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资讯 > 基层动态

景宁梧桐:清水河养出“致富鱼”

2019-06-24 15:03 信息来源:梧桐乡 浏览次数:
分享到:

“这三两的石斑鱼,一斤能卖60元。买的人太多了,根本不够卖。”6月20日,走进景宁县梧桐乡金澜渔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雄正忙着往箩筐里装鱼。今天县城一家饭馆在他这里订购了100斤石斑鱼。由于他的鱼品质好,在丽水、温州、上海等地市场供不应求。

2017年,在外打拼的李雄了解到溪流性鱼类养殖有非常好的市场前景,与另外两个伙伴回乡创业。他们向当地村民流转了25亩土地,办起了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石斑鱼、马口鱼、香鱼等名贵溪流性鱼类孵化、养殖和销售。80个生态养殖池,养殖第一年就让他们赚了50余万,这里面蕴含了什么养殖诀窍?

“水质决定品质。”李雄一语道破了玄机。“溪流性鱼类对水质特别敏感,水质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鱼的生长速度和质量。

2014年梧桐乡开展“五水共治”工作。通过改栏改厕,对污水进行截污纳管,设立污水终端。同时,充分利用“河长制”开展日常巡河,保证了梧桐全年水质均在二类以上。

不仅有好水,该养殖合作社还藏着自主研发的“黑科技”——圆形锅底状土工膜养殖池。

“我们的养殖池主要利用铁丝网和土工膜等材料建造而成,不用一点水泥,不破坏土壤结构,拆除后土地便可以复垦。”李雄介绍说,“锅底形的设计,污染物可以顺着池底流水口排出,鱼池不会有沉淀物,避免鱼被污染。”经过反复测试,养殖池蓄水量定为24立方。一个养殖池可养小鱼苗4万尾、中等鱼苗可养1万尾、大鱼苗则可以养5000尾。科学的养殖结构避免了因体量大、养殖密度高导致水体污染和鱼类缺氧,保证了名贵溪鱼的品质和存活率。

为解决尾水污染问题,该养殖合作社还引进流水性半循环养殖系统。直接引溪水入养殖池,排出的尾水先通过生态渠自然净化,再通过反复两次沉淀、过滤、净化后,一部分可以循环利用,另一部分用于农田灌溉。

当前,金澜渔业专业合作社共有生态养殖池150余个,溪鱼养殖量达180余万尾,今年预计收益将达300余万。

梧桐乡党委书记王伟飞表示:“我们要将梧桐打造成‘特色渔业小镇’,做好水文章,打造本土化溪鱼品牌,让渔业产业成为我们乡村振兴的发力点,成为群众增收致富和全面小康的新引擎。”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