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25290026663838/2020-4621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 成文日期: 2020-05-12
发布单位: 教育局 有效性:

景宁畲族自治县教育局2020年中小学(幼儿园)平安综治工作思路

2020-05-12 11:12 信息来源:县教育局 浏览次数:
分享到:

各县属学校、镇乡中小学、幼儿园: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学校(含幼儿园,下同)安全综治工作,确保校园安全稳定,根据上级精神和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做好2020年学校安全综治工作做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实施《浙江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及制度规范,严格落实上级安全工作方针政策和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精神与要求,牢固树立学校安全是“第一大事、第一责任、第一质量”的理念,着力在“教育在先、预防为主、强化责任、狠抓落实、综合治理” 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大“等级平安校园”建设力度,确保校园安全稳定,为我县教育事业科学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工作目标

1.突出安全预警,预防中小学幼儿园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各类校园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

2.切实做到“四个无”:无群死群伤的事故发生、无各类安全责任事故发生、无重大传染性疾病事件发生、无重大治安刑事案件发生。

3.有效落实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措施,建立长效防控机制,熟练防控处置流程,预防中小学幼儿园师生传染新冠肺炎。

三、工作重点

1.围绕“一个”中心:深化等级“平安校园”创建。

2落实“两张”报表:月主题报表和季度平安报表。

 3.推进“三化”建设:校园安全网格化、清单化、信息化“三化”管理建设。

4. 强化“四维”预警:下达上级预警、发布时节预警、落实特定预警、大数据研判预警。

5.开展“五微”教育:安全微课、安全微案、安全微演练、安全微故事、安全微小品等主题鲜明、生动高效的教育方式,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6.狠抓“六大”工程:校园“健康防护”工程,校园安全“排雷”工程,饮食安全放心工程,交通安全保障工程,护校安园工程,“防火墙”工程,保障学校师生吃、住、行、学、娱安全。近期,本学校的重中之重是校园“健康防护”工程。

7.深化“七项”制度:落实平安校园建设“七项”制度,即(疫情防控)每检一报告,每日一提醒,每周一短信,每月一巡查,每季一例会,半年一总结,每年一考核。

四、工作举措

(一)强化责任,落实安全管理机制

1.健全机制,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各校要进一步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运行机制,完善“校长负总责,全员有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学校安全管理责任制,强化校(园)长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全面落实教职工在本职岗位上履行相应安全管理职责。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重视家校联系,督促学生家长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与监护责任。坚持安全管理“一票否决”制,实施并完善安全工作约谈制、警示制和考核奖惩制,不断深化等级“等级平安校园”动态考评机制。

2.创新机制,推进安全“三化”管理。制定校园安全精细化管理的有效举措,利用信息手段,深化安全日常管理。推进“平安校园建设”攻坚战,推进校园安全稳定网格化、清单化、信息化“三化”管理,做好部署、指导、培训、督查工作,力争“三化”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并适时召开经验推广会,努力形成成熟的安全“三化”管理模式。试行“智慧校园安全管控平台创建工程”,探索建设统一的安全防控云平台,向设施设备、人员智能联动的目标迈进,不断完善安全教育、预警、隐患排查整治、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信息报送、台账档案建设等工作网络化、清单化、信息化,以期创新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过程管理的校园安全管理机制。

(二)突出重点,狠抓“六大”工程。

1.筑牢校园“健康防护”工程,保障师生身心健康。根据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形势的变化,及时制定相关防控制度、措施,指导学校守护师生健康安全,建立社会、家长、学校的防控网络,着力抓好师生健康监测、入校检测、一日防控管理、校园消杀、应急处置、身心健康教育等工作,建立起任务清、责任明、信息化的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措施。

2.实施护校安园工程,不断提升校园安保“三防”水平。按照《浙江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实施细则》,提升校园安保三防水平。各校要继续按照细则将安保人员配备到位。推进校园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提升改造和联网工作,完善110紧急报警系统和防卫器械“9件套”。落实校园智能访客系统管理。坚持“保安素质好,规范管理好,文明执勤好,治安保障好”的“四好”目标要求,全面实行保安室规范管理,积极探索建立星级保安室动态评定机制,提升校园安保管理水平,推进校园警务室(联络室)的示范创建。

3.实施饮食安全放心工程,深化千万学生饮食安全。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硬件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行色标管理,大力加强食堂餐饮文化建设,不断提升餐饮服务专业化管理水平。加强校园饮用水卫生安全监管,不断完善学校食堂大宗物品配送机制,加强校园品牌超市规范管理,对师生进行饮食健康安全教育达100%,中小学生饮食安全知识知晓率达到98%以上。

