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资讯 > 基层动态

桑榆不晚霞满天 ——记景宁县退休干部韦定亮

2020-10-13 15:02 信息来源:县老干部服务中心 浏览次数:
分享到: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景宁县退休干部韦定亮同志以诗一样的情怀传递出新时代畲乡老干部老当益壮、老有所为,积极进取、催人奋进的人生态度。大家亲切地呼他“老韦”。



退而不休献余热

1996年退休后,老韦婉言谢绝友人开办水电站的邀请。他说:“党和国家发的工资已经够用了,若有精力,我还是要为社会做一些事情的。”果不其然,他坚守初心,主动受聘于县退休干部委员会服务离退休干部,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助推县域治理现代化,还聘任为县委县政府特约信息员,县委组织部、政法委、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财政地税、卫生、建设、国土局、工商银行等单位任行风监督员,督导社会正风正气,并在生活中发挥职业优势与威望优势,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景宁县目前有2700余位离退休干部,老干部工作部门经常组织各项活动,以丰富离退干部生活,增进形成积极健康的良好氛围。面对活动多参与人员多工作人员少的状况,老韦主动参与,项项不缺席,体育活动聘裁判、选组长、定项目、巡视活动场所,他一一周详安排,力求完美,俨然一个在职在岗的行业骨干。

每次书画展,他都积极出谋划策,从计划到通知,从收稿到审查,再到布展展出,直至收展,负责到底。为办好《红夕阳》,他积极推选编辑、推荐通讯员、动员作者写作投稿、推进优秀通讯员评比,处处身体力行,使《红夕阳》越办越好,读者越来越喜欢。后在机构改革中,整合《红夕阳》、《老干部园地》、《景宁县老干部大学》为《畲乡老干部》,老韦仍然一如继往支持。


乐于助人正风气

韦定亮同志为人耿直,助人为乐,崇学向善,不吝向困难群体学子伸出援助之手。在家乡,他每年都向考上大学的困难学子递上红包以资鼓励。如若路遇不平,他定鼎力相助。他的举动常常影响了一方风气,带动传播了一方正能量。

十多年前的一天早上,在县城晋仙桥头看见一辆快速行使的摩托车撞到前方人力三轮车,三轮车被冲了个大旋转。摩托车主明明知道自己犯规,倒过来要踩三轮车的英川乡下人赔偿。韦老路见不平,出言道:“你们还是叫交警解决吧,我会当证人的。”摩托车主心有不甘又无可奈何,只得直瞪干眼灰溜溜离开。

好多年前,农贸市场要向卖菜的农民收早市交易费。一位农妇卖两篮香菇,市场管理人员要她交两份交易费,农妇只肯交一份,发生争执,管理员将农妇的两篮香菇倒到路上,还把她扭送派出所要她交罚款。老韦又见不平,岂能袖手旁观?他到派出所反映当时的真实情况,保护了农妇不受非法罚款。后来,他又到相关部门协调建议,最终取消了早市交易费,维护了菜农利益。


忙里忙外贴心人

每年农历九月九日“老人节”举行庆祝活动,参加人数众多,他总是早到场、后退场,做引导、做服务,常常汗透衣衫。

有个别同志从岗位退下来,参加退休活动,心理一时不适应,不太习惯,有时会闹别扭,说怪话,甚至影响正常活动。老韦看到这种现状,心里很不安,就物色几位有一定知名度和说服力的同志,找这种同志聊天,帮助他慢慢融入退休活动中心这个大家庭。

老韦积极为退休人员联系对接体检、节日慰问、活动考察、活动阵地,以及各类生活补助等事项,主动与县委和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保障离退休干部经济待遇与政治待遇。为方便离退休干部更好地开展活动,老韦还积极践行“最多跑一次”,结合离退休干部人员多、居住分散、行动不便的实际,建议调整退休干部活动小组活动经费下达方式,促进资金健康快捷流通,既确保了资金的合理合规使用,又方便了全县离退休干部。


多年来老韦为退休人员做了不少工作,也得到各界人士的肯定与点赞。他总是说:“能为退休同志做点事,是我的快乐。”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