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2529002666236N/2022-7268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景自然资规〔2022〕105号 公开日期: 2022-08-17
发布单位: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有效性:
关于对景宁畲族自治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102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2022-10-10 11:38:38 信息来源: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浏览次数:
分享到:

建议内容:

城乡规划是关系到全县全面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一个地方的发展好不好与规划密不可分,目前景宁县城乡规划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民族乡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一方面渤海、郑坑、沙湾、鸬鹚、梧桐等民族乡村地处偏远,人口集聚较低,旅游景点、文化遗址、传统村落等特色资源散落,交通可达性弱,村民创业意识相对落后,投入产出少,局限于茶叶、毛竹等传统产业,“低小散弱”特征明显。另一方面民族群众核心居住区,红星街道的王金垟、岗石以及鹤溪街道的包凤、双后岗、周湖等区位相对较好的城区边缘的“城中民族村”,由于在“红线”范围内,资金项目难以到达,基础设施等相对滞后,甚至改栏改厕,排污管道等都未进行;特别是村民的住房问题一直得不到改善,这些村落“大搬快聚”“易地搬迁”等政策享受不到,又属“红线”范围,即使原拆原建都难以落实,像王金垟村已20年未批农村居民住房建设了,同时,这些村落周边都是易地搬迁安置点,或是居民小区,四周高楼林立,包围其中,民族群众心里落差很大,自卑心里,谈何获得感、幸福感,实现共同富裕路漫漫。

二、规划调查不够深入,村民建房意愿与县规划要求相抵触,村民刚性需求未能得到解决。城乡规划体系不够完善,规划覆盖不到位,造成乡村建设不协调,建设相对混乱。城乡建设涵盖面广,规划体系庞大,基础建设过程中,存在相关部门协调不到位的问题,污水管网、给水管网、电力网、电话网建设当中,各自为战,缺乏统筹协调。

为此建议:一是紧盯问题短板,构建共同富裕保障机制。加强顶层设计,深入调研,编制实施好《乡村经济发展规划》,规划明确一、二、三类乡、镇、村,重点明确哪些乡、镇、村要保留,哪些要撤并,哪些改善提升,要撤并的就大刀阔斧的动真格,改一批,撤一批,并一批;规划明确乡镇产业发展类型,培育主导产业;实施民族乡村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产业发展,继续发展好惠明茶、景宁600、畲家乐,畲族风情旅游等产业,推动农村电商升级迭代,因地制宜推动竹木加工,规模菌类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挖掘山上的资源价值;放宽政策推动人口集聚,让那些“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的村寨群众到中心镇、县城集聚,按成本价供给,让村民买得起房。释放政策动能,加大城中民族村的改造力度,激活区位资源优势,能让城中村的群众同样享受到土地、房产增值带来的红利,推动共同富裕。

二是加强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做好县域与周边村落未来十年内整体发展规划。听取各方意见,规划前深入调查,相关部门统筹协调意见,各方达成一致。


答复意见:

您等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县域周边城乡规划建议收悉该建议对于我县正在开展的国土空间规划、城乡融合发展相关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8月9日,我局组织县发改局(请假)、民宗局、民政局、建设局、农业农村局、红星街道、鹤溪街道等相关部门分管负责人召开代表议案办理座谈会,针对您的建议,相关部门逐一做了交流回应。现我局汇总并梳理相关部门意见,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一、民族乡村经济发展方面

为了推进民族乡村经济发展,民族宗教事务局已牵头编制《景宁畲族自治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十四五”发规划》,围绕民族乡村经济,采取“多规合一”的方式,综合考虑少数民族人口、经济、生态保护等因素,对提升民族经济和保护畲族传统文化起到积极作用。该规划详细划定了各民族重点乡镇的发展定位、产业布局等内容并对红星、鹤溪两个街道进行了详细的少数民族功能规划,进一步完善民族村落的配套服务设施,保护民族村落文化,大大增强民族乡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近年来,民族资金项目申报一直在持续,各民族村有需要可积极对接、包装项目,充分发挥民族资金的效益。

