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2529002666412K/2022-7213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2-09-06
发布单位: 经济商务科技局 有效性:
景宁畲族自治县经济商务科技局关于对景宁畲族自治县政协第83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2022-09-06 16:39:10 信息来源: 县经济商务科技局 浏览次数:
分享到:

建议内容:

提案内容:过去,我们在工业化和旅游发展两条道路上徘徊;而今,我们在为发展什么样的生态工业、怎么发展上摸索、突破。这一步,我们迈的艰难、迷茫;但随着飞科、娃哈哈、宇海幼教……等一批头部企业的落地,让我们更加坚定山区县也能搞工业、山区县也能搞创新的战略自信。下面,我就关于如何实现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提几点建议方向:

    发展生态工业,我们要学会换一种眼光看“家底”,正视问题才能明确方向

从经济结构看,我县人口外流、就业困难等问题依然存在。2021年,全县税收收入30.6亿元,总部20.6亿元,比重高达68%;总部经济企业占我县GDP总额的25%以上显然,总部经济已成为我县的一大支柱性产业,既是我县重要的税收来源,也是GDP指标的重要贡献因子但反观来看,离带动实体产业、人口增长、创造就业岗位还有很大差距。

从产业格局看,“低小散弱”问题已十分突出,后续发展乏力问题不容小觑。目前虽已形成丽景园、澄照农民创业园、王金垟、城北以及部分乡镇区块为主的工业园区,各自发展了电工电器(气)、幼教木玩、竹木加工、模具铸造、建工建材等企业,但缺少工业发展的核心主战场。澄照农民创业园以宇海幼教为产业龙头,形成上下游配套的幼教木玩全产业链体系,主打劳动密集型,解决就业问题;丽景园以飞科为产业龙头,形成电工电气产业集聚,但产业间关联度不高,园区之间缺乏整体联动性。再来看去年我们的招商引资数据,15个大项目中,制造业项目3个,文旅类1个,总部经济11个;制造业比重20%;实体项目仅占全市总数的2%,差距十分明显。

从现实需求看,生态工业已然是我们发展道路上的重要路径,既迫在眉睫,更任重道远。我们没有经历过前工业化的进程,要在后工业的进程上实现弯道超车其实很难,既有资源禀赋的问题,又有路径问题。工业化进程快的地区已经是轻舟已过万重山,但景宁的工业化则处于而今迈步从头越境地。再说旅游业,传统旅游做的好的地方都有两个基础要素,要么有雄奇的自然风光、名山大川,比如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五岳山脉,要么有丰厚的人文底蕴,比如多少朝古都,出了什么名人,再不济也是王曦之练笔处。虽然景宁有生态和畲族两大金名片在手,但还谈不上雄奇,跟龙泉、衢州或者江西也没有大的不同,人文底蕴也比较欠缺,旅游业的弯道超车更是难上加难。

发展生态工业,我们要学会转一下思路谋“新业”,大胆突破才有无限机遇

就景宁目前的发展阶段,“工农旅、大中小、远中近、实体与总部” ,我们都要全面发展,多增快增,能强全强,形成更多枝繁叶茂根深的“参天大树”。

一是无中生有,布局新兴产业。思路转变能让人看见无中生有的转机,在研究产业主导方向和细分领域的时候,不应当只局限在我们现有的产业基础。我们可以以资源优势破解区位劣势,像我县的水、竹木、茶叶、中药材等资源与护肤品、美妆、医美、植物萃取等行业领域需求匹配度极高,且产业类别附加值高,适合打造“景宁美妆小镇”。我们可以以总部经济撬动实体入驻,在已落户的总部或正在洽谈对接的总部中,寻求双方可以合作的契点,逐步带动实体进驻。例如,2020年落户的国货彩妆品牌领军企业—橘朵,其眉笔、卸妆膏等产品的资源需求在景宁储量丰富,可争取其部分生产线落户景宁。

