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机制”让古树名木“老有所依”

2022-03-28 10:23 信息来源: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浏览次数:
分享到:

古树名木是宝贵的自然“活化石”,不仅见证了地方的发展历程,更是重要的生态资源、旅游文化资源。为进一步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及县委、县政府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工作部署,全面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近日,景宁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县检察院、县建设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建立“七大机制”让古树名木“老有所依”。

《意见》明确,要进一步完善部门协同机制,通过建立“树长+检察长”、线索移送、“行政执法+刑事司法+公益诉讼”和会商机制,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形成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合力保护古树名木的共赢氛围。

《意见》强调,要继续提高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水平,通过实行“一树一码”、“专家把脉”和“树评”机制,推进古树名木保护数字化工作,实现古树名木基本情况、保护现状等信息定期动态更新,并针对古树名木的生长状况,量身定制保护方案。

据悉,景宁县现存古树和名木9159株,列入一级保护的古树252株,二级保护的古树 1112株,三级保护的古树7795株。古树树种丰富,以苦槠、枫香、马尾松、甜槠和柳杉为主,约占古树总数量的67%。《意见》的发布不仅让全县9159株古树名木“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更织密了古树名木法治保护网,引导社会各界积极投身到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中。下一步,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严格落实《意见》要求,对2022年申报的20株有保护需求的古树进行实地勘察,制定“一树一策”方案,保护好古树名木资源。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