创村镇建设有限公司项目计划投资6000万元,把村内27栋民房由村集体统一收储,建设集民宿、农家乐、研学和旅游为一体的康养度假综合体项目,实现“租金+股金+薪金”的流转模式。围绕“康养+”的发展模式,采取“腾笼换鸟”引“金凤”的做法,目前首期3栋16个房间已正式对外营业,“网红村”已初具规模,直接带动村集体农户增收15万元。厚植康养元素,启动康养综合体二期项目建设,新增推拿、针灸、陶艺、非遗农耕等沉浸式体验项目落地,激发产业辐射效应。累计盘活闲置民房9800余平方米,实现村民和村集体收入180万元。

二是集聚资金,抱团发展,用四两拨千金。以有限资金为突破口,集体抱团,大开招引之门,优秀项目纷至沓来。逐步从“单打独斗”走向了“抱团发展”,将山海协作援建资金、民族发展资金、产业扶持资金等财政资金优先应用产业发展,撬动社会资本投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引进了黄精、香榧、高山果蔬、高山白茶、西门塔尔肉牛养殖、智能化蛋鸡养殖等十四个种养殖产业项目,开启了独具特色的“两山”转化之门。依托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锚定了中药材产业主攻方向,推进“种植—研发—生产—销售”全产业链发展。成功引进总投资5000万元的众博堂国家级道地药材示范基地龙头项目。引入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地的科研专家团队,挖掘“药食同源”内涵,守正创新开出畲药“良方”。

三是产学共研,优势互补,用山水做特色。以山水优势为切入点,产研结合,守正创新,开出特色畲药“良方”。围绕“土地返租—连片开发—规模经营”的发展思路,探索出一套“向生态要红利”的“雁溪模式”。通过抱团发展,我们以产业反哺服务,注资减压,博约而观取,厚积而薄发,因地制宜地引进了十四个又稳又好的种养殖产业项目,描绘独具雁溪特色的产业百花齐放百姓心花怒放的“两山”转化魅力图景。实现年收益50余万元。累计撬动社会资本2000万元,实现14个产业项目全面开花,提供100个就业岗位。围绕“基地+研发”并重攻坚克难,引进示范基地,直接提供村民就业岗位30余个,带动村民增收80余万元。打造5个中药种植基地,累计流转土地资源3500亩,产品累计销售600万元。引进工商资本2家项目,常年提供就业岗位15个,带动村集体农户增收30万。由科研专家团队、科技特派员等专业人员合作研发推出畲翰黄精茶、黄精酒、酸枣糕等健康养生产品,通过电子商务等销售方式,将大山里的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加盟丽水山耕,获批国家商标4个,浙江省GAP试点主体2家,不断打响处州本草“丽九味”的雁溪品牌。

“双招双引”的火热实施,如今的雁溪产业姿态各竞芬芳、产业生态风生水起、产业状态一往无前。通过探索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产业的做法被列为景宁县农村改革试点之一(全县仅两个)。2020年,全市乡村振兴、扶贫攻坚暨花园乡村创建工作现场推进会在雁溪召开。2022年《景宁县:村集体统一收储,共享农村产权红利》入选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公布全省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市场化改革+集体经济”典型案例,成为共同富裕大场景下的乡村振兴山区样板。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