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24597209498X/2021-6723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景政发〔2021〕14号 公开日期: 2021-12-06
发布单位: 景宁县府办 有效性:

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景宁畲族自治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

2021-12-14 21:53 信息来源: 景宁县府办 浏览次数:
分享到: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各单位:

为推进景宁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建设山区和民族地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根据省山区26县工作专班要求,我县编制了《景宁畲族自治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现予以印发,请抓好贯彻实施。

 

                         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2021年12月6日

 

景宁畲族自治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浙江省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丽水市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结合景宁县情和趋势分析,现就景宁畲族自治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制定如下五年行动计划。

一、发展背景

(一)发展成效

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与大力帮扶下,景宁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速,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46.1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74.76亿元,年均增速7.4%,高于省市平均水平。常住人口人均GDP达6.8万元,跻身全市中等水平。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1735元和21625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93,县域竞争力在全国120个民族自治县(旗)中排名从第九位提升至第六位。

民族特色全面彰显。作为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和华东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少数民族户籍人口突破2万,荣获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民族文化认同感不断增强。拥有畲族民歌、畲族三月三、畲族婚俗等国家非遗项目,畲族文化活态传承机制日趋完善。富有浓郁畲族文化魅力的全域旅游在县域经济整体布局中的优先地位基本确立,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和全省首批4A级景区城,旅游总收入达到67.46亿元,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7.03%。

“红绿融合”成效显著。红色老区振兴发展全面启动,先后有147个村被命名为“革命老根据地村”。建成县烈士纪念馆、浙南·闽东红军纪念馆、毛垟红色教育基地、畲族革命历史展览馆、九龙革命遗址陈列馆,梅岐、毛垟、家地、九龙等4个乡镇被评为丽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绿色本底进一步夯实,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81.1%,县城空气优良率达100%,PM2.5均值为20μg/m³,地表水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出境交接断面Ⅱ类水体占比达100%,均领先全省。积极打造“景宁600”区域公共品牌,“两山”转化通道进一步打开。

社会事业全面提速。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经验成为全国标杆,高考实现“九连增”,“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通过国家级验收,创成“浙江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健康景宁2030”行动启动实施,新民族医院建成投用,乡镇医养结合试点顺利完成。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41%以内,户籍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9.33%和99.72%。夺取全省首批一星平安金鼎。2020年通过浙江省“四提升四覆盖”全民健身工程评估,全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36平方米,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94.5%。获评省运动休闲旅游精品线路1条,省运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1个,省五星级生态休闲健身点1个。文化惠民演出形成常态,全年开展300多场文化活动。建成农村文化礼堂98个,乡村三团三社覆盖率达100%,2021年1月,“文化物流”品牌通过第四批浙江省公共示范项目验收。

(二)面临问题

经济实力依旧孱弱。2020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4.76亿元,在26县中排名末位。产业竞争力十分薄弱,惠明茶产量规模较小、品牌价值较低。2020年,规上工业增加值仅为4.4亿元,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12.4%旅游产业不强、龙头品牌不响,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7.03%。2020年县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26县中位列倒数,难以支撑重大项目建设。

交通设施建设欠账较多。铁路方面,“十三五”末尚未通铁路,温武吉铁路等重大铁路项目前期推进偏慢,杭丽高铁及云(和)景(宁)支线项目尚未开展前期工作。公路方面,全县三级及以上公路仅有62公里,占公路网通达总里程的3.6%,一级公路更是尚为空白,仅有四个乡镇街道贯通三级公路。庆景青公路建设滞后。

新型城镇化步伐艰难。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8.21%,与全省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城市能级相对偏弱,商贸、金融等服务功能提供不足。县域内缺少就业岗位,人口流失现象严重。

二、总体要求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景宁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浙西南革命精神注魂赋能立根,高扬“丽水之干”行动旗帜,围绕“诗画畲乡·和美景宁”县域定位和全国畲族文化教育中心战略定位,坚持“生态优先、内生发展,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山海协同、借力发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共同富裕、共享发展”的原则,紧扣两个“坐标轴”,在全省26县中争先进位,在全国120个民族自治县勇当标兵,在“重要窗口”建设进程中发挥民族自治县独特作用,建设山区和民族地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

