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24597209498X/2012-5241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12-01-04
发布单位: 县发改局 有效性:

景宁畲族自治县“十二五”商贸流通业发展规划

2021-09-13 21:12 信息来源: 县发改局 浏览次数:
分享到:

商贸流通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经济的血脉和神经”。在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商贸流通业对生产的决定作用日益强化,发展现代化的商贸流通业的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不仅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自身要求。

  “十一五”期间,在投资的拉动下,我县的经济高速发展,并带动了商贸流通业的快速发展,流通对引导消费和促进生产的作用也日益明显。与投资和出口相比较,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需求比投资和出口对经济的拉动更为稳定,因此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景宁县形象、增强城市服务功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社会就业具有重要作用。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确保经济持久稳定增长的要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景宁县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战略重点、目标和举措,特制定《景宁县“十二五”商贸流通业发展规划》。

规划力求符合景宁县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向,符合丽水市对现代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要求,符合现代商贸流通业产业发展规律,从城市建设、城郊互动、产业联动、服务“长三角”等视角出发,兼顾现状和趋势,注重近期建设和远期目标结合,立足近中期重点地区和重点项目,明确景宁县商贸流通业发展目标、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和操作实施,力求体现全局性、前瞻性、联动性和操作性,为政府决策、地区建设、项目实施等提供必要的指导性意见。


第一章  商贸流通发展的背景和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背景

“十一五”以来,我县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逐步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型商业业态,加强商贸基础设施建设,全县商贸流通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管理规范、效率较高、充满活力的统一、开放、有序的商品市场体系,为促进全县经济持续发展,方便人民生活起了重要作用。

(一)取得的成绩

1、消费需求稳步增长,发展速度逐年提高。近几年来,我县商贸流通企业采取有效促销手段,不断开拓市场,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许多拉动内需的促进政策,继续使社会消费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2010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58亿元,同比增长17.8%,同比2005年6.33亿元增长了98.7%。“十一五”期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8.76亿元,是“十五”期间的1.93倍,社会消费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局面。全县共有商品交易市场7 个,市场交易额达到5亿元,其中年交易额超亿元市场2个。


“十一五”期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趋势图

单位:亿元

   2、城乡消费保持增长,消费行业发展迅速。

随着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家电下乡、家电、汽车以旧换新等系列工作的有效推进,城镇居民的购买力显著增强,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2010年县城、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相比2006年增长了1.59倍、1.49倍。批发零售业仍是消费市场主体,总额不断扩大。2010年批发零售业比2006年增长了81%,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9%。伴随我县旅游业的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休闲旅游、外出就餐等活动日益增多,使住宿、餐饮业发展较好。2010年住宿、餐饮业实现1.38万元,比2005年增长了2.05倍。

“十一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细分表

年份

社会消费平零售总额(万元)

比上年增长(%)

按地区分(万元)

按行业分(万元)

县城

县以下

批发零售业

住宿、餐饮业

其他

2006

71429

12.8

47047

24382

61830

7641

1958

2007

81975

14.8

54396

27579

71182

8801

1992

2008

97336

18.7

65091

32245

84596

10701

2039

2009

111249

14.3

74799

36450

96867

12251

2131

2010

125802

17.8

99123

26679

111970

13832



3、销售网络基本形成,连锁经营覆盖城乡。根据省政府“千镇连锁超市”工程的要求,连锁经营以发展连锁超市、村级连锁便利店为重点,逐步向更多领域和行业延伸,截至目前全县22个乡镇全部建立连锁超市,覆盖面100%,建设村级连锁便利店165个,覆盖面65%。全县已拥有企业自建商品配送中心2个,物流配送率大幅度提高。

4、对外贸易快速发展,进出口主体培育显著。“十一五”末我县实现自营进出口总额达1300万美元,比十五末增长了60%,年平均实现进出口628万美元。新批外商独资企业2家,实现合同利用外资2439.64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544.64万美元。“十一五”末,外贸自营进出口经营主体比十五末增加了5家, 达到9家。其中增加生产型出口企业2家,外贸流通出口企业1家,进口企业2家。

