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24597209498X/2001-4136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01-04-09
发布单位: 景宁县政府 有效性:

关于景宁畲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

2020-10-26 15:29 信息来源:景宁县政府 浏览次数:
分享到:

(2001年4月9日在景宁畲族自治县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县长 蓝春土


各位代表:

从今年开始,我县将全面实施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在新的历史时刻,制定一个切实可行,能够凝聚人心、振奋精神,充分调动全县人民致富奔小康、建设新畲乡积极性的“十五”计划,对我县新世纪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年初,县委五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景宁畲族自治县委关于制定景宁畲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全县今后五年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提出了总体要求。按照《建议》要求,经过深入调查和广泛征求意见,县政府研究制订了《景宁畲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纲要(草案)》的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参加大会的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0年工作和“九五”时期发展的回顾

过去的五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紧紧地依靠全县人民,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长足发展,基本完成了“九五”计划所确定的各项主要目标任务。

“九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1.1%,从1995年的4.9亿元提高到2000年的8.2亿元;财政总收入年均递增42.5%,从1929万元提高到11340万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地方财政收入年均递增34.6%,从1201万元提高到5309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1亿元,比“八五”增长1.8倍;公路通村率从53%提高到80.6%,通车里程数从483.5公里提高到1270公里,实现了村村通电、乡乡通程控的目标;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9.5%,从586元提高到1896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年均递增17.28%,从17317万元提高到38205万元,1997年底全县基本实现脱贫目标。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脱贫攻坚取得巨大成效。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村经济日益壮大,农业综合开发和效益农业较快发展,农副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卓有成效。2000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2亿元,年均递增8.8%;全县粮食产量56370吨;五年累计开发各类基地2.41万亩,发展香菇2.7亿袋。工业在调整中稳步发展,培育和壮大了五大行业,乡镇企业、来料加工、非公有制经济长足发展,企业技术改造得到重视和加强,外部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200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7亿元,年均递增17.9%;个体私营经济完成工业总产值5亿元,年均递增27.5%;五年共完成技改投入14040万元。第三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旅游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社会服务业、批零贸易业有新的突破。2000年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0.8%;实现社会消费零售总额3.2亿元,年均递增10.7%,初步实现了主要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历史性转变。社会商品零售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平稳,市场繁荣稳定。外贸出口持续增加,2000年实现自营出口780万美元,年均递增49.6%。集中精力打好脱贫攻坚战,挂钩扶贫、对口扶贫、小康村建设进展良好,农民生活和农村面貌有了新变化。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乡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九五”期间,全县掀起了以“通路、通电、通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高潮,一大批建设项目先后投入使用。完成了通天门、景泰线景宁段一期改造工程,全县累计浇筑油路116公里,提高了主要县道的公路等级,完成87个行政村的通路任务。完成东坑、鸬鹚、英川、渤海等35千伏变电所增容。全县建成小水电站101座,总装机从3.3万千瓦增加到11.2万千瓦,发电量从1.19亿度增加到2.87亿度,白鹤电站蓄水发电,英川电站工程过半。程控电话容量达到25000门,每百人拥有电话11部,行政村通电话率80.63%。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快发展。县城面积扩大到2.48平方公里,建成道路18万平方米,城北中学、图书馆、广电大楼等一批教育、文化、医疗设施和公共建筑先后建成。县城绿化美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管理得到加强,小城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其中,2000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基本完成本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9件大事:人民中路东侧改造工程开工建设,城西安置新村建设基本完成;环城西路全面竣工,鹤溪北路工程过半,团结路、环城东路全面动工;景泰公路二期工程全线开工;城网、农网改造工程全面启动,景宁110千伏变电所增容、35千伏线路改造等一批电网改造项目相继完工;编制了鹤溪河综合治理工程二期规划,县城防洪工程进入新的阶段;第二水厂、畲族博物馆完成了初设、土地报批等前期工作;体育馆主体工程框架基本完成,妇幼保健所完成工程量的50%,景宁一中迁址方案基本确定。另外,石印山居住区旧城改造规划通过会审,中心镇、中心村建设初见成效。