(二)功能定位——民族地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模范生

突出民族特色,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先行示范县”,广泛弘扬民族团结进步价值理念,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努力建成诗画浙江大花园中的最美风情特色园,夯实产业基础,建成景宁特色的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和创新体系,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短板弱项,强化改革赋能,形成一批符合新发展理念、具有景宁特色、适合在全国民族地区推广的城乡融合发展成果,争当民族地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模范生。

(三)主要目标

1.综合实力提升,内生发展动力增强。到2025年,GDP实现110亿元,年均增速达8%左右,人均GDP达10万元,人均GDP达到全省平均的7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3.47亿元,年均增速超过8.5%。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0%以上。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181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840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6000元,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达到25800元。

2.产业转型升级,转型发展效益明显。到2025年,特色生态产业平台投资力争达20亿元,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个以上。山海协作“产业飞地”总投资达10亿元,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个以上。新增规上工业企业数量20家,规上工业增加值达10亿元,规上工业亩均税收15万元/亩。丽景园和澄照民族创业园工业总产值均突破100亿元,税收均突破15亿元。旅游业增加值达11.5亿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7.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亿元,网络零售额24亿元。

3.公共服务优化,共享发展水平提升。到2025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400人,教育现代化指数达7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70%,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4.5个,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4.3人,每万老年人口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达25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达到100%。行政村通双车道比例达60%以上,百人以上自然村通公路比例达100%。

4.生态价值实现,绿色发展路径畅通。到2025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稳步提升,单位GDP能耗完成省市下达要求,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到67%。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9%以上,地表水达到或优于Ⅱ类水质比例100%。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350亩。

5.忠勇精神赋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到2025年,打造1个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制度基层联系点,建设4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少数民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9600元,基尼系数维持在合理区间,民族乡村与全省同步走向共同富裕,民族乡村均衡发展水平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三、重点任务

(一)补课工业扩大税源,培育现代经济核心引擎

做强电工电器与幼教玩具两大生态工业。加快“北电工电器(气)、南幼教木玩”链式集群发展。围绕电工电器(气)、电子电器、节能电机、通用设备制造等细分领域,加速推进产业链集聚,有效形成规模效应,打造百亿级电工电气产业链,力争实现上市企业零的突破。围绕原创设计、浸入式玩具、木玩桌游等细分领域,做深幼教玩具产业链,推动“幼教装备制造”转向“幼教装备智造”“幼教装备创造”升级,实现幼教装备、休闲旅游、文创产品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宇海幼教木玩产业园辐射带动优势,主动对接云和等地形成产业联盟、技术创新联盟,提升区域和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责任单位:县经济商务科技局、开发区管委会、丽景园管委会)

推动工业平台二次创业与“飞地”蓬勃发展。全力推进景宁副城(澄照)空间拓展,加快建设特色生态产业平台。着力实施“飞地”经济,深化山海协作联盟,加快产业飞地、科创飞地、人才飞地等飞地项目建设。积极对接省级大湾区新区和高能级战略平台,加快布局“产业飞地”,优先落地先进制造业。大力推进“科创飞地”前期谋划工作,积极导入杭州宁波等省内发达地区高端产业资源与创新要素。以“农头工尾”为抓手,扶持有条件的乡镇开发建设农林产品加工孵化点。深入实施“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行动,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产业平台“亩均论英雄”,提高产出效率,亩均增加值达到85万元,亩均税收超过15万元。(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经济商务科技局、开发区管委会)

做硬支撑美丽畲乡发展的重要产业项目。坚持“一把手”带头推进“双招双引”,启动生态产业链全景图和产业招商地图调研与编制工作,谋划建设招商大数据平台,实现产业链精准招商。主动对接央企、国企、500强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和“链主型”企业,定期开展“知名浙商走进景宁”“景商回归”活动。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优化重大产业项目投资环境,全力引进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强、发展潜力好的产业类项目。(责任单位:县经济交流合作中心、县经济商务科技局、开发区管委会、丽景园管委会)