5、新型业态发展迅速,商务环境显著改善。新型电子商务网络得到发展,部分企业的电子商务已初步形成。超市、专业店、专卖店等新型业态得到较好发展,促进城市商业品位和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典当、家政、金融、企业管理、法律服务、会计咨询、现代信息等其他服务业竞相发展,整体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整个县域商务环境的改善为市场繁荣稳定、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6、行业管理全面深入,市场秩序逐步好转。几年来,我们进一步加强生猪屠宰销售管理工作,确保了生猪产品质量;严格典当、拍卖业、直销企业管理,监督企业经营行为,杜绝了违法违规现象;积极做好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的备案登记工作,组织成品油经营企业资格审查,积极推进酒类流通企业备案和随附单工作;严格鸡蛋、粮食储备管理监督;认真做好了小美容美发行业整治工作,促使该行业经营更加规范,逐步建立和健全小美容美发行业质量监管长效机制;深入推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突出食品、药品、农资市场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商业欺诈和非法传销行为,严肃查处各类制假售假案件,市场经济秩序整顿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二)差距和不足

“十一五”期间全县商贸流通业虽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与全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有:

1、区位条件差,市场竞争处于劣势。虽然近年交通条件有所改善,但区位劣势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公路交通、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等制约明显,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辐射较弱,使产业、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流入相对困难。

2、城市化、工业水平相对较低。城市化、工业化是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的重要因素,我县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发展较慢影响着人口集聚和产业发展,至目前县城人口3万,加上流动人口不足5万人,这势必制约我县商贸流通业发展。

3、消费水平较低,农村发展落后。2010年底,全县人均社会消费零售总额7318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在继续拉大,外出人口多,农民增收不快,购买力低等都制约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

4、企业总体规模偏小,企业竞争力不强。商贸流通企业普遍规模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和融资能力较弱,竞争能力不强,传统经营营销方式占较大比重,难以带动整体行业强势发展。

5、商业网点规划建设滞后,布局不尽合理。商业网点设置的规范化建设滞后,县城商业网点布局“小、散、乱”,商贸服务设施利用率低,农村市场建设,网点管理都要进一步加强。

二、面临的形势

1、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重要转型期。当前,市场需求对经济发展的约束越来越大,商贸流通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先导性产业,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刻不容缓。国家积极推行扩内需、调结构的总要求,以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商贸服务业必将得到较大发展。

2、商贸流通业迎来快速发展期。国家、省政府有关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加快商贸流通服务业和现代物流发展等政策的出台,有效促进了消费的增长;城市化建设日新月异,企业经营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继续改善,为商贸流通业创造了较好的重要条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促进了消费能力的增长;国家对市场秩序整顿和监管力度的加大,消费品安全状况的好转,有利于居民消费信心的提升。

3、我县经济发展处于战略机遇期。我县面临接轨“长三角”、“海西区”经济发展机遇,具有重要的战略区位优势,多年来的区位劣势将转变为区位优势,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加大了对我县的扶持力度,大力推进“山海协作”、“千万工程”等,支持我县发展特色产业和生态经济,无论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都将获得更多的政策倾斜和财政支持,我县经济发展处于战略机遇期。

第二章  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我县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县构建民族旅游城市的战略部署,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流通业,大力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拓展壮大特色旅游休闲服务业,积极构筑区域物流中心,不断优化商贸物流结构,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主体多元、业态多样、布局合理、运作有序的现代商贸流通发展格局,使之成为繁荣区域经济、便利人民生活、强化城市功能的支柱产业,为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我县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竞争有序的商贸流通新格局,全县商贸流通业发展预期主要目标:

——流通规模持续扩大。到2015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5亿元,年均递增15%。市场交易额达到7亿元,其中超亿元市场达到3个。

——商贸业态丰富多样。各种商业业态协调发展。基本形成百货店、购物中心、超级市场、连锁便利店、专业店、仓储式商场、特色商业街、商品市场等不同功能、不同形式互为补充的民族特色商业业态。

——现代流通业态得到广泛应用。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农超对接等现代流通业态获得较快发展,基本建立起全县范围的新型业态发展模式。积极推行电子商务,推行网上购物,培育并形成电子商务型企业。继续推广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经营模式,使村级连锁便利店覆盖率和食品配送率均达到90%以上。

——行业管理规范有序。各行业发展有序,行业管理规范基本形成,形成布局较为合理的成品油、典当、拍卖、旧货租赁、报废汽车回收等特种行业经营服务网络。

三、规划原则

我县商贸流通业发展坚持的基本原则是:

1、以人为本原则。充分体现商贸流通服务业的本质功能,始终把满足广大居民多元化消费需求作为工作的着眼点,积极引导消费、扩大消费、促进消费,努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2、结合实际原则。充分发挥我县各种资源优势,突出商旅文结合,坚持与农业、交通、制造等产业互相配合,联动发展,吸引更多的外来消费,扩大我县消费市场规模。通过与其他产业结合,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开发新的商贸流通服务业空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市场导向原则。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市场配置商贸流通业资源的作用,形成消费为主导、企业为主体、政府有效监管和适度调节的良性发展机制,调动社会各种力量推进商贸流通业发展,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市场化。

4、突出特色原则。紧密结合我县独有的区位、资源、人文、历史等优势,在保护和沿承我县畲族历史传统和文化风貌的基础上,按照商贸流通服务设施周边环境要求和原有优势,推出主业,配置辅业,使商贸流通服务群之间形成各具特色、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发展态势。

5、创新超前原则。按照现代商贸流通业的标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利用国内外商贸流通业发展成果,研究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趋势,在网点分布、业态设置、购物环境等方面适度超前,提高建设、规范起点和标准,开拓新的经营服务领域,适应今后一段时间内城市发展需要,充分体现设置理念、经营理念的超前性。


第三章  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总体布局

一、总体布局

根据景宁的地理环境特点、城镇体系布局和产业发展状况,景宁商贸流通的总体布局要形成“一心三翼”。

“一心”:即县城商贸服务中心。为全县商贸服务的中心,商业网点高度集中,经营服务功能完善,具有对全县商贸集聚和辐射作用。

调整完善县城区中心商业区的经营功能。重点发展连锁超市、专业店、专卖店,配套发展宾馆酒楼、特色街。突出发展精品经营、品牌专卖、特色餐饮、休闲娱乐、文化旅游等以时尚化、个性化为特征的现代零售业和高档次服务行业,凸现高雅和引领时尚消费的特色。

集中搞好外舍新城区商贸区的规划建设。新城区商贸业规划和发展要与新城区功能定位相适应,突出现代化、高档次、强辐射的特点,重点建设大型商贸商场、物流基地、购物中心,配套发展超市、专业店和高档宾馆酒楼等现代商贸流通业。

“三翼”:

东翼:以渤海镇、九龙乡为中心,是景宁西北部的商贸发展中心,并覆盖渤海镇、九龙乡、郑坑乡等周遍区域。

南翼:以东坑镇为中心,是景宁西南部的商贸发展中心,东坑镇为西南部中心镇,全县工业重镇。一般商品的商圈辐射半径周遍乡镇,覆盖东坑镇、大漈乡、景南乡、雁溪乡等乡镇。

西翼:以沙湾镇、英川镇为中心是景宁西部的商贸发展中心。一般商品的商圈辐射周边乡镇,覆盖沙湾镇、英川镇、葛山乡、鸬鹚乡、标溪乡、梧桐乡、大地乡、毛垟乡、秋炉乡、家地乡等乡镇。

三翼的重点是推进区域性商业中心建设。区域性商业中心以服务于本区域居民消费为主,兼有一定的集聚辐射功能。结合本区域特点,科学规划,注重特色,发挥各区域历史文化、人文环境、商业特色的优势,扩大商圈范围,形成专业特色经营规模,满足本地区及周边地域消费需求。争取建设成为本区域范围的商贸流通服务中心,拓展商贸服务功能,塑造现代城镇形象,以专业特色营销满足多元化需求。充实和完善餐饮、娱乐、旅游、休闲等功能,提高副中心城镇的辐射功能。

二、县城区商贸流通发展布局

依据近期发展规划布局县城形成“一轴两区”,一轴为以人民中路为轴,两区以府前路为分界线划分为城南区块、城北区块两个区块。中长发展目标将把外舍新区为一个新发展区块,届时,将形成“一轴三区”的总体发展布局。以人民中路为轴心向周边街道辐射,优化各商业街资源,不断提升城市商业中心设施布局;随着城北区块开发建设,建设配套商业服务设施,随着新客运物流中心的开工建设,结合旅游开发打造新城北区块;根据城南旧城拆迁规划,结合大众街道特色街区改造和保护建设商业配套服务设施,推进区块建设;启动外舍新区建设,利用优美的自然山水景致,结合滨水地带建设山哈风情街,建设集特色购物、餐饮、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商业街区,形成较合理的商业经营服务网络。