二是有中寻优,推进产业延伸。立足区域优势,分层次、有选择地培育和壮大具有支撑和带动效应的工业产业。现有产业的技术发展比较单一、前沿技术应用相对落后,要在稳定现有发展基础的情况下,引导企业向高端方向发展。在企业招引过程中,也要综合考虑企业技术发展潜力和创新发展能力。总体来看,目前景宁产业多处于产业链上游或中游位置,要着重向下游产业进一步拓宽、延伸。建议:发挥丽景园与丽水经开区的地缘优势,寻求半导体产业的上下游配套,扩大产业集群半径,实现互惠共赢。像丽水经开区的17个半导体产业已逐步形成集群,在全省打出知名度。另外,依托宇海幼教木玩产业园辐射带动优势,引进木玩检测、益智玩具等配套产业,实现差异化抱团发展;据了解,云和仅一年的木玩检测费用达5000万。

三是优中选精,发力高端产业。发达地区工业空间越来越窄,而我们的交通越来越便利,工业已不再是简单的接受发达地区淘汰产业的梯度转移,发展高端产业已成为可能。建议:抓住景文高速明年通的契机,重点研究温州、福建的产业外溢,精准捕捉行业机会,以此实现产业能级跃升。例如,我们的澄照创业园区可以从木玩幼教逐步食药机械、车摩托车、锂电新能源等产业方向发展。

发展生态工业,我们要学会换一种方式促“转型”,对内激活才可对外开放

一是推进创新理念升级。招商的过程,就好比恋爱,比起条件上的“门当户对”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同频共振”。土地、能耗、区位等已不再是我们的制约,关键在于我们自身的吸引力、对方的需求感是否足够。建议:加快推动产业基金的设立,撬动社会资本,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助力优质项目落地;构建内外景宁人现代商业网,让更多“那云·天空之城”这样的好项目落地家乡,把“景宁人经济”转化为景宁经济。另外,在与央企、国企等对接合作上,转变“以能源换产业”传统招商理念,开拓“以能源换产业、以市场换项目”的新思路,以“基建类捆绑产业类”“能源类捆绑产业类”的模式,拓展工业发展空间。

二是推进体制机制升级。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首先要对现有资源心中有数,建议由招商部门牵头国土、建设、税务等相关部门统筹县域内的土地、市场、资源、政策等要素,绘制“双招双引”项目库,系统梳理我县产业发展现状、明确区域产业定位,谋划当前和未来产业空间布局,逐一绘制出产业链的关联图,提高招引工作的精准度和成功率。此外,建立重大项目信息收集、分析研判、领导联系、落地推进等相关制度,确保项目的全闭环管理、全过程跟踪。

三是推进空间平台升级。平台开发规划要与县域发展的规划进行无缝对接,做到超前规划、一并设计、同步实施。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推进“腾笼换鸟”、矿产地综合开发利用,增加土地空间供给,推动产业空间由粗放型开发转向集约型利用。同时,要构建新型空间平台,例如硅谷、格林尼治小镇,在一个离城不离尘的地方,建第二办公场所、共享空间、科研保障基地,构建科研、共享、孵化、转化的生态圈,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我们的大均之窗、古风雁溪、云中大漈、天空之城也可打造成为集总部基地、分时研发基地、孵化中心等为一体的工农旅特色产业平台。


答复意见:

徐亦可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破冰启航,推进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提案收悉,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景宁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生态工业的政策部署,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坚持生态工业第一经济定位不动摇,坚持合力扶工,注重传统行业改造提升,全面推进全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一些明显的不足逐渐呈现出来。经济体量不足是制约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最大阻碍,发展结构不均是制约快速发展的痛点,补齐短板要素是亟待解决的困难。为此,近年来我县加大工业扶持力度,出台惠企政策、帮助招引用工、解决企业融资难题等,工业经济正在向好的方面发展。

