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资讯 > 基层动态

主动开放开拓 协同线上线下 靶向引才育才 ——景宁县深度融入长三角共享一体化发展红利经验总结

2020-10-12 11:15 信息来源:县经济合作交流中心 浏览次数:
分享到:

近年来,景宁县持续用好“问海借力”金钥匙,在与上海静安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以来,坚持主动开放开拓,在产业项目招引中聚焦补链强链;坚持协同线上线下,在生态价值转化中撬动消费活力;坚持靶向引才育才,在人才双向流动中共享智力资源,全力争当民族地区和浙南山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模范生,形成了全民、全员、全领域对接融入新格局。截至目前,两地交流互访230余批次,达成合作40余项;引进企业134家,总投资近40亿元,招商进度连续6个月领跑全市;“景宁600”农产品在沪销售额突破千万元;在省际旅游解封后,预计接待上海游客2万人以上;高层次人才“请进来”辅导80余人,畲乡干部“送出去”深造150余人。

一、主动开放开拓,在产业项目招引中聚焦补链强链。

(一)开放合作,抢占市场先机。为形成产业链竞争优势,景宁县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率全市之先接轨大上海,重点围绕旅游康养、电器电工、幼教木玩等特色优势产业,抓好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一是深化互访交流。自2019年3月18日与静安区建立对口合作关系以来,积极推动两地议事机构常态化运行,交流互访高密度高质量开展,全面推进生态产业、金融服务、旅游康养等项目的招引合作。目前,已形成“党委政府互动、社会团体互融、市场主体互联”的良好局面,两地交流互访达230余批次,达成合作40余项,部门、领域对接均实现全覆盖。二是借力平台资源。大力拓展招商新路径,与德恒律师事务所、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等一批上海高端服务业平台达成战略合作,借助其覆盖全国的机构网络和丰富的企业客户资源,重点做好目标企业筛选、企业信息搜集、对接渠道挖掘、逐一上门拜访及优惠政策宣传等,招商项目库已收录1000家目标企业数据信息。

(二)开拓创新,厚植营商沃土。一是实施云上招商。疫情期间,利用电话、微信、邮件等方式改“叩门招商”为“云端互动”,应用智能化、云服务等平台变“见面签约”为“网络签”“云上签”,并实时动态更新数据库,为实地招商赢得先机。截至目前,线上对接洽谈企业300余家,引进总部企业63家。二是开发“筑商”平台。为加快实体经济、总部经济等招引企业的落地速度,景宁县与上海新三板上市企业爱用科技联合开发“筑商”平台,可实现企业注册、税务登记、银行开户、公章刻制等“零见面”“一站式”服务。目前,已完成平台试运行,力争年内注册用户突破10万户。三是强化驻点招商。整合招商力量,率先在上海设立区域合作专职机构,选派8名优秀年轻干部,专职负责推介宣传、项目招引、对接联络等。截至目前,招商进度已连续6个月领跑全市,共引进企业134家,总投资近40亿元;惠明禅茶文化产业园、百鸟朝凤旅游度假区、畲族风情康养度假综合体等一批旅游康养项目,首信电气、美森电器、飞利浦等一批电工电器项目及8家幼教木玩企业已先后落地,产业集聚效应、规模效益将进一步凸显。

二、协同线上线下,在生态价值转化中撬动消费活力。

(一)线上直播带货。以疫情期间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为契机,大力发展直播电商经济。一是打造“云游推介会”。为尽快恢复旅游市场活力,景宁县聚力长三角等客源地市场,强化宣传营销,在疫情稳定后第一时间开展“诗画畲乡·和美景宁”2020浙江·景宁文化旅游长三角云推介会,以镜头云游的方式主推禅茶康养线路、风情生态体验游线路、浓情畲寨体验游线路等三大特色路线,同步在一点资讯、凤凰旅讯、搜狐等6大网络平台直播。直播当天,全网累计在线收看人数超500万,微博话题阅读量超5000万,长三角旅行商及媒体参与线上互动超100家。二是牵手“我们在行动”。为拓宽生态农产品销售新渠道,景宁县充分发挥与静安区紧密的“亲家关系”,积极争取东方卫视推出的全国首档精准扶贫公益纪实节目《我们在行动》来景拍摄,并邀请“淘宝第一主播”薇娅、明星艺人黄晓明等担任“新村民”,让“直播流量”变“产品销量”,全力助推生态旅游资源、原生态优质农产品上行。录制当天,长三角企业、机构现场认购“景宁600”农产品6130万元;直播累计观看次数超2100万人次,订单数量突破87万单,带货销售金额达1893万元。

(二)线下借力销货。一是活动营销,提升品牌价值。在静安区的倾力支持和静安寺的牵线搭桥下,先后组织参加上海国际茶文化旅游节、惠明茶歌创作大赛、惠明茶具设计大赛等系列活动;惠明茶成为全国手工艺产业博览会指定用茶、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纪念用茶,并作为国礼赠予保加利亚总统。二是“飞柜”助销,加快产品上行。通过在“静扶中心”开设“景宁600”销售“飞柜”,在静安区增设2家惠明茶展销门店,与上海大宁国际茶城签订惠明茶销售协议,在上海4万辆出租车投放惠明茶广告等成功打开上海大市场,现已实现“景宁600”农产品在沪销售额突破千万元的目标。三是社团联销,重振旅游经济。设立上海旅游市场联络处,与上海十个区旅游协会及中旅、上铁国旅等知名旅企建立合作关系,组建景宁旅游上海市场推广联盟,在上海及周边区域全面开展旅游宣传推广,力争成为上海旅游和疗休养目的地。在省际旅游解封后,预计将实现年度送客量2万人以上。

三、靶向引才育才,在人才双向流动中共享智力资源。

(一)招才引智,注重“请进来”辅导。一是以需求导向引才。景宁县坚持“以发展需求为导向、精准引才为核心、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匹配”的工作思路,全面梳理医疗、教育、创业创新、专业技术等重点领域对前沿技术、高层次人才的实际需求,实现精准引才。目前,通过静安区委组织、上海瑞金医院、上海寰球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和长三角人才联盟社团等重点单位完成高层次人才对接25人次,结对上海市特级校长等副教授以上人才12名,引进美国某香精香料公司研发组长徐博士。二是以政策诚意留才。景宁县以实打实的政策以及优厚的待遇,释放最大化人才政策红利,先后出台高层次人才岗位津贴、住房保障、培养资助等政策20余个。如在发挥人才的评价功能方面,创新“畲乡人才成长基金”机制;在人才服务方面,推出人才服务“一卡通”(优才卡),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交通、旅游、金融、消费等提供10大项配套服务。

(二)育才强智,注重“送出去”深造。在强化人才招引的同时,景宁县把对接大上海作为培养复合型经济干部的主战场,率先实施“百名干部入沪借力”行动,进一步盘活本地现有人才。一是开展多层级培训。与静安区签订《人才培训交流合作意向书》,专设“问海借力”领导干部培训班,先后在上海举办“正科级领导提升班”“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等培训,培训学员超过100人,并在静安区2个单位派送2名干部开展挂职锻炼。二是深化多领域交流。聚焦医疗卫生、文化教育、金融等关键领域,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医疗卫生领域,静安区在景设立流行病学研究基地和人才工作室,并遴选50名医疗、医技、公卫等人员赴静安区交流学习公共卫生防疫和危机应对管理;教育领域,促成两地10对以上名师长期结对,并组织50名教师赴静安区交流学习网络授课;金融领域,邀请静安区金融机构 10 家、30 人次开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座谈活动。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