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企业改革不断深化。按照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要求,基本完成工商企业的改制任务,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县造纸集团等企业兼并破产改制工作取得实效。五年累计改制企业75家,发放职工安置资金4179万元,安置下岗职工2303人。鼓励和引导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总量有较大提高。土地、劳动力、人才等要素市场不断发展,日趋健全。城镇居民的养老、失业、医疗保障逐步完善,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民政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行政事务等建设取得了良好进展。农村各项改革继续深化。二轮土地承包顺利完成,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得到巩固,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培育、引导专业市场上规模、上水平。山珍大市场、农贸市场已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2000年,城北菜市场、景宁商贸城二期工程投入使用,县绿色食品批发市场通过市级会审。开发区工作进一步加强。浙江景鄞扶贫经济开发区注册企业近百家,成为我县的重要税源基地。浙江民族经济开发区先后引进和发展了一批工贸企业,基础设施取得较大进展。大力推进了财政、税收、金融、外贸、计划、粮食、投资、价格等制度改革。

科教事业迅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积极实施“科教兴县”战略,认真抓好科技示范工程,同浙江大学结成科技扶贫对子,加快科技向生产力转化步伐。教育事业有较大发展。撤并小学199所,学校网点调整取得阶段性成果;通过“扶贫建校”和“希望工程”等工程项目新建校舍4万平方米,教学硬件设施有了很大改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全县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文学艺术、新闻报纸、广播电视和社会科学事业取得丰硕成果。创办了《畲乡报》和景宁有线电视台、广播电台,完成了省地县有线广播电视联网;畲族传统文化崭露国内外舞台,民族文化的挖掘、继承和创新有了新的成果。县档案馆顺利通过省二级馆达标验收。卫生医疗水平有新的提高。基本完成乡镇卫生院危旧房改造,城乡卫生设施不断改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通过省级评审,农村防病治病能力明显增强。如期完成第五次人口普查,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全民健身活动更加活跃。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控双达标”工作通过市级验收。民政、统计、审计、劳动人事、气象、老龄、残疾人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民主法制进一步加强。认真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积极动员全民参与文明县城创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扫黄打非”、制止非法滥建坟墓、禁毒禁赌等专项治理,推进殡葬改革,移风易俗,城乡精神文明有了新的提高。认真推进依法治县进程,加强政府法制工作,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依法行政水平有了提高。开展“严打”斗争,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维护了城乡社会秩序。认真开展“三讲”教育和“三讲”教育“回头看”活动,有力促进了政府工作;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支持政协履行职能;推行了政务公开和政府审批制度改革。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严肃查处了一批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违法违纪案件。国防教育、征兵工作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得到加强,优抚安置政策进一步落实。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加快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建设的五年,是经济快速发展、城乡面貌显著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的五年,是我们沿着脱贫致富奔小康道路阔步前进的五年。“九五”期间各项成绩的取得,为我县实现新世纪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上级和社会各界大力扶助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工人、农民、干部、知识分子和驻景部队官兵,向支持关心我县建设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前进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政府工作还有不少缺点和不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与兄弟县市特别是发达地区的差距在拉大,返贫因素依然存在;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企业素质低、竞争能力弱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继续发展的后劲和潜力不足;农业基础仍比较薄弱,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展不快,经济特色不明显,防灾、抗灾能力不强;城镇化进程有待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产业、人口集聚度处于较低水平;经济发展的人才、资金奇缺,人口、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任务艰巨;社会风气、社会治安状况和安全生产还不尽人意;经济发展的软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政府及部门的服务机制、调控能力和服务水平等有待改善提高。对上述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务必采取得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及工作重点

各位代表,从现在起到2005年,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时期,是我县实现致富奔小康目标的关键时期,是我县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向农业农村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时期。根据县委五届七次全会精神,我们在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订了《景宁畲族自治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纲要(草案)》提出,我县到2005年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实现现代化为统率,以致富奔小康为总目标,以“开发带动”、“科教兴县”和“可持续发展”为主导,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坚持“念好‘山水经’,走活‘特色棋’”,加快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实现体制创新、经济繁荣、功能完善、城乡协调、社会文明、环境优美,创建具有民族特色的风情旅游、能源基地县和丽温中心城市的卫星城镇,促进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而努力。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是:全县到2005年,农业产业化初见成效,工业主导产业基本形成,基础设施继续改善,社会事业稳步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人民生活接近小康水平,城乡环境明显改善。

