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24597209498X/2010-5244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10-08-13
发布单位: 景宁县政府 有效性:

景宁畲族自治县“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

2021-08-30 16:01 信息来源: 景宁县 浏览次数:
分享到:

“十一五”期间是我县农村经济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关键五年。科学制订“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对于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实施县委“一三四八”发展战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基础

(一)“十五”回顾

“十五”期间,全县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地域比较优势,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农产品品牌,加快产业化经营步伐;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业和农村经济步入稳定发展的健康轨道,为“十一五”期间农业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粮食生产平稳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效益显现

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县加强对粮食生产的精神,尤其是在中央连续几年一号文件的指导下,积极采取“多予、少取、放活”的扶持和鼓励政策,加强了对粮食生产的支持,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了粮食生产的恢复性增长和稳定发展。“十五”期末,全县粮食总播种面积15.1万亩,比“九五”末增4.5%;总产量4.9万吨,与“九五”末基本持平。

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挥当地比较优势,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茶、菌、菜、药、果和畜牧业等重点产业的发展,并通过扶持培育,促进了特色优势重点产业的提升。

2005年,全县茶园面积达到3万多亩,食用菌5000多万袋,蔬菜播种面积8.9万亩,高山花卉基地465亩,中药材面积7.4万亩(其中木本6.5万亩,草本0.9万亩),水干果面积5万亩(其中“十五”期间新开发1万亩,完成低改1万亩)。特色优势产业显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畜牧业生产结构进行了较大调整,在稳定生猪、家禽等产业的同时加快了食草牲畜的发展。2005年全县生猪、牛饲养量分别为8.7万头和0.92万头,家禽饲养量64.88万羽,肉兔饲养量13.88万只;突出了养羊业的发展,全县羊饲养量3.08万头,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2.农产品竞争力增强,产业化经营步入发展轨道

以创农产品品牌为突破口,加快品牌的创建,如茶叶产品相继通过了ISO9002、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等系列论证,取得了浙江省“十大名茶”殊荣;“南野”牌系列森林蔬菜、“山山牌”香菇和木耳、“胖胖”牌冬笋、“英川”高山蜜梨、“农发牌”水果等一批农产品都打出了品牌。五年中全县共注册农产品商标13个,其中省级著名商标3个、市级4个。一批农产品在历届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浙江农业博览会上获得优质农产品称号,其中获得国家级金奖3只,累计获得浙江省金奖产品16只;获部、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8个,面积 1600多亩。

五年来,通过“扶优扶强”,扶持了景宁县大自然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以及山珍大市场、绿色食品市场等农产品交易市场。通过品牌、基地、市场等多方面的建设,有效地推进农业生产步入产业化经营发展的路子。到2005年全县超500万元的农业企业7家,其中列入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2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8家,共有社员2500人,比2000年增加12家,其中省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1家。

3.创新机制得以加强,服务方式加快转换

围绕科技创新和服务职能转变,开展以农科教结合、产学研优势互补,实施种子种苗工程,一大批优良品种得到引进、繁育和推广;水稻轻型栽培技术、旱地高产高效综合配套技术、高山蔬菜和高山花卉反季节生产、茶叶生产技术应用、食用菌设施栽培、畜禽规模化养殖等农业“丰收计划”的实施,提高了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建立了以县级为中心、乡(镇)为网络窗口的农技110信息服务网络和“农民信箱”网络,一个以农技110为载体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框架在“十五”期间初步形成,使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手段得以加强。此外,为与产业发展相适应,建立了茶叶产业办公室等新机构。

4.农业生产安全水平逐步提高,农业发展环境得到改善

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建立了县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并通过组合部门职能,加强了农资市场的监管,开展系列农业专项执法活动,加大对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市场的督查力度,促进了农资市场的规范秩序,有效地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技推广与应用,建立了动、植物重大疫病应急预案;开展拖拉机道路安全专项整治和常规监管力度,农机安全形势得以好转;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了农村二轮土地承包工作,保障和巩固了农民合法经营权;全面取消了农业税;推进村级集体经济民主管理,全面推广“村财乡管”代理制度;加强农民负担监督,依法保护和支持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5.农业增效步伐推进,农民增收渠道拓宽