(二)着力壮大一三产业,多措并举推动富民增收

做美畲乡特色全域旅游。深度挖掘民族文化和生态特色,打造以山水为载体、以民族文化为依托的瓯江山水诗路文化带,全面推进全域景区化,形成全域旅游大美新格局。加快5A景区城创建,推进惠明禅茶文化产业园、云上天池、天空之城等项目建设,打造环敕木山畲族风情旅游带2.0版。加快百山祖国家公园东部门户小镇落地,完善停车场、游步道等基础设施配套,全力打造高能级旅游景区,积极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探索建立旅游大数据中心,集成数据分析、点位监控、景点推荐、产品销售等功能,实现“一机畅游景宁”。充分挖掘山林氧吧、畲医畲药特色资源,培育全域森林康养体系,加快打造高品质浙产道地药材基地,积极推进东坑、大漈、景南、雁溪、梅岐等“康养600”基地建设,开发一批新型保健产品,争取森林康养进医保。实施“微改造、精提升”行动,提升畲乡之窗等文旅创意街区品质,加快畲寨民宿品质提升和经营方式优化,打响“畲山居”民宿品牌。挖掘推广“畲家十大碗”“畲乡十小碟”“畲乡十药膳”等特色餐饮,积极举办美食活动,提升英川等美食街区、小镇知名度,打响“民族美食”新名片。积极发展红色研学,承接浙西南革命精神研究中心和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相关专业活动。联合文成、泰顺等生态最优县,建设中国东部“绿三角”。(责任单位:县文广旅体局、县委宣传部、县发改局)

强化“景宁600”提质扩面。深化“景宁600”品牌体系运作,积极推动文化赋能,以惠明茶为突破口做好“景宁600”海拔经济文章。高标准建设惠明茶文化园区,建设大漈高山茭白数字农业示范基地,联动发展景南区块形成茭白产业数字化、规模化、标准化。实施全域有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工程,全力推进“万亩稻鱼共生工程”,大力推广生态循环新模式。大力发展中蜂、肉兔、肉牛、溪鱼等“小而特”生态养殖。加快建设“景宁600”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田园综合体、乡村产业数字园、农产品交易基地等县级产业平台,争创1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深化“景宁600”品牌体系运作,加大“山海协作飞柜联盟”“邮乐购”等销售平台的宣传力度,提高深山野蜜、高山蔬菜、畲五味等产品的品牌溢价率,争取农产品ISO、国家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助推产品走向全国市场。做大线上线下融合的“景宁600”山货集市,利用电商平台推动农产品上线触网,促进畲乡农特产业电商化发展。加快培育“景宁600”加盟企业、示范性合作社、示范性家庭农场等新型发展主体。建设“景宁600”码上知应用,打造“景宁600”品牌管理保护、公共服务、展销数字化平台。(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经济商务科技局)

拓宽就业创业渠道。实施“畲雁归巢”回引计划,鼓励景宁籍高校毕业生回乡创业就业,推进大学生创业园、返乡创业基地、低收入农户创业联盟等建设,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人才引进交流,深化“助力畲乡·人才工作室”“畲乡人才智库”建设,柔性引进一批战略科技人才、高层次人才、紧缺急需专业人才。围绕产业发展和县域实际,大力实施金蓝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推动新时代畲乡工匠培育工程,加快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以丽景园飞科投产为契机,为畲乡群众争取就业机会,开通景宁到丽景园的通勤大巴。加快建设全国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装备生产、研发基地。(责任单位:县人力社保局、县教育局、县交通运输局)