“十五”期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9%以上,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力争达到23:39:38;财政总收入年均递增5.8%;固定资产五年总投入20亿元,外贸自营出口年均递增10.5%。按这个速度,到200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亿元以上,财政总收入达1.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000元,城镇化水平达到30%,50%的乡镇和50%的村达到小康水平。

“十五”期间,将积极实施“五大战略”,建设“三大基地”的战略构想:

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促进人才的培育和智力的引进。要改革用人制度,加强人才市场建设,营造一个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努力培养更多的适合不同层次需要的人才。完善和落实各项引智政策,积极做好引智工作,引进各类急需人才。

实施开发带动战略,扩大经济总量。要打响“绿色牌”,着力发展茶叶、竹笋、高山无公害蔬菜和食草类动物等特色农业食品,把我县建成绿色产业基地。要依托资源区位优势,引进资金、技术发展资源工业,争取立项开发大赤电站,到“十五”末争取把我县建成装机容量19万千瓦、年发电量5.3亿千瓦时以上的小水电能源基地。要不断挖掘我县畲族风情文化、山水风光和自然生态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以畲族风情为特色的畲乡风光旅游业,全面构筑中华畲族文化景区大框架,把我县真正建成国家畲族风情和山水风光旅游基地。

实施城镇化战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要积极营造有利于我县城镇化发展的集聚机制和政策环境,带动以交通、电力和城镇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我县城区改造和小城镇、中心村建设的步伐,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要实施森林资源保护与建设、源头水系治理、工业产业转换与升级、集镇建设与下山脱贫等工程建设,把我县建成“蓝天、碧水、绿地”的生态示范县。

实施政策牵引战略,切实加强民族政策的研究利用。要加强各项优惠政策研究,挖掘政策的“含金量”,优化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环境。建立有效的政策运行机制,增强可操作性,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加大《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研究、贯彻落实力度,高度重视民族自治县的立法权和立法工作,认真抓好《景宁畲族自治县自治条例》的修订和利用。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发展战略,在今后五年内,我们将着力突出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重点:

(一)大力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走生态效益型经济发展道路

要遵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生态城市,走生态效益经济发展道路”发展战略,结合我县实际,充分考虑当前科技进步和经济结构加速重组的趋势,不失时机地进行全方位、战略性调整,处理好生态保护、利用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第一产业上,要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加快发展特色经济。继续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着重培育食用菌、茶叶、水干果、中药材、蔬菜等特色农产品,重点建设30个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围绕市场需求,扩张经济规模,努力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良性机制,促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全县要培植5个以上较大的农业龙头企业,建设5个农产品交易中心。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抓好良种的培育、引进和推广,大力普及农业适用技术,全面提高农产品品质,发展绿色食品。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生态建设,不断改善生产条件。

第二产业上,要不断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加快提升工业结构层次。要重视改造和提高电力、医药、绿色食品、竹木加工、矿产等优势行业,着力提高主要产品生产的技术装备水平,增强优势产业实力和竞争力;致力于扩大市场的占有份额,采取各种途径筹措资金,加大投入,振兴支柱产业,使其形成规模经济。加大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力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档次。下大力气培养和造就一支懂经营、善管理和勇于开拓的企业家队伍,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制订相应的扶持政策,加速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名牌产品集中,把好的做大,把大的做强,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第三产业上,要以旅游业为重点,以社会化、产业化、现代化为方向,拓宽领域,加速发展。要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力争第三产业的比重每年都有大提高。大力发展旅游业。发挥畲乡民族风情优势,打好“民族牌”,做好“生态文章”,建成江南民族风情旅游区;重视和加强旅游景点开发建设、客源市场的培育和促销,使旅游业成为我县的先导产业。到2005年,争取接待游客12万人次,旅游收入达8400万元。在商贸业方面,加快建设完善一批特色专业市场和批发市场,完善要素市场,积极推进连锁经营、综合商社、仓储式销售等新型流通形式和经营方式。在金融保险业方面,规范各类金融保险行业,建立健全服务网络,大力发展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事业。加快发展社会中介服务和信息、房地产等行业,进一步拓宽第三产业的发展领域。