2005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8217亿元,比“九五”末增长15.9%;农民人均纯收入3292元,比“九五”末增长46.3 %。在农民增收过程中劳务外出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新渠道,2005年全县季节性劳动力外出和常年劳动力外出分别为 0.8万人和3.12万人,分别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8.8 %和34.3%,全县劳动输出比“九五”末增长8.3%。

(二)发展机遇与空间

1.历史机遇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经济发展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的发展历史时期,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工业反哺农业,国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借助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发展成就,实现农业工业化和生态化生产有机结合,农业内部自我发展和外部反哺支持相统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

2.发展空间

随着全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通过全面推进农业功能创新,农业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在进一步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发展环境下,农业向经济型、生活型、生态型、观光型和文化型等方向发展,给地处“神奇畲乡、秀美山水、休闲胜地”的我县农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通过充分发挥农业的自然属性,结合种养业,积极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农家乐)等美化生态环境的农业门类,创建良好的休闲场所,实现农业生态的经济化;通过秉承畲乡农业的悠久历史,把畲族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社会理念结合起来,大力挖掘和弘扬农耕文化、品牌文化、风情文化等,开发农业文化产品,提升农业品位。

3.生态优势

我县生态环境质量良好,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均位居全省前茅;境内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极少,污染负荷指数全省最低。良好的生态环境,优越的山地立体气候条件,是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的良好区域,具有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得天独厚的原发优势和广阔空间。此外,境内海拔高低相差甚大,尤其高海拔地域面大,利于农业的反季节栽培,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这些都利于茶叶、食用菌、高山蔬菜、中药材、水干果、花卉、畜禽等特色优质农产品的加速发展,为全县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面临困难

“十一五”期间,农业发展仍面临严重挑战。由于客观环境条件限制和经济转型仍较缓慢,传统性特征仍较明显,长期存在的体制性、机制性矛盾表现更突出,农业发展依然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从可持续发展战略上看,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没有明显得到提升;农业投入有效机制尚未健全,农业发展的资金“瓶颈”较突出;农业小生产与市场之间的矛盾没有根本解决。其主要表现在:

1.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脆弱

我县地处浙西南山区,农户居住分散,山地农业比重十分大,投资成本高;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抵御自然灾害、动植物疫病、外来有害生物能力不强;水利设施等农业基础设施没有得到有效加强,“靠天农业”的困境依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耕地资源较少且坡度大,质量差,水土流失严重,肥力下降,单位产出水平低。此外,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水平较低,农业技术推广手段落后;农业机械化难以得到有效推广;基层农技人员队伍体系不健全,农技推广经费不足,农技推广机制创新能力弱等诸多因素制约着农业发展。

2.农业经营粗放,农产品整体竞争力不强

农业粗放经营未得到有效改变,创新型农业尚未建立,农产品结构不合理;农业经营规模偏小,产业化、组织化生产程度低,抵御和化解市场风险能力脆弱;农业龙头企业少且规模小,带动能力不强,农副产品市场流通不畅,产销信息没有形成有效对接,农产品现代营销体系不健全。

3.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水平较差

从事农业的劳动者文化、科技素质不高。农业经营观念陈旧,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低。

4.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农业比较效益下降

一方面由于立体条件制约,投入成本相对较高;另一方面由于其它生产要素成本增加,使本来效益不高的农业经济效益更为低下。此外,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公共设施与管理手段与现代农业发展还不相适应。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省委“八八战略”、市委“三市并举”战略和县委“一三四八”战略,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任务,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攻方向,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体制和机制创新,努力构建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持保护体系;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市场为导向原则

在充分考虑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和潜在需求的基础上,适应人们对农产品消费多样、优质、安全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重点发展市场占有率高,市场前景广阔,有显著地方特色的优势农产品。

2.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我县自然生态类型多样,垂直分布气候特征明显,土壤结构复杂。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综合考虑资源条件、生产基础、市场环境以及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因素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相对集中,优先发展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

3.坚持产业化开发原则

围绕主导产业突出,后续产业跟进的产业体系,重点向绿色、无公害、安全优质、特色优势的农产品产业发展,形成区域性、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生产基地,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努力构建优势群体,打造名牌产品,推进产业升级,提高产品整体竞争力。