做实社会保障大文章。着力推进“小县大教”,发展在线教育,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缩小城乡、校际、群体间差距。争取2024年建成景宁第二中学,加快景宁职高搬迁工程,办学水平力争进入丽水市前列。积极推进学军中学、江南实验学校和天长小学与景宁县城中小学校的结对帮扶工作。积极推动与浙江机电集团合作办学,加快建设浙江建设技师学院景宁民族分院。(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加快建设“健康景宁”,逐步推广互联网医疗远程问诊,全面推进公共卫生补短板强弱项,力争建设浙西南区域医疗中心和健康管理中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深化浙大一院与景宁县人民医院精准合作,落实景宁县人民医院增挂浙江省民族医院。深入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全面推进县级医疗资源下沉,加快推进院区及分院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强妇幼健康机构标准化建设,创建省级示范托育园,提升妇幼健康综合服务能力。(责任单位:县卫生健康局)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健全扶持中等收入群体政策体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人力社保局、县农业农村局)

(三)聚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提升县城综合能级。实施小县大城、产城融合、组团发展战略,做大由鹤溪老城、外舍新城、澄照副城组团式构建的中心城区,依托三城联动,辐射带动大均、梅岐等周边片区,打造景区化、精细化、产业化的花园城区样板。优化布局商业综合体,以畲乡古城和东方广场为核心,培育一批业态融合、特色鲜明、具有区域辐射力的消费地标。加快推进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打造花园邻里中心,积极建设浮丘未来社区,构建和睦共治、绿色集约、智慧共享社区治理新模式,精致精细提升人居品质、环境风貌和承载能力。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农业转移人口技能和文化培训,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素质和融入城镇能力,加快县城人口集聚。(责任单位:县建设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发改局)

深化美丽城镇建设。实施“百镇样板、千镇美丽”工程,推进设施、服务、产业、品质、治理五大提升行动,突出民族乡村民族民俗文化特色,建设新时代“五美”城镇,加快“数字乡村”“未来乡村”建设,打造智慧家园。深化推动美丽城镇建设省级样板创建工作。发挥副中心型和特色型城镇辐射带动效应,加快构建南部高山养生发展区、西部国家公园生态发展区、东部山水文旅发展区三大特色片区,推动各片区内乡镇抱团联动发展,构建舒适便捷、全域覆盖、层级叠加的镇村生活圈体系,加快把美丽城镇建成提供多层级、强辐射的区域公共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县建设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文广旅体局)

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深化全国民族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试点,探索建立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制度,力争列入第二批省级乡村振兴集成改革试点。实施“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有序推进撤村并居、撤乡并镇,优化乡镇行政区划布局,促进人口、产业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探索形成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公共服务集成的城乡融合模式。(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民宗局、县民政局)

(四)统筹深化数字化改革,完善绿色发展体制机制

推进数字畲乡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全省数字化改革部署,抢抓数字化改革机遇,围绕构建“1+5+2”工作体系重点任务,撬动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加快创建26县和民族地区数字化发展示范县,积极建设5G通信网络、大数据中心、区块链等新型基础设施,谋划建设“5G+乡村振兴试点”。全面对接丽水“花园云”建设,不断提升景宁绿色生产力。加快建设“畲乡云”,推进“民族云”打造,以“城市大脑”为主框架,实现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全面智能化,公共安全监控全域覆盖,建立健全一批“社区微脑”等数字化智慧支撑体系。建设社区民族工作“大数据”平台,积极推进低收入农户帮促和群众入学、就医、就业、殡葬等民生关键小事数字化改革,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网上办、掌上办、马上办、就近办。(责任单位:县委办、县府办、县大数据发展中心、县委政法委、县经济商务科技局、县发改局)

探索国家公园体制。积极推进综合服务中心及畲族生物多样性体验基地建设。加快推动龙庆景三地协同,共建共享百山祖国家公园,先行实践与龙泉、庆元联合探索跨区域联动协同发展的国家公园体制,健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典范。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分级管理体系,制定自然资源调查评估、巡护管理、生物多样性监测等办法、规程,探索生态搬迁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置换的新模式。采取有力措施强化生态保护,确保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原真性。精心做好宣传策划,不断扩大公园影响力。强化国家公园周边网点交通提升,以“国家公园+科普教育+文化创意+体育运动+生态农业”融合发展模式,引领周边乡村创新联动发展。(责任单位:县国家公园办、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景宁分局、县生态林业发展中心)