抓好生态示范县建设,走生态效益型发展道路。要把生态旅游农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重点抓好百万亩生态公益林、草鱼塘森林公园,努力把望东洋高山湿地保护培育成为华东地区第一大湿地自然保护区,充分利用我县独特的山水、气候、生态、人文、民族优势,进行旅游、观光、休闲农业的尝试开发,争取形成新的产业优势。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制定本地优惠政策,选择、规划一批生态建设工程项目,吸纳社会资金投入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保护,逐步实现我县森林资源消长平衡和林业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生态的良性循环。

(二)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确立新世纪发展的软环境优势

要坚持以改革为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改革创新,力求在塑造市场主体,健全市场体系,改进宏观调控,完善社会保障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与动力。

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立足于整体上搞活国民经济和调整所有制结构的高度,坚持公平竞争,共同发展,把大力发展个私经济和混合经济作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来抓。进一步放宽政策,在税收、信贷、工商等方面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积极引导个体、私营经济拓宽经营领域,变革经营方式,扩大经营规模。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推进宏观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调整和减少专业经济部门,适当调整社会服务部门,加强执法监察部门,发展社会中介组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引进竞争上岗、聘任制、轮岗等新机制,增强行政人员的竞争意识。深化财税改革。构建培植地方财源,强化财政监管,确保收支平衡;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搞好计划和投资体制改革。计划体制改革要突出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加强宏观经济研究和预测;投资体制改革要明晰投资主体,完善风险制约机制,提高投资的有效性和经济性。

认真搞好各项配套改革。加大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力度,理顺管理体系,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能力。培育和健全市场体系。重点发展资本、劳动力、技术和信息等各类要素市场;对现有专业市场要进行调整改造,使之提高档次,扩大覆盖面。加快住房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公积金制度,实行货币分房,推进安居房、经济适用房和商品房建设,加速实现住房商品化、社会化。

加强开发区建设。浙江景宁民族经济开发区的建设要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其上规模、上档次,成为我县扩大经济总量、发展块状经济、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和增加财政税收总量的重要基地;加快功能开发,提高产出能力;加强开发区的规划和管理,促进开发区与产业调整协调发展。景鄞扶贫经济开发区要集中力量制订相关过渡政策,争取开发区的稳定与发展。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推进城镇化进程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进程,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县经济布局过度分散、基础设施共享性差、生产要素集聚度低等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县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的突破口。“十五”期间,要努力使全县的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城市化水平有较大提高。

基础设施建设要上新水平。坚持以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提高效益的原则,加快“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方面,改建主通道,改造县乡道、乡镇油路,扶持旅游线;加快建设“一纵一横”主骨架,完成景泰公路拓宽工程建设,开工建设云景一级路、瑞东线和东坑至石门洞改造工程,完成主要乡镇的砂改油工程,提高出县通道公路等级。电网建设方面,解决电力的输出问题,完成城网、农网改造任务,提高用电质量,开拓用电市场,完成云景110千伏回路建设,争取上马景青输变电工程。水利水电方面,调整水力资源的电力开发结构,搞好大赤电站前期工作,注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切实解决供水、防洪、小流域治理等方面的建设。邮政电信方面,努力提高电话普及率,完成光纤接入网建设,大力发展数据通信和信息应用系统建设。

城镇化建设要上新规模。“十五”期间,我县要紧扣城镇体系规划的“一心、两轴、三级”的总体构想,完善区域城镇布局,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户籍、产业管理制度改革,加快生产要素集聚,全面提高城镇整体素质和水平,实现城乡有序协调发展。大力加强县城的中心城市功能。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建成县城第二水厂;基本完成县城旧城改造任务,基本形成县城道路主框架,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继续把县城重点建设成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努力提高中心城镇和小集镇、中心村的水平。加强规划管理,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引导和促进乡镇企业的集中和发展,培育特色优势,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制定鼓励下山脱贫、农民进城等相关政策,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人口和生产要素的集聚度。