(一)县级商业中心(含区域商业中心)

县级商业中心是指商业聚集度高,商业服务行业完善,服务对象中有接近50%为区域以外消费者的繁华商业中心,业态以购物中心、大型超市、专业店等为主。区域商业中心指在居民稠密区、历史形成的商业集中路段,公共交通集散地或新兴大型住宅区周边设置的地区性商业服务中心,以百货店、超市、专业店、农贸市场等商业服务业态为主。

——人民中路商业中心建设

以人民中路为中心,北到环城北路,南至环城南路,东到环城东路,西经环城西路。由于现有大型商业设施分布过密,效益不高。规划期内不再增设新的大型零售商业设施,并鼓励现有设施错位经营。其重点:一是引导和鼓励一批本土大型骨干商业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扩大规模、提升层次,促进与文化、旅游、休闲的结合,增强竞争力。控制区块内酒店建设。二是控制百货店发展并力促转型新业态,积极引进和发展专业店和专卖店。按照宜严不宜快的原则发展餐饮,加强零星餐饮网点的改造与规范,逐步实现街头巷尾饮食摊点进室入户,大力发展“放心早餐”,加强发展新型快餐业。深入挖掘景宁“老字号”,创建新品牌,扩大影响力。三是以建设特色街为导向,调整不符合要求的业态和门类。通过综合整治,提升品味,完善购物环境,焕发商业活力,优化旅游环境。

——城南商业中心建设

按照规划,城南区块以文化、体育、游憩、居住为主导功能,以商贸、办公为辅助功能,依托人民路轴线,新建文体公建项目,包括畲族文化中心、博物馆、文化公园以及县游泳馆等,同时对老城大众街特色街区做好保护与开发,结合畲乡风情,发展以移民安置、畲族聚集村落和旅游景点相结合的综合风情区。在旧街区改造建设中,充分考虑古街区保护和古街区商业发展之间的融合。做到以古街承载商业,以景观吸引游客,以游客繁荣商业,实现旅游与商业的良性循环。

——外舍新区商业中心建设

“十二五”时期,外舍新区将逐步进入建设状态。按照城市规划,主要发展综合旅游服务区,包括旅游商业区、文化创意区,同时配置一定的城市居住用地和服务设施,形成综合性、开放型城市新区。根据人口的集聚速度来安排商业网点的面积,并处理好传统商业和现代商业的关系。为引进有实力的知名商业企业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着眼于引进省内外知名商业企业开设或管理购物中心,为景宁商业注入全新的经营理念,充分体现城市商业的现代化气息。处理好房地产开发与商业发展的关系,在中心商业街的建设中,预留大商业发展空间。合理布局写字楼、居住区和商业场所,不能一味地为收回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割出售店铺,造成店铺经营零乱,影响街区经营特色的形成。在新区商业中心建设一开始,就要成立综合性的商业中心区管理部门,通盘考虑街区建设、项目招商、街区环境卫生、治安管理等诸多事项。

(二)社区商业中心

社区商业中心指商业一定程度集聚,主要配置居民日常生活消费必需品的商业行业和生活服务业,服务的对象为当地居民。景宁县城设仙童社区、红星社区、城南社区、城西社区4个社区,以4个社区为区块建设社区商业中心以服务社区居民生产、生活需要,中长期将外舍新区作为一个社区商业发展中心。

社区商业的发展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要以方便居民日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为中心以小形网点为主,大力发展食品、日用品、餐饮、文化等各类日常生活需要的商业和服务业,尤其要努力适应家务劳动社会化和日常生活现代化的趋势,在提高传统服务业水平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符合社区特点的大众餐厅、茶馆、洗衣保洁、美容健身、家政服务、老年服务、修理服务、电子商务购物等现代生活服务业,不断提高生活水平。

(三)专业市场

按照城镇居民点布局、人口规模和城市发展的要求,控制农贸市场数量,整治提升现有农贸市场,解决停车难问题,搞好农贸市场的管理。积极吸引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农贸市场的经营管理,促进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农贸市场的联动发展。

