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资讯 > 基层动态

营造美丽水环境,打造生态好家园

2020-05-07 10:59 信息来源:丽水市生态环境局景宁分局 浏览次数:
分享到:

作为华东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景宁拥有着独特的民族优势、生态优势和文化优势。在多年的探索实践中,景宁县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立足生态建县,着手实施串联水文化、水环境、水景观、产业等各类综合性能为一体的全域治水建设,开启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水环境治理新征程。

秀丽水溪——“幸福河”打造生态本底

近年来,景宁县转型升级传统水环境综合整治概念,融入“全域旅游建设”概念,以实施流域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为抓手,搭建综合产业平台,如畲乡绿道、天然泳池、渔业基地等,统筹推进流域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水旅相融合。

2019年,景宁畲族自治县“全域系统推进农村水系治理,打造山区性河流治理样板”的治理方案以全省第二名的成绩与德清、嘉善两地成功跻身全国首批58个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先行试点县,为畲乡景宁水利跨越发展,乃至全域旅游、乡村产业发展夺得重大发展机遇。

景宁幸福河建设的思路是立足山区县的实际情况,聚焦小流域山洪防御、美丽河湖建设等水系综合治理,推进农村污水治理等系统治理,构建“乐游水岸、畲味山间、仙隐云顶”立体生态经济版图,打造极具畲情乡愁和生态诗韵的幸福河,树立浙江省山区性河流治理示范样板,助推景宁实施全国民族地区城乡融合发展试点工作。

据了解,本试点县项目计划总投资超7亿元,其中直接获得中央及省级财政补助超过3亿元。景宁将以试点县工作为抓手,综合治理1875km2农村面积,该项目将于今年启动,两年内完工。

滨水画卷——“畲乡绿道”增添靓丽景色

自2015年景宁县第一条绿道问世以来,畲乡绿道已成为景宁县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一张金名片,对县域社会经济发展及民生促进作用日益显现。目前,景宁在全县范围内谋划更多的精品绿道,以高标准、高要求,串点成链,以绿道独有的带动力创建更多经济增长点。

当下,景宁县已实现县城主城区绿道全贯通,目前正结合生态修复工程完善景宁城郊的绿道建设。下一步,将根据全市绿道建设推进要求,持续推动全域绿道建设。

此外,景宁还将充分挖掘绿道文化内涵,结合畲族特有民族风情,把畲族文化、水文化等元素的融合到绿道建设中去,逐步构建起绿道品牌文化。

安全卫士——“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打造供水屏障

2003年以来,景宁启动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经多年努力,农村饮水安全取得长足进步,“有水喝”已基本解决,但供水保证率不足、水质达标率偏低等问题逐步显现,让群众“喝好水”的任务日益迫切。

2018年起,景宁计划通过3年时间,基本建成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市场化运营、专业化管理的农村供水体系,建成以城市供水县城网为主、乡镇局域网为辅、单村单点为补的县域三级供水格局,全面建立健全农村供水县级统管长效管护机制,实现百姓从“有水喝”到“喝好水”的转变。

2018至2019年我县已完成东坑镇东坑村、梧桐乡梧桐村、沙湾镇沙湾村等58个村3.3万农村居民的饮用水达标提标任务,完成投资4513万元。2020年我县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作总任务3.5万人,总投资1.038亿元,目前项目有序推进中。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