4.坚持突出质量和效益原则

优化品种和品质结构,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程序,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卫生体系建设,完善检测检验和监督体系。

5.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坚持适时、适度开发,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进生态县建设,大力推行绿色技术,实行清洁化生产,实现农业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

(三)发展目标

到2010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6亿元,年均递增5%。农民人均纯收入4500元,年均递增6.5%。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更加优化,农业效益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巩固和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业功能进一步发挥与拓展;农民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就业结构趋向优化,农业生产质量明显提高;农业投入机制得到加强和完善,农业科技服务手段得到增强,农业支持和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

1.稳定粮食生产

“十一五”期间滩坑电站建设库区将淹没耕地1万多亩,为保持粮食生产的稳定,要贯彻落实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和措施,切实保护好有限的基本农田,有效制止耕地抛荒;提高复种指数,加强科技投入,提高单产水平,努力保持播种面积不低于14.5万亩,年产量不低于4.3万吨的水平,确保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的稳定。

2.发展特色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

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好、资源丰富多样、气候环境适宜等自然环境和生态比较优势,按照《景宁县优质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要求,推进农产品区域布局科学化,大力发展特色高效生态农业,继续加大茶叶、食用菌、竹笋、蔬菜、水干果、中药材、花卉和畜禽等优势产业发展。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突出区域布局,构建条、块农业结构,建立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努力发展设施农业、精准农业、循环农业、休闲农业,提高农业产业规模,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1)茶叶。到2010年全县茶园面积争取达到5万亩(其中白茶面积1万亩),实现产值超亿元。建立以鹤溪、澄照等乡镇为重点的“惠明茶”和“白茶”产区;鸬鹚、沙湾、标溪、梧桐、大均、外舍等乡镇的中低茶产区;滩坑电站库区沿岸的陈村、郑坑、渤海、大顺、金钟(滩坑库区建成后将合并为渤海镇和九龙乡,下同)特早茶生产基地。并重点建设鹤溪镇、澄照乡2个万亩茶乡,10个茶叶专业村;全面实行无公害生产,改造更新低产茶园,主攻产品质量,优化茶树品种结构。五年内发展和转换有机茶面积1万亩,茶树良种率达80%以上,名优茶产量占40%以上。

(2)食用菌。到2010年,食用菌鲜品产量保持在50000吨左右,草腐菌和珍稀菌占总量的20%以上,优质菌菇达90%。食用菌产值保持亿元以上。香菇、黑木耳产区布及全县各乡镇;东坑、大漈、大地等700米以上乡镇的重点村建立优质花菇和反季节鲜菇生产基地;常规菇、珍稀菇分布在沿溪中低海拔地区;牛肝菌等生产基地主要布局在高海拔的景南等乡镇。全县建立100万袋以上有特色的食用菌规模示范基地10个以上,建成以鹤溪、东坑、大漈、景南、沙湾、大地等乡镇为重点的食用菌产业带。全县菌菇标准化基地建设生产率提高到70%以上。同时,组织扩大异地开发种植规模,拓展发展空间。

(3)蔬菜。到2010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复种)达10万亩,产值超亿元。其中无公害、绿色栽培基地5万亩,高山反季节蔬菜基地2.5万亩,设施栽培基地0.5万亩。重点在大漈、景南、东坑、英川、沙湾、标溪、大地、郑坑、梧桐等乡镇的高山地域建立耐贮运、有特色、优质无公害高山反季节蔬菜区;在鹤溪、澄照、外舍等近郊乡镇布局种植大宗蔬菜区,保障县城“菜篮子”供给;冬笋基地重点在景南、东坑、鹤溪、外舍、渤海等乡镇。积极选用适宜山区种植和耐贮、运的优良品种,加大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规模,大力应用大棚、地膜、微蓄微灌等技术措施,积极开展应用杀虫灯、防虫网等设施栽培工艺以及生物防治技术。