——改造提升景宁县中心菜场

中心菜场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摊位370个,年平均市场交易额11005万元,是关系县城居民菜篮子工程的重要保障。规划期内要重点提升县中心菜场整体服务水平和交易能力,对中心菜场进行扩建改造,进一步改善购物环境,提升市场品位,为县城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改造提升绿色食品市场

绿色食品市场是我县重要的食用菌、香菇等绿色食品交易场所,规划期内将着力于现有的市场进行改造和完善。主要有兴建食用菌原辅材料市场,为菇民提供方便;改造硬件设施,改善交易环境;筹建大型冷藏库,解决贮藏保鲜问题;建立完善香菇质量检测体系,对入市香菇加强质量监测等。

——新建城北农贸市场

将现城北菜场规划移至玄堂殿,按三星级以上标准建设一个城北农贸市场,市场建筑面积达到3500平方米以上,摊位300个以上,满足城北扩建发展和居民需求。

——改建原山珍大市场

对现在空闲的山珍大市场进行改建,可规划建设用于蔬菜(水果)批发市场或其他用途,以便合理利用此市场。

——新建生猪定点屠宰场

对老的生猪定点屠宰场实施搬迁扩建,屠宰场面积达到10亩,年屠宰量达到5万头,进一步提高全县生猪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四)景区商业

分布在有旅游景点的景宁各乡镇,主要服务对象为游客,要求具有一定的规模,实行统一管理,在抓旅游商贸经济效益的同时,要特别注重树立与维护景区品牌形象。景宁景区商业主要经营的是特色旅游纪念品、饭店宾馆服务等。依照景宁旅游点分布和游客滞留状态,主要景区商业可与区域性商业中心重合建设。

三、乡镇(区域)发展布局

乡镇(区域)商业中心是根据历史情况和现状以及景宁旅游景点开发的实际情况,在规划期内提出一个初步设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实施、完善。

1、东坑商业区

以东坑镇为中心,包括东坑镇、大漈乡、景南乡、雁溪乡等5个乡镇。重点培育笋竹、蔬菜、花卉等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自然风景和生态景观为特色的生态休闲旅游业,推进东坑生态旅游示范镇建设。东坑镇区以林木加工、农副产品精细加工业为主体,适度发展机械加工工业,重点加强东坑镇区建设,争取形成县域次中心城镇。

规划期内,根据发展情况适当扩大东坑镇连锁放心店规模,以满足镇内居民的需要,建设1—2家一定规模的超市,创办3至5家具有一定规模的餐饮商店,提高服务质量,提升镇内餐饮服务水平。在东坑镇内建设农贸市场1个,为香菇、黑木耳和其他食用菌类产品、食用菌原材料、茶叶、高山蔬菜等农副特产产品提供一个固定的交易场地,促其形成集市化,常态化,充分发挥高山、绿色、生态的品牌效应。重点做好大乡、景南乡旅游景点的餐饮、娱乐、购物的商业网点规划,鼓励创办具有景区特色产品的专业营销店,供外地游人选购,适应游客各式购物需求,打出景点品牌。

2、沙湾、英川商业区

以沙湾镇、英川镇为中心,以毛垟为辅中心,包括沙湾镇、英川镇、葛山乡、鸬鹚乡、标溪乡、梧桐乡、大地乡、毛垟乡、秋炉乡、家地乡等9个乡镇。重点发展林木产品、水果、干果等效益农业和竹木产品加工,优化水电开发,发展乡土文化旅游业和消费性服务业。

规划期内,一是要进一步规范沙湾综合市场管理水平,完善服务功能,提升综合市场辐射能力。二是要适当扩大连锁放心店和连锁超市的规模和数量,增加商业网点分布,以适应集市交易的发展,努力建设1—2家一定规模的超市和购物中心,满足沙湾中心镇需要。三是发展沙湾镇、英川镇、毛垟乡为主的小型农产品交易场所,以满足各类农产品交易的需求。四是利用原有的旅游业,并逐步增加和提升各旅游景点的观光、休闲、娱乐设施,以满足旅游发展需要。