(四)深入贯彻科教兴县战略,努力开发科技和人才新优势

要充分估量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适用技术对全县综合实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等方面所带来的巨大影响,把发展教育科技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引导和扶持民营科研机构和科技含量较高企业的发展,初步建立技术市场体系,加快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拓宽科技投入渠道,形成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制,制订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政策,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多层次推进技术创新。通过技术成果转化、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二次技术开发等形式,积极引进高新技术,加快科技对传统产业的改造,科技和科普工作要进一步走向企业、农村,促进效益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优化工业经济结构,拓宽第三产业的服务领域。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巩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成果,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着手景宁一中迁建工程,争取到2005年初升高比例达到75%,县城基本普及高中段教育,基本实现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确保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规范农村教育费附加的征管工作,鼓励社会、个人和企业投资办学。进一步倡导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造就一支跨世纪中青年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队伍。

(五)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精神文明建设是搞好物质文明的重要保证,必须要用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县人民,拓展新思路,探索新办法,努力形成两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把我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向深入,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干部群众,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教育。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大力加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讲文明,树新风,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树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市民新形象,塑造新世纪的文明畲乡。

进一步繁荣各项社会事业。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加快我县畲族特色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强化文化市场管理,继续抓好文化基础工程建设,促进文化事业繁荣、有序发展。进一步做好卫生工作。建立较完善的卫生服务、医疗保障、妇幼保健、卫生执法监督体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全县人民的医疗保健水平。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认真搞好扶贫济困工作,切实保障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做好广播电视、新闻报纸、档案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促进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继续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素质。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进行,积极整治和减少污染,围绕“三区三带”战略部署,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强资源管理,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永续利用程度。依法保护耕地,严格控制用地。进一步强化减灾防灾意识,加强消防安全及气象的监测和预报。

(六)逐步完善民主法制,推进依法治县进程

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扬人民民主与严格依法办事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推进依法治县,使我县的各项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参政议政职能,认真听取群众团体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努力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高度重视执法、普法工作,严格依法行政。继续实行执法责任制,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和滥用职权的现象,保障政府行为的合法和适当。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促进政府工作廉洁高效。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全民法律意识,着重提高领导干部和执法队伍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带头执法、守法、护法。

抓好社会治安,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综合治理,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构筑社会治安防范管理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重视、关心国防和军队建设,加强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双拥”活动。

(七)改善人民生活,全面推进致富奔小康进程

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是我们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十五”期间,要正确处理发展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关系,逐步增加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收入,有重点地改善城乡的居住条件和交通条件,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带领全县人民在“九五”脱贫的基础上,向小康生活迈进。

努力增加人民群众收入。积极扩大就业,努力形成市场导向、多渠道、多形式的就业机制。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推动资本、技术和管理要素参与分配。进一步规范分配秩序,防止收入分配差距的过分拉大。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确保人民群众收入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提高。加快建立和完善城镇职工养老、基本医疗保险以及失业保险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优化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调整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农村要通过效益农业、劳务输出、来料加工等增加农民收入。

全面推进致富奔小康进程。“十五”期间,要以“富民、强村、兴县”为宗旨,把“扩大经济总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口素质,改善生活环境,增强综合实力”作为奔小康的重点,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快速、持续、协调发展。围绕效益农业、开发农业,搞好后续加工,提高加工档次,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强农民收入的稳定性。以小康示范村为样点,树典型,树形象,引导群众,转变观念,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与生活环境,从单一提高物质生活水平转变到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共同提高。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行政村通路、通电和通讯水平,进一步巩固义务教育成果,使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稳步提高。加快中心村、下山脱贫、险情村治理或迁移等工作,促进小康村建设快速发展。

三、二OO一年的主要工作

2001年是跨入新世纪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五”计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我们在“十五”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9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第一产业2.8亿元比上年增长4%,第二产业3.4亿元比上年增长13%,第三产业2.8亿元比上年增长10.5%;财政总收入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500万元,比上年增长3.5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亿元,比上年增长15%;自营出口8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控制在全省平均水平;农民人均收入2050元,比上年增长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围绕2001年工作的总体目标要求,今年具体要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特色经济。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种植业结构。继续重点扶持茶叶、药材、笋竹、蔬菜、水干果、食用菌、畜牧养殖等主导产业,鼓励发展“订单农业”,把产业调新,产品调优,档次调高,规模调大,加快形成产业集聚优势,增强农业市场竞争能力。搞好二轮山林承包工作,完善林业生产责任制。适度发展食用菌产业,继续实施食用菌生产许可证制度,大力推广高产低耗品种,实现食用菌产业多品种可持续开发,同时做好引导食用菌生产劳动力转移到茶叶、养殖等新的效益农业开发项目上来。实施种子种苗工程,抓好500亩种苗基地,大力培育和引进名特优稀品种。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抓好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各种基地,年内要完成5000亩惠明茶、10000亩水干果、5000亩高产高效笋竹等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任务。加快大自然食品、奇尔茶叶等龙头企业的发展,扶持茶叶、竹木、南瓜等为原料的农业企业的建立和培育,走公司加农户的路子,着力培育形成英川南瓜系列产品加工,东坑、景南、渤海竹木加工,澄照、大际有机茶加工等各具特色的块状经济。