(4)水干果。到2010年,在滩坑电站库区淹没1万多亩的状况下,通过努力使全县果树面积保持在5万亩。在鹤溪、沙湾、鸬鹚、梧桐、标溪、大均等乡镇的低山地区建立以特早橘、杨梅、黑李、枇杷、葡萄等品种为重点的优质水果基地;在英川、沙湾、鸬鹚、东坑、葛山、大地等乡镇的高山地区建立以“英川”牌高山蜜梨、甜桔柚、油桃等品种为重点的优质水果基地。完成低劣果园改造面积1万亩,发展具有地方特色优势水干果基地1万亩;实现改造一批,更新一批,发展一批。建立一批优质化、标准化、规模化的示范基地,优质品种覆盖率达80%以上,优质果品率达60%以上。

(5)中药材。到2010年,建成以厚朴、杜仲、红山桅为主的木本药材基地6.5万亩;以白术、元胡、茯苓、浙贝、玄参、金银花、吊瓜、太子参为主的草本药材基地2.5万亩。在梧桐、澄照、大漈、大均等乡镇建立以厚朴、杜仲为重点的木本中药材产区;在大均、秋炉、澄照等乡镇建立以元胡、白术、太子参等“浙八味”为主的草本药材产区。并积极推进景宁畲药的研究、开发和发展。

(6)花卉苗木。到2010年,以景南、大漈、东坑、澄照等乡镇为主,建立高山反季节花卉基地2000亩,实现产值0.3亿元。重点发展香水百合、唐昌蒲、金丝桃、孔雀草等花卉品种。引进国内外新品种,驯化开发野生花卉苗木资源;加快引进推广容器育苗和介质栽培技术,发展中高档木本切花、鲜切花和盆栽花卉,提高鲜花保鲜水平,促进高山反季节花卉产业的发展。

3.积极发展畜牧业

到2010年,生猪年饲养量达到10.5万头,家禽年饲养量110万羽。发挥牧草资源相对丰富的优势,把食草牲畜的发展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到“十一五”末山羊年饲养量达到4万头,肉兔饲养量20万只。以鹤溪、澄照等乡镇为重点,建立三元猪繁育(生产)基地;以滩坑、白岳、英川等水电站库区两岸乡镇为重点,形成鸭、鹅等家禽产业带;以草山资源丰富的景南、雁溪、大漈、鸬鹚、葛山、东坑、梅歧、澄照、梧桐、沙湾、英川等乡镇为重点,大力发展山羊、肉兔等草食牲畜养殖。扶持一批有特色、有规模的畜禽养殖基地。优化肉类结构,猪肉比重下降到72%,牛羊肉比重上升到 5%,禽类比重上升至23%。加快山羊等食草动物、优质猪、生态禽和无公害、绿色畜产品的发展。优化畜禽品种结构,重点发展三元杂交瘦肉型商品猪,波尔山羊、南江黄羊的杂交商品羊。

4.突破加工出口农业

根据农业产业的特征和比较优势,重点选择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实力较强的加工型、营销型龙头企业。到2010年全县农产品加工率达20%,其中重点抓好食用菌、果蔬、茶叶三大加工业。

(1)食用菌加工业。瞄准国际市场,调整食用菌加工结构,进一步提高保鲜、速冻能力水平,增加鲜菇出口;加强食用菌的精深加工项目的开发和研究,发展食用菌休闲食品、药品和保健食品等项目,促进食用菌加工产品向系列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到2010年培育精深加工企业2—3家,全县食用菌加工率提高到40%。

(2)果蔬加工业。加快发展果蔬加工业,努力提高果蔬产品转化和加工增值能力,培育、扶强果蔬加工龙头企业,加快果蔬产、加、销一体化进程,提升果蔬产业加工水平;加强果品保鲜、贮藏和深加工的研究和技术应用,提升果品商品价值。

(3)茶叶加工业。顺应国际茶叶消费的发展方向,以发展绿色、有机茶产品为目标,实施茶叶有机化、标准化生产,提高全县有机茶比重;注重研制和开发茶叶加工新工艺,提高茶叶精深加工、包装水平,努力提高茶叶产品质量,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5.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以自然、生态、绿色、文化、休闲为内容,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坚持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开发原则,加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

