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消防安全

周雷同志先进事迹

2019-09-23 14:48 信息来源:县消防大队 浏览次数:
分享到:

周雷,男,汉族, 19877月出生,云南马关人,200812月入伍,2011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专文化。现任丽水市消防救援支队景宁中队中队长助理。入队11年来,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荣获优秀士兵4次,嘉奖9次,优秀共产党员3次。十多年来,周雷同志一直战斗在消防救援的最前线,不怕苦,不怕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消防战士不怕流血、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圆满完成了每一次抢险救援任务,履行好了一名消防员“赴汤蹈火为人民,恪尽职守保平安”的铮铮誓言。

周雷同志2009年被提拔为副班长,2010年担任班长,2016年担任中队长助理,入队十一年,周雷总结出一句话是:“要想带好队伍,就要以身作则,用无声语言和行动来影响他人”。“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是周雷同志的名言,当好一名消防员首先必须有强壮的体魄。

2013年4月15日20时38分,景宁县公安消防大队接到110指挥中心指令,称位于景宁县大众街老城区民房发生火灾,景宁大队立即出动3车20人赶赴火场施救。周雷同志作为头车班长,发扬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克服诸多不利因素和危险情况,协同指挥员侦查火情和搜寻被困群众,为最终的控制火势蔓延、扑灭火灾和减少人员伤亡奠定了基础。同时营救出一女孩,并在其他战友的协助下,把罐装液化气6瓶搬离火场,有力的捍卫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体现了消防救援队“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价值追求。

2013年4月30日15时9分,县110指挥中心接报,东南大学33名学生组成的驴友队伍被困原始峡谷炉西峡,请求救助。接到情况汇报后,县委、县政府决定由公安、消防及有经验的驴友组成第三搜救小组,连夜进入峡谷开展搜救。20时许,根据指挥部的安排,消防大队王新平、周雷等四名指战员与公安、资深驴友一行18人的第三组救援人员随身携带了绳索、卫星电话等专业救援设备,从县城集结出发。21时许,第三组搜救队员抵达郑坑乡,开始冒雨向驴友被困预测地点进发。由于峡谷中没有道路,又是夜晚,虫蛇时有出现,救援人员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慢慢沿着山体摸索前进,雨天路滑,不时有队员摔倒、擦伤,且由于峡谷内没有通讯信号,各救援小组间无法做到信息共享,只能通过卫星电话尽量与外界保持联系。山间连日大雨,峡谷处大风呼啸。很难确定驴友的位置,第三组搜救队只好在所有可能被困的地方进行排查寻找。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河水越来越湍急,与外界联系几乎隔绝,搜寻进入了盲区。经过指挥部分析与会商,搜救队采用排除法进行分析,判断。决定沿着一条废弃多年的小道,再次马不停蹄地进行搜寻。5月1日凌晨1时30分许,搜救队终于通过这条废弃的小山道,从海拔900米的地方下到200米处,找到了避险露营地“珍珠潭”,33位驴友当时正在营地等待营救。经确认,所有被困驴友均安全无恙,情绪也较稳定。考虑到峡谷环境恶劣、通信不畅、夜间行进困难等因素,搜救队一边安排学生们休息,等待黎明,引导护送他们出峡谷,一边安排队员分组监控水情,排除营地安全隐患。5月1日6时30分左右,被困驴友在搜救队员的引导护送下,开始返程。10时50分左右,经过4个多小时的跋山涉水,被困驴友终于抵达郑坑乡犁壁漈村,安全脱险。在此次救援中,周雷带领的4名消防救援人员为顺利搜索到33名驴友及整个搜救队、驴友的安全返回发挥了极其突出作用。

       周雷同志怀着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对人民无比热爱的心情,充分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积极为驻地群众排忧解难,在党和人民需要的紧要关头,他都用青春和生命作为代价,以血肉之躯为遇险群众构筑一道道安全通道,为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