4.全面推进防火墙”工程,提升消防安全及应急能力。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加强学校消防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学校要启动校园微型消防站建设,学习“智慧用电”等先进典型经验,积极探索推进消防安全智慧化管理和建设,运用科学手段,建立消防实施责任清单,落实消防防火“日巡查、月检查、重要节点重点检查”机制,建立校园志愿消防队,抓好消防安全“进校园、进课堂、进始业教育”工作,扎实推进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健全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结合实际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构建科学完备、实用高效的学校安全应急预案体系。积极开展应急逃生救援演练活动,强化课间操演练性集合功能,确保每年至少开展两次全校性的师生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加强应急管理和救援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应急队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5.深入实施学生交通安全保障工程,确保校车安全规范运行。坚持“政府统筹领导、各方配合参与、属地为主负责、依法安全管理”的工作方针,全面实施学生交通安全保障水平提升工程。严格实施校车许可制度,进一步深化校车运行专营化管理,强化校车安全全程监控管理。完善教育、公安、交通等部门协同合作的校车安全监管机制,加强对违规违法运营接送车的整治。督促有关部门积极推进学生接送候车亭(站)建设。各校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错时放学、增设多出口、提供午餐减少学生往返次数等方式缓解交通压力,家长一对一签字接走制度等“一校一策”的保障方案,保障师生交通安全。

6.推进校园安全“排雷”工程,大力开展校园及周边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发现不了隐患,隐患整改不及时、不到位是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源,通过推进学校安全管理“三化”建设,优化校园安全管理网格和责任清单,通过“全效APP”开展学校自查、互查与邀请部门专项督查、联合检查、暗访巡查等方式,确保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整改。通过大数据分析,按照 “学校自行整改、联合当地政府落实整改、递交教育局完成整改”三种方式,采取“隐患挂牌督办,整改销号”制度落实整改,确保整改到位。期开展校园周边综合整治,保障校园周边安全。

(三)注重预防,全面开展主题教育

1.深化预防溺水安全教育,遏制溺水事故高发。溺水事故是危害学生安全的“第一杀手”,各校要进一步增强防范学生溺水事故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务必抓紧抓好。要加强领导,强化措施,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在溺水事故高发时段,要通过播放游泳安全和防范溺水教育专题片、滚动字幕、公益广告、专题报道、警示短信等,提醒家长履行好教育和监护责任。要依托防范学生溺水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责任,多方联手,群防群控,坚决遏制学生溺水事故多发、群发的势头。

2.加强学校卫生防疫和特殊学生管理,保障学生身心健康。落实“一岗双责,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机制,各校要认真落实学生晨午检、因病缺课、病因追查,通过APP及时登记上报等制度,健全校园传染病防控机制。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及时落实极端天气、突发疫情的应对措施。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特殊学生和重点群体管理,建立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体系,落实特殊学生动态档案与帮扶疏导机制。大力加强学生德育和法制教育,防范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发生,健全完善学生体质监测机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强化安全常规和预警教育,不断提高安全教育实效。坚持安全教育“每天一分钟、每周一重点、每月一主题”活动,用好“校园安全教育平台”,推进安全教育进课堂、进家庭,确保班级上课率达100%,学生完成率达98%;大力开展“学生安全千万家”教师家访活动全覆盖活动;开展校园安全“四维预警”制度,采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切实加强学生交通安全、食品安全、身心健康及防汛防台、防溺水、防火、防电、防踩踏、防窒息、防中毒、防传染病、防电信诈骗等安全预警教育。积极探索安全教育实践基地与体验场馆建设,大力开展安全实践演练和体验教育活动。

(四)细化措施,深化“七项”制度。

切实做好学校安全工作预防为主、警钟长鸣,抓细安全过程管理,落实平安校园建设“七个一”制度,即每检一报告,通过“一码三检三打卡”制度,检测时发现体温异常等情况及时按流程处置,并快速报告,按时完成每日“零”报告;每日一提醒,通过值周、值日教师在学生进校、离校、集会、出操期间给学生一个安全温馨提示,安全教育警钟长鸣;每周一短信,学校、班主任针对当前的热点安全、时节行安全、全国重大安全事故警示等通过短信、微信等提醒家长协同学校开展教育;每月一次巡查,学校校委领导,每月对学校重点部位、重点项目、重点人群、《隐患排查手册》的具体要求内容进行巡查,通过信息平台及时记录、及时整改隐患,形成台账;每季一次安全工作例会,回顾前阶段的工作情况,部署近期安全工作,并开展安全管理培训,提升管理水平;每半年一次安全工作总结,保障安全工作年度制与其他工作学年制的衔接,总结提升,查漏补缺;每年度开展一次评比表彰,通过考评,梳理学校安全工作的优点、亮点,树立典型,固化经验。

(五)深化综治,构建完善校园安全稳定体系

1.加强学校安全文化建设。积极建设依法规范、精细和谐、自觉自律、科学高效的安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管理文化,大力崇尚并积极营建“人人守安全规范、处处讲安全规范、事事重安全规范”的良好文化氛围。将校园安全“三化”管理的网格架构导图、网格清单、责任清单等可视化、规范化,形成全员参与、人人监督的文化氛围。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全员培训制度,将安全管理纳入新教师岗前培训必修内容。发挥班级安全委员在安全宣传、隐患排查、信息报送等方面作用。推进安全管理工作创新,建立安全工作交流研讨与专题会商制度,加强安全管理创新亮点和先进经验的总结提炼、宣传与推广应用工作。

2.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联动。积极创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全社会一起构建教育共同体,打造社会友好型学校。协同相关部门深入开展“护校安园”行动;借助各类创建活动的东风,主动对接相关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集中整治活动,从而不断净化优化校园及周边环境。

 

    附件:1.景宁县教育局2020年学校安全工作行事历

2.景宁县教育局2020年学校安全预警目录

 


 

景宁畲族自治县教育局

2020年5月9日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