挖掘与发挥生态优势,与大漈雪花漈、大均漂流、草鱼塘国家森林公园等风景名胜、人文景观资源相结合,建设一批农业休闲、旅游乐园,推出乡土文化和农家风味的特色观光项目。

发挥独特的畲族风情文化,把农业、旅游、文化整合起来推进整体开发,提高休闲农业品位。把畲乡风情推向市场,吸引城市居民享受景宁清纯秀丽、山水飘逸的自然景观,享受畲乡浓郁的民族文化。

到2010年,全县休闲观光农业点(村)力争达到20个,其中新建15个。

三、主要措施

为加快农业产业化,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的建设,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步伐,农业发展的主要措施是加强种子种苗工程、龙头企业培育工程、生态农业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农民素质工程等工程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产业质量安全、农业综合执法等体系建设。

(一)工程建设

1.种子种苗工程

坚持把实施种子种苗工程作为发展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来抓,大力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保护当地优良、珍稀种质资源,挖掘培育地方传统优势品种,搞好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重点抓好粮食作物、茶叶、食用菌、水果、花卉、中药材等种子种苗和种畜禽的培育。

粮食作物种子重点在大漈、东坑、沙湾等乡镇建立赤峰稻良种基地2000亩;在沙湾、东坑、英川、金钟等乡镇建立马铃薯、旱(杂)粮良种繁育基地 2000亩。粮、豆等主要作物重点通过引进、试验、示范,进行全面推广,良种率达85%以上。

抓好景宁白茶品种选育和繁育工作,选育白茶品系2—3个,建立母本园基地500亩,苗圃基地200亩,繁育白茶苗木2000万株,建成基地5000亩。全县建立绿茶茶树良种茶苗苗圃基地1000亩,年度面积200亩。累计繁育良种茶苗1.3亿株,平均年繁育良种茶苗2600万株;茶树良种母本园基地1500亩(年度面积300亩),其中龙井长叶700亩,浙农117品种200亩,丽早香200亩,迎霜、乌牛早、龙井43等品种400亩。

食用菌重点建设香菇菌种生产示范基地,达到年产0.5万支母种、2.5万瓶原种生产能力,菌种推广优良率达95%以上。开展食用菌种质资源保护,建立菌种种质资源保护库、保藏室和菌种检测室、育种实验室;收集并保存保留各类野生种质资源和食用菌株,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供菌种选育利用。

在鹤溪、英川、葛山等乡镇建立水果良种基地,巩固发展鹤溪镇城北山后(100亩),优质果树良种母本园,重点引进柑橘、梨、杨梅、桃、李、枇杷、枣、葡萄、柿等水果种苗。通过对引进种苗的适应性、抗病性、生长性进行试验对比,从而选出具有“个大、色美、质优”,适应性强、市场前景好等特点的优良品种。尽可能引入和繁育一批比现在品种质量更优、产量更高、综合性状更好的特早熟、特晚熟新品种,以改善现有果树品种结构。充分发挥果树良种母本园对全县水果品种良种化的辐射功能,使全县的果树优质品种覆盖率达80%以上。

建设高山蔬菜繁育基地,如大漈茭白基地和景南松花菜基地。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提高名、特、优、稀蔬菜新品种应用率,大宗蔬菜良种率达到98%以上。

在景南、大漈等乡建立香水百合良种繁育基地1000亩。

在梧桐、澄照等乡镇建立厚朴繁育基地1000亩;大均、梧桐、标溪、大地等乡镇建立“浙八味”药材良种繁育基地2000亩。抓好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建立畲药种质资源保护区,加强景宁中药材的研究与开发。

在鹤溪、澄照等乡镇建设外三元猪良种繁育基地;引进波尔山羊、家禽、兔等良种进行品种改良,加快试验示范和良种推广。

2.龙头企业培育工程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的产业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壮大原有的农业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和培育一批科技含量较高、规模较大、市场竞争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提高整体竞争力,推进“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形式的农业经营模式,构架较为稳定的购销关系和产业经营机制;引导和扶持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的利益共同体,增强产业的带动能力。到2010年,全县培育年销售收入超1000万元农业龙头企业15家,其中超5000万元的1家。

