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资讯 > 基层动态
>
景宁大均乡李宝村的变身记

2017-08-14 09:26:52信息来源:农业局作者:林敏莉浏览次数:
分享到:

        夏日傍晚,一轮夕阳留恋在景宁大均乡李宝村绿色的山巅之上,给这个畲族村落镀上一层漂亮的金色。在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带动下,该村三三两两的男女,依然在村口、溪边、土墙旁忙碌,勤劳惯了的畲民趁暑气减退,天色未晚,抓紧打石头、砌鹅卵石墙面,“叮叮当当”的声音,在空旷山谷回响。李宝村是一个古村落,有350多年的历史。村里的建筑大多是用石块和黄泥土垒成的老房子。家家户户门口都挂着“畲族村落”的招牌。畲寨李宝古村里品味夏日浪漫,民宿小屋里邂逅夏风轻拂,生态基地里畅想田园牧歌,古村落里的生态摘杨梅,包粽子活动。为各地游客奉献一道夏日畲寨乡村旅游的美味大餐……。现在的李宝村,平坦宽阔的水泥路、修葺一新的景点建筑,很难想象这里以前是一个不太发达的山乡小村。
       李宝村党支部书记雷刘东一边带我们四处转悠,一边指着远处一幢幢错落有致的村舍说:“以前哪会有人到村里度假休闲。”过去村民到大均要翻过几个小山岗,一条山间小道,非常窄,来回需要4个多小时。由于村里经济基础薄弱,姑娘一般都不太愿意嫁到李宝村。20世纪80年代末,村里流传着两首打油诗:“开门就是山,出门就爬岭;看看面对面,走走老半天。”“八十炉灶四十光(棍),有女不嫁李宝村;三餐吃着杂粮羹,缺钱缺粮缺姑娘”这两句顺口溜是当时李宝村的真实写照。 “要想富,先修路”自从2014年以来,市委书记把李宝村作为美丽乡村建设联系村之后,村里在政府修路款的支持下,决定带着大家夜以继日地赶工,修出了一条盘山公路。并先后完成了畲寨山门、特色民居样板房和30幢民房改造,村口瀑布平台与场地平整,祠堂、游步道、石拱桥、公共厕所修缮,金银花基地路面硬化等项目,光家家户户的排污系统就做了五六个月。”市委书记先后4次来到李宝村,为村里确定“魅力畲寨”的建设思路,提出了村美、民富、风正的目标要求,给村民们打气鼓劲,希望大家抓住丽水建设“养生福地”的契机,在打造“养生村庄”中占得先机。正是因为这条平坦宽阔的道路拉近了李宝和外界的距离,李宝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加速了美丽李宝村的旅游开发,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目光。
       我们沿着盘山公路一路向上,沿途欣赏美丽的畲寨李宝村的多处景点。该村云中公社负责人卢仲华告诉我们,李宝山高、地偏、房屋破。早在上世纪90年代,村里就有人种植中草药,将其作为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几年李宝村的中草药种植业蓬勃发展,种植面积达400多亩,成为景宁有名的中草药种植示范村。靠山吃山,靠水喝水。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市委主要领导的牵线搭桥和安排下,县里先后捐赠帮扶专项资金,帮扶李宝村民引进新的中草药品种,提供市场销售信息,李宝村的致富之路越走越宽。我们在该村看到黑色的木头栅栏、房屋围栏雕花、院子外围挡墙体现民族风情,而村里的功德舞、嫁女儿唱山歌等习俗也一直保存良好,畲族文化元素处处得到体现,观赏性、研究性都很强。雷忠荣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心情愉快地不禁哼起了小曲。刚刚在县城为即将开张的农家乐置办好空调、被子,接下去老雷打算好好经营,为家里致富开辟另一股“源头活水”。雷刘东告诉我们,李宝村作为一个畲族山寨,山上、田里的钱“捡”都“捡”不完,大家哪里舍得在家休息呢!今年畲寨李宝云耕生活公众号“暑期好去处!”一出,朋友圈里的父母们瞬间就刷屏了“暑假到了我要带着孩子上山找自己。”李宝村作为大均4A级景区的辐射村,现在每周都有六七百名游客前来,不仅带旺了村庄经济,也搅动了村民的创业激情。乡村旅游也发展起来了,村民们的口袋也鼓起来了。如今,李宝村己一举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从全市出名的贫困村一跃成为了小康村。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