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上门送温暖,服务送到家 |
|||||||
|
|||||||
4月24日,渤海镇联合县残联和医院工作人员走进安亭村,为安亭村两户瘫痪在床的老人做残疾认定工作,服务群众突破“最后一公里”。 “叩叩叩……”“来了来了,辛苦你们了,大老远下来帮我们认定,谢谢谢谢……”钟灵花开门便是一连串的谢谢。 今日的主角钟林妹已经85岁高龄,三年前中风,至今瘫痪在床无法活动,儿子在20年前不幸去世,家中仅剩儿媳和孙子,原先镇工作人员一直催促其抓紧去县里办理残疾升级认定,可是家庭原因实在特殊,导致三级视力残疾到一级残疾升级一直拖着未能前往县城办理。 “手能不能动?这样躺着有多久了?这个情况算是比较严重的了……”陈医生细致检查后仔细询问着老人家的情况。 “你好,麻烦户口本身份证这些给我做一个登记,之后给你送残疾人证哈。”残联的工作人员一一核对登记。 此次的送温暖活动缘起于近期在镇域范围内开展全方位的低保低边残疾人调查摸排,在摸排中又发现一户境况堪忧的家庭,这就是雷怀儿,他在83岁中风瘫痪,现已卧床两年,同样没有办法前往景宁县进行残疾人认证,他家还有长期生病的残疾女婿,双重负担都压在女儿雷燕美的肩上。 针对两户家庭的情况,民政员可操心坏了,一边给雷怀儿紧急申请2000元的临时救助金,一边联系县残联和中心医院医生,终于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拍板敲定于4月24日上午前往安亭村,上门为残疾人做认证工作,服务“加速度”争取早日送证上门,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 “他们的家庭实在是太困难了,我们也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能帮一把就帮一把。联系残联和医院上门送服务这也是我们目前的服务新模式,为没办法出门的残疾人员多做点事吧!”民政工作人员郑世炎如是说。 以人民为中心,把关爱带给更多的残疾人,把国家的扶残助残政策落实到每户残疾人家庭,坚持山不过来我就过去的理念,打破“最后一公里”,做到“服务零距离”。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