巩固基础,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因地制宜、多元创办、政策扶持、部门指导、市场运作”的思路,逐步建立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纵向相近、横向相联、产加销衔接、农工贸一体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网络体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到2010年,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0家,社员0.8万人,带动农户3万户,联接基地8万亩;每年培育1家产业优势突出,运行机制规范,经营绩效显著,产品市场竞争力与带动力强的龙头型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

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巩固完善山珍大市场、绿色食品市场等农产品市场,规范市场设施和质量检测设施。根据产业的发展需要,努力创造条件,力争建设新的农产品市场。到2010年,建成以城市农贸市场为中心,区域特色农产品市场为主架,连接乡镇的农产品市场网络体系。

3.生态农业工程

推进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以农业新型工业化和经济生态化理念指导农业生产,从绿色消费需求出发,调整农业区域布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农业耕作制度改革,推进生物技术应用,防治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努力处理好人与自然、生态保护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着力实施农业生态示范工程建设,推进农业高效和持续发展,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到2010年,全县建立生态农业示范点3个,生态农业样板1个。

大力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推广无公害和科学减量施肥技术,主要农作物和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普遍推行测土配方施肥。到2010年,化肥利用率提高2—3%,氮肥减量15%。

全面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工程”。推广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积极鼓励应用物理防治方法,开展生物防治技术。“十一五”期末,化学农药总使用量减少20%以上,新型植保器械应用面积达50%以上;农药有效利用率提高10%以上;全面禁止使用国家规定的高毒高残留农药;确保农作物病虫草鼠害所造成的危害损失控制在经济阈值以内;农产品农药残留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努力把对生态环境和包括天敌在内的非靶标生物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农药使用控制水平达到生态县建设的要求。

抓好畜禽排泄物治理。加强畜禽养殖生态示范区建设,全面开展畜禽规模场排泄物综合治理。遵循“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再利用”原则,加强雨污分离、干湿分离,实施沼气工程、有机肥加工等综合措施,达到有效治理,标准排放。

加强立体种养模式推广。大力发展立体种养结合模式,把种植业和养殖业在空间与时间上实行优化布局,充分挖掘农业资源的生产潜力,推广稻田养鱼、果园放养土鸡、吊瓜地套种香菇等。大力推广设施栽培,通过设施技术应用实现农作物的同年生产,多季收获,并收到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效益。

加强农村能源综合利用。加快农村沼气、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步伐,把可再生能源技术与高效生态农业结合起来,大力推广猪粪、沼渣、作物秸秆等能源利用的生态模式,推进沼液、沼渣和作物秸秆还田,加快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实现生态良性循环。

4.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沃土工程”。开展以培肥地力为主的中低产田(地)改造与治理,大力推广作物秸秆还田,发展绿肥生产,开发推广有机肥,不断提高土地生产能力水平。根据不同农区生态环境、土壤类型、耕作制度等,建立农作物土壤肥力监测点,并实施长期定位监控,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保护和利用耕地资源机制,稳定和提高土壤肥力,力争耕地向健康协调的生态环境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发展。

设施农业。在特色优质农产品的主要产区和基地,大力推广大棚栽培、地膜覆盖、稻草覆盖、少耕免耕、节水栽培等设施栽培技术;蔬菜基地、山地果园积极推广微蓄微灌设施建设。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蓄水、引水、提水建设工程,以及排涝设施工程,提高防汛抗旱能力。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提高田间耕整、灌溉、植保、收获、保鲜、储运、加工等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水平。

5.农民素质工程

以“百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为载体,加强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增强农村劳动力生产能力。

创建农业培训新机制,整合科技力量和培训资源,建立县级农技培训中心,依托农广校、农机校、农业信息网络远程教育等农业推广机构和手段,形成培训农民的主体阵地,发展农民培训事业。通过优化培训资源,提高培训质量,把农业技术应用与农民素质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在全面开展针对农事进行培训同时,开展以提高生产技能和科学文化素质为重点的劳动力素质培训,面向农村青年和科技示范户,全面实施“绿色证书”培训制度,努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青年农民。“十一五”期间全县农业科技应用培训达5万人次。