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以数字化技术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智治,对大气、水质、土壤、固废和森林火险、地质灾害等场景实时监测、预警、管控,实现GEP“一键算”、GEP“信易贷”、GEP交易“一点通”。完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地方标准体系和核算制度,研究建立跟踪评价框架体系,推进GEP核算成果的全面应用。健全生态监管体系,探索设立政府为主导,市场为主体,多方企业参与的生态产品发展基金,推进绿色发展综合改革创新区建设。探索建立生态资产和生态产品交易市场,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与用水权、用能权、排污权、碳排放权等环境权益的交易机制,率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资源权益交易经验。大力开发林业碳汇、湿地碳汇等项目,建设一批碳汇基地,实施一批零碳(低碳)试点示范项目,争创零碳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社区)。大力发展生态创意经济,招引省属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集团通过设立子公司及第二空间的形式,赴景宁开展科研攻关、创意设计、文艺创作。(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市生态环境局景宁分局、县生态林业发展中心)

深化绿色金融改革。聚焦金融与产业绿色化协同发展,探索构建以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产权交易平台等为主要内容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实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政策。打造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逐步建立市场化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交易体系,畅通“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转化渠道,为低碳环保、生态旅游、食品加工、竹木加工等产业或项目提供信贷服务。构建集体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和集体成员财产权益联结机制,探索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产权改革。(责任单位:县金融发展中心、县人民银行)

(五)彰显畲族文化特色,促进民族地区交往交流交融

建设畲族文化教育中心。发挥全国唯一畲族自治县优势,加快推动千年山哈宫建设和畲族博物馆改造提升,推进一批美术馆、非遗馆、文化驿站建设,努力打造成为全国畲族文化地标。重视少数民族儿童学前教育,加大对民族文化教育事业投入,争取设立全国少数民族学前教育示范基地。加快建成浙江(景宁)民族干部培训中心,主动服务全国120个民族自治县干部培训,大力培养民族人才。(责任单位:县民宗局、县教育局)

推进畲族文化传承保护。坚持文化为魂,全面推进“文化基因解码工程”。积极开展非遗文化保护,加快畲族“三月三”、畲族民歌、婚俗、彩带、畲医畲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推动畲族特色文化研究创新,搭建数字文化公共平台,着力打造畲族文化高地,推进中国畲族文化研究基地、畲族文化研究中心建设,培育一批畲族文化传承人和研究学者。(责任单位:县民宗局、县文广旅体局)

四、标志性工程

(一)工业平台聚能提升工程

做大丽景民族工业园,积极做好飞科投产的跟踪服务,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带动上下游企业实现链式联动发展,积极谋划民族双创中心、智能电器研发中心,打造“企业总部+孵化器+加速器”产品模式,力争引进电工电器(气)企业30-50家,力争产值规模达60亿元。努力打好“民族品牌”、积极打造“政策洼地”,为全国民族地区输出园区管理经验。加快推进景宁副城(澄照)空间拓展,支持宇海产业园发展壮大,并借助产业链“链长制”试点,着力招引集聚上下游配套企业,打造区域幼教木玩行业龙头。到2025年,引进幼教木玩产业链链节企业近50家,实现幼教木玩产业产值25亿元。

(二)惠明茶产业全域化培育工程

建设惠明茶产业大脑,集成采集、监测、共享、分析、预测、预警、决策等功能,实现茶产业智慧化管理。依托惠明茶5G茶园建设,合理扩大种植规模,推进以鹤溪、红星、澄照为核心的惠明茶示范区及惠明茶加工集聚区建设,打造千峡湖沿岸早茶区、东坑白茶区等惠明茶产业带,重点建设惠明茶文化园区。大力推广“养羊控草”“引鸟吃虫”等种植模式创新。加快健全茶产业链,拓展茶山茶园休闲观光功能,促进景宁茶旅融合。积极将景宁茶文化产业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一带一路”发展,以“山海协作”为桥梁,加大对景宁惠明茶的推介力度,紧抓上海静安区战略合作契机,助推两地茶文化、产业、旅游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交流,融入“一体化”浪潮,共谋“高质量”发展。支持行业协会加快制定行业标准。到2025年,生态有机茶园3万亩,茶园总面积9万亩,年产值5亿元。

