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是被称为“水果皇后”“美瞳之果” 的水果,蓝莓酒则口感良好,富含营养被称为“液体黄金”“口服化妆品”。蓝莓果实中除了含有常规水果中含有的各种糖分、果酸类和维生素C外,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抗衰老的生物活性酶SOD、熊果苷、花青素、食用纤维以及丰富的钾、铁、锌和钙等。因其有丰富的营养,爽口的味道,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蓝莓不仅可食用鲜果,还可加工成品种繁多的蓝莓制品,如蓝莓饮料、蓝莓酒、蓝莓果汁、蓝莓果酱、蓝莓果干、蓝莓糖、蓝莓胶囊等。近日,我们走 进景宁县大均乡泉坑村的蓝 莓 基地,只见一颗颗蓝莓圆润饱满,垂在枝头,紫色的果实缀在绿叶间。生态鲜果赢商机,每年5月至6月是蓝莓采摘期,绿色健康的蓝莓果和自主采摘蓝莓模式吸引着一拨拨游客前来游玩、购买。 在大均蓝天开发有限公司蓝莓种植示范基地里我们看到,果农们正在采用“传统农耕法”清除杂草。负责人张昌义告诉我们:“为了达到无公害生产的要求,蓝莓园都是采用人工除草,因为蓝莓是浅根性植物,根系纤细且不发达,主要分布于浅土层内,故不宜采用化学除草。且对于杂草一定要在小的时候铲除,长成大草后就难拔了,而且拔出时容易伤及苗木的根系。山上虫害少,蓝莓不用打农药。只要按照国家无公害食品操作规程,实行科学种植,抓住除草、剪枝、浇水、施肥等环节,多施用猪栏、牛栏、羊栏等农家肥,实行科学管理,就能确保产量和质量。为防止鸟害,防止蓝莓幼果受晒、防干旱等造成的损失,提高蓝莓果实的品质,他还搭建了防鸟网,推广了设施化栽培蓝莓的技术。他说在传统农耕法自然生态环境中长出的蓝莓,让人吃起来更放心!” “传统农耕法”生态蓝莓园地处泉坑村,我们穿过大均桥北面的小路,就能看见道路两旁100余亩蓝莓整齐地排在田间,走到田里,株株蓝莓树已有一人多高。据果农张昌义介绍,“2013年,他向村民承包了这片山坡地,雇来10多个村民,将山坡地里的柴草砍光,开垦整理出来,铺上基肥,种下了首批30多亩南高丛蓝莓。2015年他又投资45万余元,从诸暨购来蓝莓种苗,扩种了兔眼蓝莓50多亩,并建设了1100余米的果园操作道。他说蓝莓外层的白霜营养价值很高,对于延缓衰老、保护视力都有很好的效果。这片基地的蓝莓一直都是采用施有机肥、不打农药、人工除草等传统农耕法种植的,蓝莓已经种了几年,种下时是两年龄的树苗,长势一年比一年好!今年的蓝莓质量比往年更好,长出的蓝莓不仅口感好,而且健康安全,所以蓝莓鲜果一上市就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采摘。” 他还告诉我们:对于种植蓝莓,他本是个门外汉,既不知道怎么选择种苗,也不懂得管理技术,但是他了解到虽然蓝莓营养价值高,深受市民喜爱,是目前市场很有发展潜力的特色水果品种。但由于它对生长环境尤其是土壤要求比较特殊,较为苛刻,受鸟害较严重,且苗木价格较高,因此发展较慢。这种水果景宁还没有人种植,周边县(市、区)种的人也不多,销路应该不错。说干就干,于是他先后到诸暨、余姚、江西宜春等大城市蓝莓种植比较成熟的基地去学习、考察,学习种植蓝莓的技术和经验。之后又到各水果市场了解蓝莓的销售状况及门道。经过多年的建设,终于建成了该县首个蓝莓种植示范基地。 大均是全省,乃至全国享有盛名的旅游休闲场所,是4A景区。蓝莓基地处在山峦起伏,溪流交错,景色秀丽,环境优良,气候舒适的泉坑村和洋坑村,这里是人们回归自然,休闲、度假、野营、避暑的理想场所。因此下一步,他还打算充分利用这里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和旅游资源优势,与大均浮伞古渡、大均古街风貌、大均“畲乡之窗” 、大均千年古樟、大均浮伞仙潭等景点景观为依托,在原有基地的基础上提升建设集“生产创收、采摘游乐、体验田园风光、享受农耕生活”的休闲观光果园。进一步完善蓝莓“传统农耕法”优质高产的配套栽培技术,进一步把蓝莓产业做大做好,把蓝莓园建成为市民闲暇时农业观光旅游的好去处。让游客在品尝蓝莓酸甜滋味,农事采摘乐趣的同时体验到大均“中国畲乡之窗”的旅游乐趣,为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发展精品水果产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