围绕农村致富奔小康,抓好农村各项工作。坚持以致富奔小康统揽全县农村工作全局,制定并实施致富奔小康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结合小康示范村、下山脱贫点、中心村的建设,加快鸬鹚、七里、毛洋等小集镇和梧桐、忠溪等中心村的建设步伐。强化以“三建四改”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变村容村貌。做好粮食自给、土地整治、小流域治理、病塘险库除险加固等工程建设,切实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继续组织劳务输出,改善农村劳动力结构,增加农民非农收入。加强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深化挂钩帮扶制度,加强项目、资金、技术、信息的扶贫。以“百乡脱贫攻坚”为契机,切实抓好省财政扶贫项目和省、市、县挂钩部门扶贫项目,完成9500亩开发农业任务,完成2镇7乡10个下山脱贫新村建设年度计划。落实责任,帮扶到点到户,确保500户贫困户实现脱贫目标,使全县贫困率下降到2%以下。

(二)加快改造调整步伐,努力提高工业整体素质

扶优扶强,大力培育重点骨干龙头企业和特色优势行业。要围绕资源和优势办工业。充分发挥我县电力、矿产、农林产品及中药材等资源优势,继续培育电力、矿产业、医药、绿色食品、竹木加工等重点优势行业。做大育强医药产业,突出扶持瓯江胶囊、维康药业、康宁公司、腾龙包装等医药企业的发展。要加大投入,加大水电资源开发力度,加快电网改造的步伐。要加快开发区、特色工业园区、工业小区“三区”建设,提供发展空间,加快产业集聚。鼓励工业企业向“三区”集聚,实行规范管理,集中发展。把发展支柱产业与“三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特色工业园区。要以“三区”建设为载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环境,强化服务,加快发展,提高各种生产要素的集聚度,充分发挥集聚效应。在发展造纸工业小区、钢铁冶炼小区的基础上,大力建设以食品工业为龙头的城北多元工业特色园区,推进我县的“三区”建设。重视发展矿产业,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创造条件组建矿业集团,强化精深加工,提高矿产品的附加值。要主动接受温州、义乌市场的辐射,大力发展家庭来料加工业。要着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大力加强对传统产业和龙头企业技术改造,千方百计提高科技含量,加快优势产业的发展。

加强行业协调服务,促进工业经济发展。要建立行业协会,加强行业宏观协调,克服行业无序竞争。加强咨询与服务,在政府与企业间起中介作用。深化企业体制改革,强化企业管理。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用人机制,提高企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制订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相关政策,调动技术人员和经营者的积极性,结合政府机构改革,鼓励人才流向企业和生产第一线。

