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2529002666375D/2020-6126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景司〔2020〕10号 成文日期: 2020-05-14
发布单位: 司法局 有效性:

关于印发《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调解“以奖代补”实施办法》的通知

2020-05-20 15:15 信息来源:县司法局 浏览次数:
分享到:

各乡镇(街道)、县直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以奖代补”奖励机制,不断激发广大人民调解员的工作热情,切实发挥人民调解在预防和化解
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独特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浙江省财政厅省司法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人民调解补助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浙财政字[2008]65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奖励对象
      全县各人民调解组织中非国家公务员(参公人员)和非事业编制身份的人民调解员。

      二、奖励原则
      对符合奖励条件的人民调解案件按“谁调解,谁受益”的原则进行奖励。

      三、奖励标准
      (一)乡镇(街道)、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奖励标准 人民调解以奖代补案件分成简易矛盾纠纷、一般矛盾纠纷、
疑难复杂纠纷和重特大纠纷四类。

      1、简易矛盾纠纷:调处后未制作书面调解协议,但符合登记在册要求的纠纷,每件奖励50元。 此类矛盾纠纷可以以口头简易方式调处,要求做到事实清

楚、定性准确、信息完整,填写《人民调解口头协议登记表》(见附件1),并登记在册(见附件2)、录入浙江省大数据管理平台。

      2、一般矛盾纠纷:调处后达成书面调解协议的一般性民事纠纷,按要求规范制作人民调解卷宗,每件补助200元。 此类矛盾纠纷必须采用正式调解程序调处,形成规范人民调解卷宗(见附件3)并登记在册、录入浙江省大数据管理平台。卷宗要求:调解申请书、受理登记表、当事人权利义务告知书、当事人身份证明、证据材料、调解记录、调解协议书、回访记录等。 

      3、疑难复杂纠纷:
      (1)涉案人数在10人以上(含10人)的矛盾纠纷;
      (2)涉案金额在20万元以上(含20万元)的矛盾纠纷;
      (3)涉及3人(含3人)以上受伤的矛盾纠纷;

      (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部门交办且疑难复杂的矛盾纠纷;

      (5)其他疑难复杂纠纷。 此类矛盾纠纷必须采用正式调解程序调处,形成规范人民调解卷宗(见附件 3)并登记在册、录入浙江省大数据管理平
台,每件奖补800元。

      卷宗要求:调解申请书、受理登记表、当事人权利义务告知书、当事人身份证明、证据材料、调解记录、调解协议书、回访记录等。

      4.重特大纠纷:
      (1)非正常死亡的矛盾纠纷;
      (2)多次或多人赴省或赴京上访影响较大的矛盾纠纷;
      (3)在本县具有重大社会影响且当事人涉及10人以上的群体性矛盾纠纷;

      (4)县级以上领导交办且疑难复杂的矛盾纠纷;
      (5)其他重特大纠纷。
      重特大纠纷要填写重特大纠纷情况呈报表(见附件 4),采取一事一报、一事一核的方式,经所在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同意后,于调处当月向片区司法所申报,片区司法所审核同意后,于次月 10 日前连同书面的典型案例材料一起及时报送县司法局审核确认。 此类矛盾纠纷必须采用正式调解程序调处,形成规范人民调解卷宗并登记在册、录入浙江省大数据管理平台,每件奖补1500元。 

      卷宗要求:调解申请书、受理登记表、当事人权利义务告知书、当事人身份证明、证据材料、调解记录、调解协议书、回访记录等。

      (二)其他人民调解组织奖励标准
      经司法局备案的其他人民调解组织人民调解以奖代补案件分成简易矛盾纠纷、一般矛盾纠纷、重特大纠纷三类。

      1、简易矛盾纠纷:调处后未制作书面调解协议,但符合登记在册要求的纠纷,每件奖励50元。 此类矛盾纠纷可以以口头简易方式调处,要求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信息完整,填写《人民调解口头协议登记表》(见附件1),并登记在册(见附件2)、录入浙江省大数据管理平台。 

      2、一般矛盾纠纷:调处后达成书面调解协议的一般性纠纷,按要求规范制作人民调解卷宗(见附件3),每件补助100元。 此类矛盾纠纷必须采用正式调解程序调处,形成规范人民调解卷宗并登记在册、录入浙江省大数据管理平台。卷宗要求:调解申请书、受理登记表、当事人权利义务告知书、当事人身

份证明、证据材料、调解记录、调解协议书、回访记录等。 

      3、重特大纠纷:

     (1)非正常死亡的矛盾纠纷;
     (2)涉及5人以上(含5人)以上受伤的矛盾纠纷;
     (2)多次或多人赴省或赴京上访影响较大的矛盾纠纷;
      重特大纠纷要填写重特大纠纷情况呈报表(见附件 5),采取一事一报、一事一核的方式,经主管部门同意后,于调处次月10 日前连同书面的典型案例材料一起及时报送县司法局审核确认。 此类矛盾纠纷必须采用正式调解程序调处,形成规范人民调解卷宗并登记在册、录入浙江省大数据管理平台,每件奖补800元。 

      卷宗要求:调解申请书、受理登记表、当事人权利义务告知书、当事人身份证明、证据材料、调解记录、调解协议书、回访记录等。

      四、“以奖代补”发放
      1.每年进行一次补助认定,村(社区)、乡镇(街道)调委会及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于每年12月31日前将本年度的所有案件材料收集汇总。

      2. 村(社区)、乡镇(街道)调委会由各乡镇(街道)组织对本辖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案件进行登记、审核,并交片区直属司法所备查。片区直属司法所于下一年度1月30日前对片区内人民调解案件申报情况进行审核,并将审核情况书面报县司法局。

      3.各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的主管部门负责对所属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案件进行登记、审核、存档备查,并对申报情况进行审核。

      4.县司法局通过集中检查或个别抽查的方式,核准确认后,将相应的经费拨付到各乡镇(街道),各乡镇(街道)在规定时间内将由各人民调解员领取签字的人民调解“以奖代补”发放表(见附件5)报县司法局备案。各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的补助经费由县司法局直接银行转账至人民调解员账户(见附件6)。  

      5.各调委会严禁在申报调解案件时弄虚作假,对一案多报、虚报案件,骗取、套取奖励资金的,除追回被骗取、套取的奖励资金外,将取消该调委会当年调解案件“以奖代补”资金,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责任。

      6.调解案卷由各乡镇(街道)、行业主管部门自行保管。
      五、其他相关规定 

      本办法自2020年5月20日起开始施行。原《关于印发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调解“以奖代补”实施办法的通知》(景司【2015】16号)文件同时废止。



附件1人民调解口头协议登记表.docx

附件2人民调解案件登记本.doc

附件3人民调解卷宗文书及使用说明.doc

附件4乡镇(街道)、村(社区)调委会重特大纠纷调处情况呈报表.doc

附件5其他人民调解组织重特大纠纷调处情况呈报表.doc

附件6人民调解误工补贴发放表(适用于现金发放).xls

附件7人民调解误工补贴发放表适用于银行转账.doc


                     



景宁畲族自治县司法局
   2020年5月14日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