(三)抽水蓄能电站综合开发工程

抓住沙湾抽水蓄能电站列入全省、全国规划的契机,举全县之力做深、做透、做实项目前期,争取在自治县设立四十周年之前核准开工建设,力争成为全市继缙云之后第二座抽水蓄能电站。同时,做好“抽蓄+”文章,以沙湾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为契机,谋划沙湾、梧桐片区生态旅游开发。

(四)交通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工程

加快内联外通步伐,积极服务温武吉铁路建设,加快推进杭丽高铁丽云延伸段(接温武吉)前期,积极谋划丽南高铁和丽宁高铁并争取线位经过景宁,融入全市一带三区建设,实现“畲乡铁路梦”。尽快启动庆景青公路建设,加快建设白大景雁公路、东坑至泰顺公路。开工建设凤凰隧道,谋划建设老城至副城第二通道等项目,促进老城、新城、副城互联互通。推进市域公路网和“四好农村路”建设,重点强化国省道对景宁对外交通格局支撑作用,加快推进235国道景宁东坑至泰顺司前段,谋划仙居至景宁公路和临安至苍南公路景宁段项目前期。构建以县城为中心的县域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千峡湖码头、景宁高铁站、通用机场、溧宁高速景宁互通和景宁南互通等布局和建设。

(五)浮丘未来社区建设工程

紧抓第三批拆除重建类未来社区试点项目建设机遇,建设浮丘未来社区,规划单元79.5公顷,实施单元21.78公顷,总投资65亿元。布局谋划9大场景与33项指标体系,系统性开展“三化九场景”功能与业态植入,构建和睦共治、绿色集约、智慧共享社区治理新模式,精致精细提升县城人居品质、环境风貌和承载能力,力争打造区域特质显著的“绿谷畲乡、景致山城”的高品质未来社区标杆。

(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程

完成度假区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加快推进环敕木山畲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度假区旅游接待水平。加快推进千年山哈宫、东弄畲家田园综合体、惠明禅茶文化产业园、畲族风情康养综合体等重大旅游项目建设,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五、保障举措

(一)进一步争取政策支持

坚持实干实绩导向,以干得助,以干图强。加强与省市对接,用足用好用活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山区26县等系列政策支持,充分发挥政策的叠加效应,促进各类专项扶持政策有效传导落地,助推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加强与高能级智库机构的战略合作,主动谋划一批合理且符合景宁发展实际需求的举措,强化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政策与重大战略研究。

(二)进一步强化组织保障

深入实施领导干部专业能力提升计划,鼓励引导党员干部创造性开展工作,积极打造变革型组织。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按照“整体智治、高效协同”要求,积极贯彻落实省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相关工作要求,组建景宁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明确年度工作任务和目标,细化责任分工,清单化、项目化推进。健全行动计划实施监测自评机制,加强自我监督、自我考核,配合上级探索构建省市县共推共建的工作机制。

(三)进一步突出借力发展

健全山海协作工作机制,加强与结对地区合作,不断深化拓展协作领域,加快推动山海协作“产业飞地”高质量建设。主动对接以省发展改革委为组长单位的帮扶团组,与省内各类帮扶主体共同谋划项目落地、政策倾斜等事项。积极向海盐县、上虞区、宁海县等学习招商引资、人才招引等方面先进经验。深化与中国电建集团的“一对一”结对合作,积极参与央企走进26县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系列活动。

(四)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

健全信息报送、工作发布制度,加快网络、新媒体等平台建设,多渠道、全方位对接各级各类媒体加强策划组织,深入宣传景宁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署和举措。适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做法,积极报送帮扶典型、发展典型、合作典型等各类先进信息,做好重大平台和重点项目建设中典型做法的宣传推广,引导形成全社会共推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