(三)以旅游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发挥民族风情和绿色生态优势,加快旅游业发展。坚持把旅游业作为三产的龙头加以培植。以生态示范县建设为契机,打响民族牌,加强以民族风情和生态休闲为主题的总体规划,积极开发特色旅游项目,精心培育旅游品牌。运用市场手段,引进多元投资机制,加快畲乡之窗、大际人文景区、草鱼塘景区等景点景区建设,加快百里绿色长廊建设,加大双后岗、东弄等民族村建设力度,启动金丘田园自然景观景点建设,基本完成畲乡之窗一期主要工程,开工建设草鱼塘景区油路和宾馆,全面开放惠明寺景区。大力开发民族工艺品和旅游商品。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做好自然、人文景观和文化古迹的结合文章。加强服务设施和导游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搞活流通,加快市场化进程。要加大特色市场建设力度。继续巩固发展商贸城、山珍大市场等农副产品骨干市场,着重抓好绿色食品特色市场、粮油副食品批发市场的建设。继续增强外贸企业活力,积极开拓外贸市场,实现外贸经济持续发展。继续落实民贸、边贸政策,促进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加强物价、工商管理,进一步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创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加强粮食、生猪定点屠宰、食盐、卷烟、民爆市场的行业管理,探索专营企业管理机制,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同时,要继续深化金融投资融资改革,加快国有商业银行转轨步伐,进一步规范农村信用社管理。努力创建政府、银行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渠道,为金融机构找准信贷切入点做好服务。处理好支持经济发展与防范金融风险的关系,积极增加信贷有效投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四)抓好重点建设,大力推进城镇化,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进一步深化规划。按照二轮城市总体规划,继续抓好县城各专项规划、重要地段的控制性详规和修建性详规设计,深化和完善各中心镇的建设规划。进一步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启动城南旧城改造工程,着手实施赤木山路段一期10.9万平方米的拆迁工作,动工兴建城南安居工程、金农小区、鹤溪花园和农民新村,建设好英川电站移民新村。抓好第二水厂枢纽工程的建设工作,完成人民广场、垃圾填埋场二期工程。贯通环城东路,建好团结路和鹤溪北路、环城西路延伸段,兴建畲族博物馆、财税信息中心大楼、烟草大楼、法院审判大楼。继续加大鹤溪河整治力度,做好河道蓄水和绿化带建设工作。进一步雕琢和美化县城,建好民族团结和畲族标志性城雕,逐步塑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县城新形象,依法管理城市。加强集镇建设。加快沙湾、东坑中心镇建设,择优培育一般建制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集镇的辐射功能。进一步健全建设管理机制。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逐步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形式多样化、设施使用有偿化的灵活投入机制,政府垄断好土地一级市场,运作好城市发展有限公司,努力提高投资效益。鼓励农民和乡镇企业向集镇、中心村集聚。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和社区化物业管理,有效利用税收、物价等管理手段,规范房地产业的发展。

加快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十五”计划制定的项目建设计划,积极向上争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资金支持,组织好项目的实施,启动一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明显的基础设施项目。抓好交通建设规划,积极构建形成“一纵一横一环四通道”的交通网络。全面建设景泰公路景宁段二期改建工程,动工兴建梅岐乡道、大际油路和交见圩至交溪口砂改油工程;积极做好云和至景宁一级公路和瑞东线、东坑至石门洞改造的前期准备工作,争取立项建设。科学合理开发水电资源,努力把我县培育成小水电能源基地县。动工兴建景润电站、三枝树电站、白鹤二级电站,做好家地溪流域开发。白鹤电站要处理好政策遗留问题,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全面投入运营;高度重视英川电站库区移民工作,使广大移民移得出、安得住,生活水平不受大的影响,英川电站争取在年底前蓄水;重视做好滩坑电站库区规划等前期工作。继续深入实施城网、农网改造工程,完成城东110千伏变电所改造工程和雁溪变增容工程,开工建设云景110千伏复线。不断完善电力设施,缓解我县电力输出问题。继续实施好鹤溪河流域治理二期工程,加快城防工程进度。进一步扩大广电联网覆盖面。继续抓好以通路、通水、通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要狠抓工程管理,保证工程质量。

(五)深化体制和机制改革,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在解决信贷、场地、税收优惠等方面制定扶持政策,努力为个私经济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支持、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和股份合作经济的发展。引导企业不断加强内部管理,主动引进技术和管理人才,大力缩短企业发展的原始积累阶段。

积极培植财源,巩固发展两个开发区。积极探索和培植后续支柱财源,扩大财政总量规模。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重视乡镇财政建设,完善乡镇财政体制,建立乡镇财政所,强化税收管理。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监督,建立会计核算中心,实行行政事业单位统一发放工资和收支集中统一。要继续重视浙江景鄞扶贫经济开发区,要在议定的两年内制订出相应的过渡措施,保证开发区的持续稳定发展。浙江景宁民族经济开发区要强化规划,严格规范操作,制定政策措施,加强招商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开发区招商引资的主要阵地作用,促进开发区规范稳步发展。