二、城郊村人居环境方面

建议中提到的现县城周边村庄人居环境及住房困难问题,红星街道已明确:王金垟大搬快聚安置小区项目正在前期报批阶段,主要安置对象为王金垟老村的住房困难户、无房户、危旧房户、火灾受灾户等,目前已完成项目立项、土地农转用报批、规划方案设计,预计今年年底三通一平项目开工;岗石村犁头岗“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也在前期报批中,用于安置岗石行政村余下仍生活在偏远高山上的葫芦丘、汇下坑、喜鹊岗、驮塆四个自然村村民,目前已完成项目立项、土地农转用报批,正在委托设计单位进行规划方案设计,预计年底启动场地挡墙等基础工程施工。此外,岗石村列入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近年来省财政建设资金支持179.17万元,为乡村风貌提升及基础设施完善提供了资金保障。在确保“一户一宅”的前提下,通过新建安置小区,将逐步解决王金垟、岗石老村的村民住宅困难。鹤溪街道明确:包凤村已结合叶山头大搬快聚安置点,解决村民住房困难户,目前安置点已经完成立项,在征地中;双后降村已结合大搬快聚政策启动建房,目前已完成第一批申请户资格审查半垟村已完成村庄规划调整目前3户正在申请建房中,后续批准后可启动建房和基础设施提升建设;周湖村结合大搬快聚政策,现已完成新建安置点规划立项工作,另外,周湖村被列入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和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近年来获省财政建设资金支持190万元中央财政资金支持300万元,以上资金全部用于村庄风貌提升、基础设施优化等项目,为村庄建设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新建安置小区项目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按照住宅设计规范,充分考虑给水排水(排污)、电力电讯等村民重点关注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大大改善人居环境,优化居住区整体风貌,提高住户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乡镇发展及行政区划调整

《景宁畲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已于2021年7月印发。《纲要》明确“十四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提出“十四五”期间重点实施的十大重点任务。在十大重点任务中提到,一要推动要素资源重整,构建“一核三区两带多地”的县域空间协调发展新格局,着力构筑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瓯江(小溪)山水诗路文化带、景文高速产城融合发展带串联乡镇空间,以南部高山养生发展区、西部国家公园生态发展区、东部山水文旅发展区为支撑,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明确乡镇的产业发展定位,加快壮大生态化、特色化、品牌化经济,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破题起势。二要做大“景宁600”市场规模,建设风情彰显的乡村产业体系,全域化培育惠明茶主导产业,强化“景宁600”品牌建设,打造大东景高山有机果蔬集聚区、生态环线特色中药材集聚区和粮食生产互利共生集聚区。三要赶趟城镇化,推动乡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优化乡镇管理和服务半径,做大做强重点乡镇。目前,民政局已牵头启动乡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工作。

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

根据机构改革和规划职能整合的要求,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具有“五级三类”的特点,依规划层级分为“五级”即国家、省、市、县和乡镇级;依规划内容分为“三类”即总体规划、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村庄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下级国土空间规划要服从上级国土空间规划,相关专项规划、详细规划要服从总体规划。乡镇(街道)负责组织开展“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

目前,根据自然资源部和省厅的规划工作部署,我局正在开展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现阶段处于“三区三线”划定阶段。在城镇开发边界划定中,坚持“保重点、保中心、保近期”原则,重点保障景宁特色产业平台、未来社区、惠明茶文化产业园等项目。在三线划定中,充分征求乡镇、部门意见,并向县委县政府多次汇报,截止到日前,根据省厅统一部署已完成了5轮的划定方案并上报省厅。

下步工作:一是我局在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中将深入调研,坚持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公众参与,运用大数据手段,改进规划方法,提高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水平;加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以及各部门发展规划或专项规划的衔接,加快构建县域生产、生态、生活空间,为项目落地实施提供空间保障;充分考虑乡村产业发展和振兴建设需求,统筹安排用地指标和发展空间;指导乡镇(街道)开展“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各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二是城郊村要进一步加强与建设、农业、民宗等部门对接,多争取部门的项目扶持资金,用于村庄基础设施和环境改善方面。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热情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国土空间规划中心  游张平

联系电话:50****3        

 

 

 

景宁畲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2817


答复时间:2022-08-17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