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玉米病害和五代二峰斜纹夜蛾的防治 |
|||||||
|
|||||||
据县级红星街道余山测报点,灯下观察10月1—7日止,斜纹夜蛾据翁边蔬菜基地性诱雄蛾二峰213头,去年同期375头;豆野螟蛾45头,去年同期0头;10月7—8日通过澄照乡八格、铁山垟、三石和鹤溪街道徐山等田间调查2块,查到澄照乡八格秋玉米锈病平均株危害率48.78%,叶发病率21.77%,株病率和叶病率都轻于去年同期;纹枯病平均株危害率37.78%,叶发病率16.86%,气象条件适宜是玉米锈病发生重要因素。特别是近期10月上旬以来全县普降温,降中雨和小雨,平均气温低于22℃,日照数不足,既有利于锈病、纹枯病循环侵染,又不利于玉米正常生长,从而加重危害。为此,各地广大农户切实引起高度重视,抓住有利适期,科学用药,控制病害。 防治意见: 1、农业防治:秋玉米选用抗病品种。 2、物理防治:采用性诱剂和黄板诱杀成蚜。 3、秋玉米合理施肥: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过施氮肥,提高玉米抗病力。 4、加强玉米园管理。秋玉米清除酢浆草和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侵染源。 5、防治对象及时间:秋玉米园10月10—17日对达指标应全面防治;秋玉米锈病初发期雨止转晴天适时开展防治。 6、防治指标:秋玉米锈病株危害率30%以上,叶发病率13%,纹枯病株危害率10%,叶发病率5%;豆荚螟蛀荚叶危害率1%;斜纹夜蛾4代以后3.1块。 7、化学防治:秋玉米锈病发病初期:亩选用0.5%苦参碱1000—1200倍液加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加5%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或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鱼安全)3500倍液加37%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加5%井冈霉素水剂500倍液进行喷雾;严重地块隔7—10天,连续防治2—3次。上市各类果子必须在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后采收上市,防止中毒事故发生,确保玉米、豆类健康生产生长,果子优质高产无公害。才能与国内国际接轨。 注意:喷施农药要注意上午8—11时或下午3时以后进行;同时做到上述药剂交替轮换使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