3、渤海镇、九龙乡商业区

以渤海镇、九龙乡为中心,包括九龙乡、渤海镇、郑坑乡等3个乡镇。以炉西峡和九龙国家地质公园为核心的库区旅游业为发展主体,结合滩坑水库培育水上养殖和水产业,以镇区为依托适度发展加工工业。加强生态林建设,发展特色农林业。加强对片区中心九龙乡集镇的培育,依托其旅游服务的优势,成为片区人口和服务的集聚中心。

规划期内,在九龙至大港头公路和庆景青公路景青段建成之机,九龙乡商业点为连接丽水、青田的重要位置,利用建成的滩坑库区交通码头、人行渡口和库区旅游客货码头,大力发展炉西峡和九龙国家地质公园旅游项目,逐步建立起服务于库区养殖、水产业和农林产品交易市场,繁荣发展沿库区水域旅游服务业,发展集旅游、休闲、娱乐、餐饮、住宿、购物为一体的商贸服务行业。

四、主要发展业态

(一)零售业

结合城区实际,按照网点布局的有效性、业态的先进性、结构的合理性的原则,大力发展现代零售业,使之成为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商业业态。

——综合性超市。在各社区商业中心,均可发展至少一座面积在1000—1500平方米的综合性超市。积极扶持当地企业投资经营综合性超市,同时重视引进县内外发展综合性超市。

——专业店和专卖店。在城区商业中心、商业街、百货店、购物中心等内容,都应发展此类业态。到规划期末,县级商业中心、社区商业中心、商业街等都有此类业态。要特别注重对国内外知名品牌的专业店和专卖店的引进,提高整体业态水平。

——便利店。发展面积在50—100平方米,以经营食品、饮料、日用小百货为主的便利店,使之成为社区商业、街道商业和村级商业的重体形式,便利店主要设置在居民区、医院、车站、企事业单位等附近,以居民徒步行走5—7分钟为宜。同时要大力发展连锁便利店,提高配送面和配送率。

(二)物流配送业

根据城区发展布局,结合高速公路、省道、县道等对交通设施和工业区块布局,设置两块物流地块:一是在王金垟复合产业区北面规划一处占地面积较大的仓储物流地块。二是依托高速公路出口和新汽车的有利位置,将新汽车站建成连接县内外的物流集散、配送中心。

(三)宾馆饭店、餐饮业

合理发展宾馆饭店、餐饮业对于全县发展旅游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现有星级和上档次的宾馆、饭店很少。要对现有中小型宾馆进行改造,要增加提升一批有一定规模的三星级以上的星级宾馆。新规划的城南、城北和外舍新区要特别注重宾馆饭店建设要合理布局,上规模,上档次。

目前,城区餐饮业较松散和没有形成特色规模,老城区的餐饮业要适当集聚,加大对小饭店、小餐饮小吃店的整治力度,力争形成特色街区,增强知名度和吸引力。在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时,要按标准规划餐饮网点的设施建设,发展民族特色小吃、餐饮街区。

(四)电子商务业

经济全球化和网络经济的逐步实现是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而基于Internet 的电子商务由于其突破时空的限制、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等优势,将在整个商务活动中占据越来越多的份额。政府要加强对电子商务宏观指导,加大对电子商务的支持和协调力度,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一个规范有序的应用发展平台。加大企业信息化、政府信息化和服务信息化的步伐,逐步形成电子商贸发展的大环境。

(五)社会服务业

社会服务业是极具发展潜力和前景广阔的行业,要把大力发展社会服务业作为新的增长点和突破口,改造发展传统服务业、扶持发展新兴服务业、促进发展家庭服务业。提升传统服务业,要赋予传统服务业新的发展内涵,提高沐浴、理发、美容、照相、修理、印刷等传统服务业的技术含量,扩展服务项目。根据居民需求,拓宽服务经营领域,逐步完善服务功能,改进服务方式,提高现代化水平。开拓新兴服务业,重点扶持广告、租赁、典当、咨询等新兴服务业,使之成为商贸经济新的增长点,进一步服务一、二产业发展,促进市场繁荣。积极探索多种发展模式,推动家庭服务业发展,完善家政服务、保健服务、回收服务等功能,方便群众生活。