继续推进各项改革。要继续深化、完善流通企业和国有、城镇集体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培育劳动力市场,多渠道多形式分流安置下岗职工。狠抓改制后企业的巩固与发展,加快国有资产从一般性的竞争领域完全退出和职工身份的彻底置换,要抓紧组织实施上标电厂的改制工作。初步建立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再就业和基本生活保障等在内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建立壮大资金、原材料等要素市场,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加强对国有集体企业的监督管理力度,抓好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继续深化以二轮土地承包为基础的各项农村改革工作,逐步建立现代农业经营机制。

(六)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推进社会各项事业

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活动,加强干部群众的理想信念教育,继续深化“双思”、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教育,认真开展“县情再认识、优势再明确、思路再深化”大讨论,加大文明社区创建力度,切实加强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以文明集镇、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为载体,积极推动农村“两个文明”协调发展,营造有利于改革开放和小康建设的舆论氛围。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重视科技工作。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改造传统行业,提高科技贡献率。认真落实科技政策,增加科技投入,深入开展科技先进县创建活动。充分发挥与浙大扶贫结对的优势,全面加强与浙大的合作,重点抓好本鸡等项目的实施工作。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和结构工资制。进一步做好“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力争义务教育整体教育质量达到全市中上水平,全县初升高比例达到45%。加大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力度,继续调整学校布局,扩大县城中小学办学规模和加强建制镇学校建设,努力完成景宁一中迁址新建工程的征地工作和规划方案设计。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挖掘整理民族文化,力求打开、打响、打好民族牌。推陈出新,提炼编排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精品节目,积极探索民族文化工作队伍市场化运作机制。提高“山花乡镇”创建水平,促进乡镇文化站建设。开展“广场文化活动年”系列活动,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性和社会性,复排《畲山风》,办好2001’中国畲乡风情旅游节。深化卫生改革,同步推进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医药卫生体制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实行药品公开招标采购。建立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加强卫生执法监督工作和疾病控制工作。重视妇幼保健院、县人民医院和鹤溪镇中心卫生院改建工作,加快卫生硬件建设。完成体育馆工程,抓好学校体育工作,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建设,全面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扩大广播电视规模和网络,努力提高节目质量和有线电视覆盖面。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大力改善畲族聚居村的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加强档案、物价、技术监督、气象、保密工作,切实保护老年人、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做好侨务、台务工作。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协商制度,改善和扩大基层民主,加强民主监督,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力,依法向人大报告政府重大工作,认真办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议案、建议、意见和提案。坚持依法治县,深入进行普法教育,增强全民的法制观念,提高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水平;深入学习“枫桥经验”,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严重犯罪活动,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广泛开展国防教育,提高全民国防意识。

实现“十五”计划,完成今年各项任务,要求政府必须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今年,在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方面,要突出抓好四件事:一是结合“三个代表”教育的要求,加强政府工作人员的政治理论、法律知识、经济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通过学习,确立新思想、新观念和新的思维方式,牢固树立抢机遇意识、改革开放意识、市场竞争意识,增强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努力提高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二是转变作风,提高工作效能。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努力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及时解决主要矛盾和薄弱环节,集中精力议大事、抓大事、干大事。要强化为基层、为群众服务意识,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完善政府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强督查,严格考核,狠抓落实。要大力倡导说实话、办实事、鼓实劲、讲实效的作风。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维护政令统一,保证政令畅通,确保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三是积极稳妥地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要通过改革和精简,实现原有编制精简20%,建立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目标。政府及部门要集中力量搞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方针政策的制订和实施,努力为经济加快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服务。四是坚持反腐倡廉,加强廉政建设。建立健全防范干部滥用职权的监督机制,推进公开工作,贯彻执行领导干部经济审计制度,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要稳步推进审批制度改革,运作好政府办事服务中心,逐步实现窗口式服务、透明化办公。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制度,认真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各位代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的机遇和挑战催人奋进,新的目标和征途促人奋发。21世纪已经到来,“十五”计划勾勒的宏伟蓝图就要开始实践,历史赋予我们的任务光荣而又艰巨。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深入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县委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励精图治,奋发进取,扎实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十五”计划,为二十一世纪景宁赢得更大的发展,为谱写景宁明天的辉煌而努力奋斗!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