一、园区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丽景园主要聚焦电工电器(电气)等精密制造产业,推出“全员招商”机制,掀起招商引资热潮, 园区企业数从2016年的27家增长至现在的46,以上规22家,2021年规上工业产值10.98亿元。县委、县政府引进飞科电器后,丽景园聚焦电工电器(气)产业,聚精会神招引智能电器(电气)企业,目前已积累了一定的产业基础。截至目前,已引进州通电气、裕宏电气、浙铜电力、首信电气、奔富新能源、飞科电器、一元电气、慕辰电子、晟飞电子、泰益达、乐景电气等11家电器(电气)企业,其中已投产7家,电工电器(气)产业产值占比约30%。“十四五”期间,丽景园将继续深耕电工电器(气)产业,打造百亿能级产业平台,力争电工电器(气)产值突破60亿元,占比达到60%以上。

景宁经济开发区聚焦改革创新,建设“专精特新”产业链。一是已成功成为全市首批两家产业链“链长制”省级试点示范单位,并以民间资金建设建成6.8万方的标准厂房(一期),并启动标准厂房(二期)建设,园区建成投产工业厂房面积16.5万平方米,几乎相当于设县三十年正规工业厂房面积总和。用有限的土地建成竹木制幼教具整条完整的产业链,提升整体竞争力。目前招引43家链上企业入园,27家企业实现投产,4家企业实现上规,2021年上规企业产值2.1亿元,上、中、下游链节企业完整的产业链初步形成。二是探索工旅融合新路径,以此推动外贸为主向内、外贸并重转变,核心落脚点是启动建设全县首个集“研发、培训、展示、体验”于一体的服务平台。三是积极招引电商,推动总部经济和制造业企业向“非接触式”互联网新经济发展。

二、生态工业政策制度日趋完善

我县先后制定出台《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十二条意见》、《景宁县全面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行动实施方案(2017-2020年)》、《景宁畲族自治县“低散乱”企业入园及转型提升专项行动方案》、《景宁县改造提升竹木制品加工业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十二条意见》、《城北工业区企业管理办法(暂行)》、《关于鼓励澄照创业园创业带动就业的若干意见》实施细则》(景经开〔2020〕3号)、《景宁畲族自治县关于加快生态工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景政发〔2021〕7号)、《景宁畲族自治县关于加快生态工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细则》景经商〔2022〕45号等文件,旨在推动我县工业发展壮大。

三、平台整合规划,夯实发展基础

推进景宁民族创业园规划建设,启动3400亩澄照副城空间拓展项目,加快特色生态产业布局规划,推进宇海产业园办公区块、创业园标准厂房二期等平台项目建设;加快丽景民族工业园建设,推进园区道路、绿化景观等工程,发挥工业经济主阵地作用;加快王金复合产业区和城北工业区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入园企业服务与监管;继续推进开发区整合提升工程,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鼓励企业零地技术改造。同时,按照《浙江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坚持“一盘棋”思想,统筹谋划景宁县生态工业总体布局,结合园区现有产业基础,对部分工业园区作出产业布局调整,推进主导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链延伸,积极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凸显集聚效应。

四、补链强链发展,壮大工业体量

景宁经济开发区开展幼教木玩产业链“链长制”试点建设并被评为首批省级示范单位,作为一个展示民族地区培育产业链的“特色窗口”,到2025年,民族创业园的具体目标是:1、强链:成为木制玩(教)具细分行业的国际“领头羊”。引进幼教木玩产业链链节企业近50家,实现幼教木玩产业产值20亿元,建成国内最大的幼教木玩企业孵化园。2、补链:成为幼教木玩领域研发、销售的国际“排头雁”。在现有制造类龙头企业宇海幼教装备有限公司、已入园在建的研发龙头企业广州四联玩具的带动下,培育研发(技术)中心5个,校企合作项目30个,培育知名自主品牌4-5个,在双循环背景下,拓宽和稳定国际和国内销售渠道;3、延链:建成拉动一产、推动三产的产业融合新平台。带动全县3.5万亩毛竹林能部分“自我消化”,实现竹木销售收入破亿元;建立较为完善的民族地区幼儿园长会议机制,建成全国少数民族学前教育师资培训重要基地。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热情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吴长永综合企业科)

联系电话:0578--5085995       传真:0578--5082414

景宁畲族自治县经济商务科技

2022721

主送:徐亦可

抄送:县政府督查室、县政协提案委。


答复时间:2022-08-15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