(二)体系建设

1.农业产业化体系建设

依据《景宁县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发展规划》,集中建设一批无公害、绿色生态特色农产品基地,加强区域布局、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规范化管理,推动全县农产品向优质化发展。到“十一五”期末,全县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达到10万亩, 60%的基地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

着力培育、扶强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带动产业能力强,与农民利益紧密联结的农业龙头企业。在高效生态、特色优质农业集中产区,通过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积极鼓励发展多主体投资、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速特色优质的块状农业形成,促进传统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和现代农业转变。

推进农产品交易方式创新,努力发展连锁超市、直销配送等新型农产品流通业,培育农产品现代物流中心,搞好农产品产销衔接。加强农产品公共营销服务系统的基础设施和组织体系建设,有效拓展农产品市场。加强对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延伸,提高农业各生产环节的组织化经营水平。

把创立、做强优势品牌作为提高全县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的重要举措实施,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努力打造和提升一批农产品和加工产品的知名度。通过整合品牌,培育品牌,扩张品牌,提升品牌,保护品牌,实行品牌化营销战略,打响金奖惠明茶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完成惠明茶等原产地保护工作,努力做大做强“名茶之乡”、“药材之乡”、“食用菌之乡”等区域品牌经济。

2.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体系建设

加快农业技术创新,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努力把景宁的农业从资源消耗型转向科技型的发展轨道,着力提高农业产业的科技含量。

在全面推广农业实用技术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操作技术、生态农业技术、组装配套技术、精准农业应用技术、设施栽培技术、立体种养结合技术、节本省工技术,以及农业机械、农副产品保鲜、贮藏、加工等先进适用技术和新工艺,扩大农业科技应用覆盖面。

通过政府推动,项目带动,市场引导,建立起一批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和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整合全县农业科研力量,进行农业科技攻关,重点研究与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产品附加值高的项目,促进农业科技应用和推广水平的提升。

加强与完善以农技110为框架的县、乡、村农技服务体系。完善县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和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村级信息点的建设。实施“农民信箱”工程,大力开展农业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增强和提升农技110功能,增强服务手段,拓展服务内容,积极与电视、广播等媒体交互结合,形成多样化农技推广服务模式,集技术咨询、信息发布、技物结合、产品营销为一体的新型农业推广服务体系。

适应市场经济农业发展的新形势,按照推广队伍主体化、行为社会化、形式多样化的思路,创新农技推广体制,建立政府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农业科技人员、农民专业大户、民营农业科研实体等广泛参与的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创新竞争机制和合理流动机制,加快紧缺急需人才、高层次、高技能农业人才的培养。稳定和提高现有人才队伍,建立长期的农业推广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机制,不断增强和提升农业推广技术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3.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操作程序的制(修)订工作,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积极发展绿色食品,加快有机食品发展。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以及优质稻、食用菌、茶叶、水果、花卉、高山蔬菜 、畜禽等特色优质农产品集中产区,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

控制源头和产地污染,着重防止农药、化肥对农产品的污染,治理农业环境污染,建立无废物、无污染的生产体系。加强农业投入物品监管,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科学合理用药,减轻生产过程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危害。控制肥料污染,加强利用有机肥源,培肥土质,提升农产品质量。

加强对初级农产品生产的全程监测,以省、市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为依托,建立县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各乡镇、基地、市场、企业建立检测点为补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加强农产品质量认证和跟踪管理监督,对重点农产品实行市场准入制、农产品产地编码、生产过程记录、农产品标识管理等产品质量追溯制度。鼓励农业企业引进GAP、ISO9000、HACCP、QS等质量管理体系。

4.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

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落实农业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大农业普法力度,实施好“五五”普法教育,营造良好的农业法制氛围与环境。

实施农资事故源头监控,最大限度地从源头上减少农业生产事故的发生。规范农业生产事故技术鉴定,建立农资事故协调处理机制。探索并逐步形成一套农民投诉,事故调查,疏导、协调和处理的有效程序,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保障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全面实施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加快建设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动物防疫检疫监督、兽药质量监察和残留监控、动物防疫技术支撑、动物防疫物资保障六个体系建设。加强规模畜禽养殖实行全程监管,减少药物残留,全面提高畜产品质量;严格实施动植物及其产品流通监管,通过产销联接,对产地、流通各环节的动植物疫病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加强联防,严格检疫入境动植物及其产品,努力降低流通环节的疫病传播风险。