第四章  实施规划的政策措施

商贸流通业是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先导产业,是完善城市功能,促进旅游兴县、文化强县建设的重要力量,是提高城市竞争力、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实施景宁商贸业发展规划,必须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府各部门、企业和个人发展商贸流通业的自觉性;必须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建立起新的流通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构建新的政策支撑体系。

(一)树立开放意识

抓住县域开发开放的机遇,结合全县总体发展战略,在发展理念、思维方式、融资渠道上树立开放意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扩大与大集团、大项目的对接范围;注重与国内先进地区和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在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贸易批发和中介服务等领域,发展国内、国际合资合作项目;提高招商引资和业态引进的水平和质量,注重功能提升和综合竞争力提高;支持优势商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拓宽发展空间,扩大市场辐射力和影响力,形成大商贸大流通格局;以网络化、信息化和专业化手段推进商贸流通现代化;继续扩大连锁经营规模,鼓励企业以资本运作、管理技术和品牌资源为纽带,以特许、加盟经营等形式,向规模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二)提供政策扶持

一是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采取直补、贴息等方式,设立扶持和补助基金,支持商贸流通服务业在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品牌梳理、市场开拓、质量体系等方面的建设。二是要解决土地的“瓶颈”问题,以处置、盘活闲置土地和提高低效用地为突破口,对利用存量土地建设的服务业项目,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前提下,依据有关政策优先办理建设用地供地手续;实力雄厚的国内外大企业、集团投资建设时,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旅游规划的前提下,按有关政策提供用地;对列入服务业发展规划的服务业聚集区、重点项目优先满足土地指标供应。三是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允许国内外各类企业参与商贸流通服务业建设,形成国有、外资、民营资本“百花齐放”、竞相发展的格局。此外,要在用水、用电、信贷、税费收取等方面研究制定相关优惠扶持政策。

(三)加强部门合作

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共同推动城市与商贸流通的互动发展。一是加强与城市规划部门的协调,将商贸流通服务业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之中,统一实施。二是加强与交通建设系统的合作,使商贸流通与交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三是加强与旅游、文化等部门的合作,在建设商业中心、特色街区和风景区时相互配合,在举办各类城市活动、营造城市文化中心上形成合力,扩大综合效应。四是推动商贸物流业发展与房地产发展的联动,在旧区改造、历史风貌区保护利用、大型住宅区建设中,做好商贸物流业设施建设,完善功能配套。

(四)优化商贸环境

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模式,结合实际,开展商业文化、商业道德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商业道德水准。继续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建立企业(个人)信用档案,限制不合格企业(个人)进入商贸市场,创立商贸流通业信用品牌,抑制恶性竞争。增强商贸业政策规范性、透明性和稳定性,完善商贸管理地方规则,为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引进和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五)培养高新人才

通过多种渠道,完善人才开发、培养体系,建立健全开明开放和系统的商贸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大力培养现代商贸管理人才,特别是连锁经营企业、现代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信息服务、会展业等方面专业性高新人才;开发、建设、完善商贸流通人才评价体系,建立商贸流通人才信息网和商贸流通人才信息发布与交流平台,建成商贸流通人才信用体系,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调动人才创新、创造、创业的积极性。通过培养高新人才,使我县成为高素质人才资源聚集地,为使我县商贸流通服务业尽快融入各级市场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附件1:

景宁县“十二五”商贸流通重点项目规划表

序号

名    称

性质

建设地点

建设内容和规模

“十二五”计划投资(万元)

建设年限

1

客运物流中心

新建

城北

二级客运站、交通施救中心、交通服务中心,占地约3.9万平方米。

5000

2011—2013

2

县救灾物资储备中心

新建

王金洋复合产业区以北

建设县级物资储备中心,占地1200平方米。

500

2012—2015

3

县级商贸物流中心

新建

王金洋复合产业区

建设县级商贸物流中心,全县物流配送中心,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

3000

2012—2015

4

城北农贸市场

新建

城北

三级农贸市场建设规模,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

3000

2013—2015

5

大众街历史街区

新建

大众老街区

保护修整潘宅、孔庙、文昌阁等古建筑遗存,恢复历史风貌,建设旅游、观光、居住、购物为一体的特色街区。

8500

2014—2015

6

五星级饭店

新建

通天门山顶缓坡处

五星级饭店建设,集住宿、餐饮、娱乐等综合设施,占地2万平方米。

20000

2012—2014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