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和茶树病虫发生及防治

2021-05-19 11:10 信息来源:景宁畲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分享到:

春夏之交是果树果子膨大和柑橘开花盛期,也是病虫高发时期。据5月9—10日在东坑镇桃源,澄照乡金丘大畈垟、岩下等地水果基地调查,目前我县桃园主要有桃蛀螟蛀、流胶病、贡枣黄守瓜;梨、李蚜虫和板栗栗绛蚧等发生期比去年和常年同期迟2天,发生量高于去年同期。结合县澄照朱排测报点,灯下观察3月14日至5月9日共诱果树板栗、茶树害虫:金龟子156头,去年同期86头;瘤筒天牛590头,去年同期997头;绿尾天蛾1头,去年同期2头;桃蛀螟7头,去年同期0头;褐边绿刺蛾12头,去年同期12头;茶毒蛾(茶毛虫)成虫17头,去年同期36头;茶卷叶蛾207头,去年同期111头;茶银尺蠖148头,去年同期40头;假小绿蝉623头,去年同期239头等“四病十一虫”发生危害。茶饼病在澄照翁边、天堂湖老病区到目前末发初现(但即将进入5月春夏之交月平均地面温度达16.04℃—21.86℃时,相对湿度达70%—85%时茶饼病开始进入初侵染期。),预测“四病十一虫”将中等发生年。为此,各地广大茶、果农切实引起高度重视,抓住有利适期科学用药,控制病虫害。

防治意见:

1、农业防治:茶园、果园套种三叶草,利于保湿抗旱等健身管理,减轻病虫发生;及时清理果园、茶园内严重的病残枝叶,集中烧毁,减少病虫源。

2、加强茶园果园管理:追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增强抗病能力,同时密切关注传毒媒介果树蚜虫、茶二蚜发生与防控,保护利用天敌,减少用药次数。

3、防治对象:果树有桃、梨、李、贡枣、板栗、杨梅、柑橘、葡萄、猕猴桃、覆盘子和茶树等。

4、防治时间:第一次果园和茶园于5月中旬;第二次果树板栗害虫于5月下旬至7月中下旬。

5、防治指标:桃蛀螟小卵卵果率达1%时,食叶毛虫类在叶片被吃掉5%时,蚜虫每叶有5—6头或每百个幼芽上有8—10个群体时,栗绛蚧平均10厘米枝上4头以上时,茶尺蠖类即二龄幼虫占总虫60%时为防治适期,每亩4500头或每米长茶行10头时,该茶园就需进行喷药防治。

6、物理防治:性诱剂、黄板、太阳能和频振式杀虫灯。

7、化学防治:

1)茶园:选用0.5%苦参碱1000倍液加53.8%氢氧化铜(可杀得)1100倍液或Bt制剂1000倍液加20%噻菌铜(龙克菌500倍液加2.5%联苯菊酯3000—6000倍液加50%喹啉酮1000倍液进行防治喷洒;

2)桃缩叶病,兼治蚜虫:亩选用50%喹啉酮1000倍液加10%吡虫啉(一遍净)2500—3000倍;

3)果树流胶病:参照2021年第2期病虫情报;

4)第一次果树黄守瓜、金龟子(用20%甲虫金龟净乳油2000倍)、栗绛蚧①重剪有虫枝条,同时加强肥水管理,促发新芽。②5月中旬,选用5%氟铃脲或5%阿维菌素加上5倍柴油倍液,涂刷树干离地50厘米高处,操作时先刮除老皮层20厘米宽环状,涂后用塑料薄膜包扎。);③瘤筒天牛、褐边绿刺蛾和绿尾天蚕蛾:选用5%氟铃脲或5%阿维菌素1500倍液或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水乳剂1000—1200倍液进行防治喷洒;第二次果树防治药剂同上。上述病虫若严重发生地块,隔7—10天,连续防治2次。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