建立健全动植物防疫信息收集与发布、快速诊断监测、预测预报、指挥扑灭、物资与经费保障等应急机制,确保在重大动植物疫情发生时,能快速、有序、高效、彻底地得到扑灭处理。

对疫情、疫病实行动态管理,开展疫情、疫病的经常性调查,提高疫情监测、预报的诊断和应急处理能力。到“十一五”期末,建立起县、乡(镇)预警系统,同时每个行政村设立1个动植物疫情检测点。

建立健全动植物防疫专家库,加强病虫测报技术和畜禽养殖技术的研究,加快推广应用国内外先进实用设施和技术,提高动植物疫病的监测和预警能力。

四、保障机制

(一)建立投入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公共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不断增加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业、农村的范围。发挥国家财政性投入的引导作用,创新国家无偿投入和社会有偿投入相结合,政府行为与农业经营主体相促进的机制,确保公益投资和农业重点项目的资金需求,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优化财政支农结构,财政投入重点用于加强农业基础和生态环境建设,农业标准化、农业信息化、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农业科研、优势农产品示范基地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以及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等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事业。

推进农业信用担保和农业政策保险体系建设,探索创立和逐步完善农业灾害救助、保险救助体系,保障和促进农业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投入机制,积极引导信贷资金、工商企业和民间资本、外资等多渠道筹措资金投入农业产业。创立“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互助、滚动开发”的投入机制。探索制订和完善鼓励投资农业的政策措施,优化农业投资环境。

(二)落实护农扶持政策

认真贯彻“多予、少取、放活”扶持政策方针,全面落实党和国家对农村的增收减负政策,切实依法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抓好二轮土地承包的完善工作;建立健全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山林纠纷的解决力度,认真抓好土地承包纠纷来信来访的处理。

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生产健康发展。

加强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和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全面实施“村财乡管”代理制;强化村级财务公开,规范公开机制和内容、时间、程序及形式;加强监督检查,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

大力推进农经工作信息化,不断提高农村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农经信息的基础设施、设备的推广应用,拓展农经信息化内容。到2010年,全县乡镇全面实现农村经营管理网络信息化。

(三)加大农业宣传力度

把农业宣传工作在五年内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加强农业企业经营主体和农产品质量对外宣传力度,扩大我县农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以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为载体和网络信息技术宣传景宁农业和农产品,职能部门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协作与沟通,发挥媒体主导作用。制定宣传计划,突出宣传重点,积极开辟农业专题栏目,加强优势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优质农产品基地、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农业科技新成果等宣传。

大力开展农产品品牌宣传的推介活动。针对不同产品、不同消费群体,从农产品包装、市场定位、营销方法、文化内涵等多角度强化品牌创意和营销策划,努力扩大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

(四)强化农业服务职能

强化农业服务职能,加强农业行业的能力建设,创新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

把握农业发展进程与规律。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抓住历史机遇,加快农业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阔视野,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从体制和机制上切实解决影响农业发展全局的关键问题,提高效率,增强驾驭全局的能力。

健全完善科学的工作机制。增强科学决策能力,建立健全了解民情、反映民意的科学决策;完善专家咨询、集体决策和决策责任制度,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强化严格的监督机制,建立重大事项督查、一般工作督办的工作制度,形成良好的工作运行机制。

理顺管理与经营关系。转变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手段,努力为农产品销售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深化种子管理等体制改革,实现政企政事分开。

加强职能部门的思想作风建设。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弘扬艰苦创业、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精神。

(五)加强农业组织领导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坚持把“三农”问题始终摆在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巩固、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全力营造全社会关注农村、支持农业、关心农民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认真组织和不断开展对农业、农村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的调查研究,及时地解决在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和困难,制定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确保农业、农村各项工作领导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

改革行政运行机制,创新管理体制。改进工作方法、强化目标管理、创新管理体制、落实任务措施,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强化宏观指导,加强公共服务事业建设,为农业发展提供公益性支持与保障;强化相关职能部门协作与沟通,形成农业农村工作合力。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