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2529741040333A/2023-7910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景环〔2023〕62号 成文日期: 2023-12-01
发布单位: 丽水市生态环境局景宁分局 有效性:

关于征求《2023年景宁畲族自治县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意见的通知

2023-12-01 15:15 信息来源:生态环境局 浏览次数:
分享到:

各有关单位:

根据《2023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和《2023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为确保完成水生态环境保护年度各项目标任务,我局制定了《2023年景宁畲族自治县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现征求意见。

 

丽水市生态环境局景宁分局

2023年10月26日

2023年景宁畲族自治县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聚焦“六个高地”奋斗目标、“八个更进一步”战略举措、“五个干事”作风要求和深化党建“五个引领”的要求,坚毅笃行“丽水之干”,聚焦重点断面、重点园区、重点水源深入实施“五水共治”碧水行动和新“三五七”目标任务,坚持科学治水、精准治水、智慧治水,强化目标责任考核,谋新篇、布新局、强机制、聚合力、出实招,努力打造新时代水生态文明建设典范。

二、主要目标

地表水市控及以上断面Ⅰ~Ⅲ类水质水体比例保持100%;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功能区目标达标率保持100%,力争考核优秀;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三、主要任务

(一)全面深化水环境管控

1.提升流域协同治理水平。根据《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浙江省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落实重点目标任务,推进重点项目;开展景宁畲族自治县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自评报告编制工作。

2.落实预警机制。根据《重点断面水质预警处置机制》,严格履行属地和部门 责任,负责预警问题溯源排查,制定整改方案并落实整改措施,按要求上报整改情况。

3.落实重点断面“一点一策”。制定重点断面“一点一策”方案年度计划,建立问题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和时限清单,有序推进年度重点整改措施,提升流域精细化管理水平。

4.巩固提升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成效。深化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及返黑返臭风险排查整治,协同推动落实隐患排查、问题发现、追本溯源、整改治理、成果巩固等5大机制,开展2023年度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行动。

5.协同推进氮磷削减与污染物减排。按照《丽水市交接断面总氮、总磷浓度控制计划》控制交接断面总氮、总磷浓度。

(二)全面强化水污染综合治理

1.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配套制定出台《景宁畲族自治县入河排污口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完成全县入河排污口、城镇雨洪排口基础排查,建立“一口一档”清单;开展“一口一策”分类整治,完成工业企业、工业园区、城镇污水处理厂范围内入河排污口整治;建设完善“浙里碧水”应用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模块,实现入河排污口“一张图”全过程数字化管理。

2.强化环境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协同县住建局强化城镇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改造后运维管理;积极协同县住建局、县治水办启动开展全县市政和工业园区污水管网存在问题全面排摸,建立问题清单和数据库,制订实施污水管网更新改造三年行动方案,实施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接合部的市政污水管网规划建设和问题管网更新改造,加快工业园区污水管网更新改造和工业污水处理设施配套建设。

3.全面落实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动态更新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清单,对存在问题的工业园区实施“一园一策”整治,明确整治任务、责任主体和时限要求。加快问题整改落实,对完成整治的工业园区实行验收销号,巩固提升工业园区污水管网质量和污水收集处理效能。

4.推进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回头看”。按照《浙江省全面推进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2年)》和《浙江省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暨深化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方案》的要求,完成景宁畲族自治县所有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回头看”。

5.对标省级标杆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指南和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数字化监管指引,积极推进园区在雨污管网可视化、管理数字化、生态保护修复、减污降碳协同等方面创新提升,为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全面提质增效。

6.有序推进医疗机构污水处理能力提升。积极配合卫健部门在完成传染病和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的基础上,完成二级以下设发热门诊医疗机构污水治理能力提升工作任务。其中,100张床位以上的医疗机构应全面依法申领排污许可证,并重点推进二级以下设发热门诊和列入省市重点排污单位医疗机构自动监测设备安装工作。

7.全力做好亚运会水环境质量保障。填报亚运会水污染管控清单,更新水域重大风险源管控清单,重点开展水域水体、饮用水水源、入河排污口、重点污染源、重点风险源等巡查,确保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到位、管控措施落实到位。强化重点水体蓝藻水华防控,及时研判重点水体叶绿素a浓度和藻类群落结构等关键性指标,加强组织领导、能力建设、监测预警、巡查排查,一旦发生蓝藻水华,及时通报县水利等相关部门加强联防联控、会商研判、除藻措施,保障水源安全、水库水质有效应对舆情。

(三)全面提标水生态保护修复

1.推动落实丽水市重要水系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方案。全县修复河湖生态缓冲带2.5公里,积极培育水生态修复样板工程和生态美丽河湖示范案例,根据湖库水生态健康评价技术要求,配合开展丽水重要水系所涉湖库水生态健康补充评价。

2.开展“千吨万人”及其他乡镇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上报审批《景宁畲族自治县“千吨万人”及乡镇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加快推进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工作。

3.推进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梳理县级以上、“千吨万人”和其他乡镇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问题清单、风险清单,开展整治销号。持续推进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千吨万人”和其他乡镇级饮用水水源基础环境状况调查,并完成国家平台填报。

(四)全面提升数智治水能力

1.提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数字化管理水平。完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矢量数据库,推进竖牌立标、视频监控和语音提醒设施建设,完成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定标立标和电子围栏建设工作。

2.协同推进“浙里碧水”应用。完善基础数据、提高数据质量,强化数据融合、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推进“浙里碧水”水环境质量、预警问题、入河排污口监管、污水零直排区、饮用水水源地、水生态评价子场景应用,推动、完善水生态修复子场景,强化水环境质量管理、污水零直排区建设、饮用水水源保护、水环境问题管理、水生态保护修复等模块全链条管理。

(五)全面服务保障经济稳进提质

1.围绕流域水污染治理、重点断面水质提升、饮用水水源保护、水生态保护修复、水污染防治监管能力建设,建立水生态修复和重点断面水质保护项目库,进一步提升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项目库建设储备能力。

2.积极谋划涉水EOD项目,积极构建水生态可持续性投入机制,系统构建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机制,强化重大治水项目建设保障。

(六)全面加强治水队伍建设

贯彻落实铁心铸忠诚、铁肩担重任、铁腕治顽疾、铁血冲在前的治水铁军要求,坚持党建统领,凝聚治水力量,强化政治建设、廉政建设、作风建设、支部建设,激励引导党员干部自觉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推动解决基层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